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街道)和园区抓经济促发展工作,有力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群众增收、干部成长和社会稳定;坚持把抓项目、扩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建立重大项目综合协调推进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始终保持全省前三;1至11月全市接待游客突破4800万人次、旅游花费接近540亿元,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8%,“跟着赛事游玉溪”成为城市消费新增长点;中老铁路沿线项目成为全省投资额最大、投资进度最快、投资完成率最高的州(市)……
时至岁末,回望全年,玉溪经济发展难中有为、稳中有进、干中有成,成绩来之不易。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省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的承上启下之年。这一年,玉溪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部署要求,持续壮大“三大经济”,扎实抓好“四个突破”,以改革攻坚推动发展破题,全力以赴抓经济促发展、惠民生守底线,高质量发展步伐迈得更加稳健、更加坚实,“玉溪之变”呈现出从量变到质变的喜人变化。
“四抓”工作激活发展动力
今年,全市多个乡镇(街道)非税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倍增,元江县羊街乡、新平县平掌乡等地更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质变;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深入推进,“管委会+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盘溪化工园区通过省级认定,截至11月全市开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超过20%……
2024年11月14日,全市抓经济促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强调,坚定信心,持之以恒把乡镇(街道)抓经济促发展工作抓出成效。李冉 摄
盘点2024年玉溪经济工作,对乡镇(街道)和园区开展抓经济促发展考核评价,无疑是其中最亮的点。
华宁盘溪化工园区新办公楼。(资料图)图源:华宁头条
一年来,通过制度机制的创新和抓投资、抓财税、抓主体、抓基地的“四抓”实战实践,倒逼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在干中学、学中干,促使大家主动谋工作、谋项目,抓经济治理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经济发展、群众增收、干部成长和社会稳定实现同频共振。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2024年,我市坚持“大抓产业、主抓工业、狠抓制造业”,以链式思维贯通产业发展,聚焦“两壮两新”产业强链提级,工业化率保持全省第一,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新兴产业聚能起势。
临近岁末,放眼玉溪大地,新平正大制管、通海友发方圆等项目正在冲刺年关忙生产,年内投产的玉溪卷烟厂就地技改项目成为行业产能最大、智能化水平领先的单体工厂,仙福焦化、神龙新材等产业链延伸项目加速推进,玉昆钢铁、仙福钢铁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卷烟配套企业“二次创业”整合提升步伐加快,“两壮”产业工业增加值占比达78.9%。
新平正大制管。曾永洪 摄
2024年,恩捷、坤天新能源新工艺技术不断创新、引领行业技术变革,烨阳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建立,全市累计引进新能源电池企业13户,签约项目18个;沃森生物产品出口21个国家,九洲生物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投产销售,生物医药全产业链企业达67户……“两新”产业产值均有突破,为玉溪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来,玉溪坚持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以抓实农业基地建设为重点突破,全市农业基地由少变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新建、改扩建农业基地413个,新建改造提升设施农业10.5万亩,新认定市级基地874个,新增农业企业2517户,农产品加工产值达317.2亿元,农业基地带动用工47万人,669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5万元。
航拍江川区九溪镇亚洲花卉科创谷一景。曾永洪 摄
一年来,玉溪抓实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常态化开展“局长坐诊接诉”,发布全省首个企业开办地方标准,招商工作更加规范,项目保障更加有力。谋划储备重点项目超过4300个、总投资达4369亿元,高速公路、全域现代化水网等项目加快建设,交通、水利、建安投资增速全省第一。
“重大项目的落地、真金白银的投入,产业发展的提质增效,进一步夯实了玉溪稳增长、促发展的基础。”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开放型经济加速推进
从公路运输转为铁路运输,节约了成本和时间,对于经营出口业务的企业而言是极大利好,更是玉溪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有力抓手。
记者了解到,中老铁路开通运营3年来,玉溪市境内铁路站点累计发送旅客1308.9万人次、货运到发4161.2万吨,成为中老铁路跨境运量最大的州(市)。同61个国家地区开展进出口贸易,更多优秀企业、优质产品走出玉溪、走向世界,玉溪“朋友圈”越做越广、越来越大。
文体旅融合打开新赛道
一年来,玉溪突出以赛为媒,玉昆足球主场观赛人数超过30万人次,“玉溪主场干净清爽、玉溪人民有情有义”的赛事品牌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同时,深化以文赋能,加快聂耳和国歌传习中心、国家工业遗产易门铜矿保护活化利用等项目建设,丰富夏季避暑、冬季避寒、乡村、康养等旅居业态,