沪谚能流传至今,多亏了他们

政务   2024-12-26 09:01   上海  


“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语言更是如此。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二十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闵行区实验高级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本地闲话》。今天,你将听到的是《传播沪谚的有心人》。



自古以来,在历代老百姓口中究竟产生过多少沪谚?没人统计过,但谁都会确认那必定是个天文数字。岁月匆匆,人间沧桑,源源不断地在人们口头产生又主要靠口头传承的俗谚俚语,有些不胫而走,流传不绝,有些则被新的时代无情湮没,只有少数偶或被读书识字人用文字记载了下来,且散在各处。因此,谁能做个有心人,把口头传述的俚谚用文字记载下来,并且辑录成册,广泛传播,自然是对历史和社会一大贡献。


所幸人间自有这样的有心人,可惜为数不多。


清代吴地谚语研究者


清代,江苏、浙江、上海地区先后有一些学者及书生注重研究本地俚谚俗语,并撰写了研究资料,最著名的有杜文澜辑录古代歌谣谚语专著《古谣谚》一百卷,包括先秦至明代的谣谚3200余首。还有苏州文士顾禄的《清嘉录》,嘉定名士钱大昕考证俗语常言的《恒言录》,杭州人翟濒俗语考源的《通俗编》等,青浦人王有光撰《吴下谚联》、嘉善人黄安涛撰《吴谚集》、海盐人黄燮清著《吴谚集》(清道光间)、杭州人邵懿辰著《杭谚诗》、平步青的《释谚》(笔记丛书《霞外捃屑》之卷十)、郑志鸿辑释民俗语汇和俗语词的《常语寻源》等。


顾禄《清嘉录》,以十二月为序,记述苏州及附近地区的节令习俗,大量引证地志、诗文、经史,并逐条考订,文笔优美,叙事翔实,其中收录了不少流传甚广的谚语。因明清时代上海地区深受苏州文化的影响,或者说当时上海地区的谚语也被收录其间,此书是研究沪谚的重要资料。


王有光《吴下谚联》

王有光《吴下谚联》成书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收集、保存吴语地区的谚俗语资料十分丰富,编写体例特殊而有序,释谚解俗的方法独具多样性与精辟性,可称是一部别具一格的吴语谚俗词典。全书分五卷,卷一天部,卷二地部,卷三人部,卷四物部上,卷五物部下。据作者自识,乃作者晚年追忆70年间故乡之谣谚歌诵中耳熟能详者之作,举凡天文、地理、人情、物态,证以乡言农谚,每每涉笔成趣。《吴下谚联》虽然还不具备严格意义的谚俗词典的要求,但由于它博采谚俗,编纂方法独特,释义、溯源别具特点,在谚俗词典的编纂史上应有其一席之地。

本地有心人

极为难得的是,陈行这个地方竟然会不断地涌现喜爱搜集、整理俗谚俚语的有心人。

嘉(庆)道(光)年间,陈行镇上有个胡式钰(1781—1849),字琢如,号青坳,曾外出周游十多年,最终隐居家乡,著有《窦存》四卷。《窦存》中的《书窦》为读书心得,《诗窦》为读诗赋词心得,《事窦》记述上海各地异闻,似志怪小说,史料涉及陈行、杜行、华漕、虹桥、闵行等地,《语窦》辑录本地俗语、方言,并引用书史以考其来源。

清末民初,浦东召稼楼宁俭堂出了个享誉上海滩的“制谜大王”奚囊(1876—1940),曾为南社社员,因有《咏燕》诗二律被人传诵一时,诗坛称之为“奚燕子”,遂为名号。民国3年(1914)12月与浙江余姚戚饭牛合辑《销魂语》月刊。又为《国魂报》主要撰稿人,列“国魂九才子”之一。民国6年(1917),受聘为新世界游乐场《新世界报》总编辑,并为《社会日报》撰稿。

奚燕子家道素丰,称“浦左首富”,自幼才思敏捷,早年生活优裕,能画工辞章,熟悉家乡俗谚俚语,尤喜爱乡土谜语。他因此在办报撰稿时,创立“滑稽谜语”,发挥乡土谜语的特色,在上海滩独树一帜。时有《铁报》灯谜专栏,广为读者所爱。其谜工巧有趣,每日一谜,次日揭晓。谜稿均由奚燕子特约包揽,皆为临场现制。

不料中秋之日,奚燕子突然病倒,不能亲临现场出谜。这可急坏了《铁报》主编,中秋节灯谜专栏无谜,岂不大煞风景?无奈之际,主编拿起《唐诗三百首》信手一翻,乃杜甫《春望》。主编灵机一动,决定应时应景将“家书抵万金——(打一成语)”挂面,猜中者奖品为赠阅本报一年。当即发稿付印,以救燃眉之急。事后,主编速派人赶往奚家求底。奚燕子闻言,深赞主编救场之功,也谢主编信赖之意,立即写了一个四字成语封于信封交付来人带回报社,次日作亮底之用。奚燕子信手所作的谜底“重信轻财”,令读者叹服。

自清代晚期开始,沪谚在陈行地区得以传承有序,记录丰富,持续未断,关键在于当地有几代问俗书生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其中,最杰出的要数陈行镇胡祖德(字云翘),他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自编《松江俗语》,后又汇编《沪谚》《沪谚外编》,产生了极为久远的社会影响。

由此,当地读书人大多养成了收集和传播民间口头文学的习惯,不少谚语经当地文人、艺人整理后再流传,更显雅俗共赏。上海解放后,历次民间文化普查工作,这里总能取得非凡的成果。

自1983年起,在编写《陈行乡志》的过程中,陈葆林、秦禹裁等编写者历时两年有余,有心搜集、记载了大量本土俗谚俚语,发掘、整理了一批濒临消亡的地方文献。

《陈行史话》

自1986年起,上海市全面开展“民间文艺五套集成征集工作”。2006年起,又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这两次大规模的民间文学普查工作中,当地民间文学爱好者深入乡村广泛采录,潜心整理资料,对摸清本地区口头文学流传情况发挥了作用,并且尝到了搜集和研究口头文学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张石明、周曙明等成为沪谚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陈行谚语及其文化空间》

田里也会种出来

上海城郊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们念起“种田经”来一套又一套,对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些被俗称为“种田经”的农谚,在沪谚中占了不小的比重。它是历代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所获得经验的概括,是在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辩证的、生态的意识,对“乡下人”来说胜过书本知识,种田人不知这些“种田经”就等于不会种田,就难以获得应有的收成。这些农谚,对当今的农业生产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在沪谚中,生产类谚语又称农事谚语,自然类谚语又称天气谚语。农事谚语涉及种植水稻、旱粮、棉花、油菜、黄豆、蔬菜的各个管理环节,农业生产的耕作、播种、施肥、植保等主要阶段。天气谚语涉及季节、气象、物象、潮候等自然现象。

说不尽的种田经

这些“种田经”一般为通俗的韵语形式,富有乡土气,便于记忆、传诵。它产生于历代农民的口头之中,而种田人代代相传,个个熟记,尽管无人记载却流传不绝。“三十六行,种田头一行”,“读书人识不尽字,种田人识不尽草”,“做一样,像一样”,肚里没有一套又一套的“种田经”,便难以称作真正有本事的种田行家。因此当有心人搜集整理时,“种田经”往往随手可得,数量也多。

1961年10月,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编印《上海农谚》,根据上海各区县、公社气象站哨观察资料和各地老农口头资料,收录了大量天气谚语和农事谚语,并作了具体解释,受到乡村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当年12月,《上海农谚》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发行量颇大。

1996年3月,《上海农业志》出版,特意收录了338条对如今农业生产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本地农事谚语。

来源:聚力华漕、今日闵行

往期 · 回顾

聚力华漕
华漕镇政府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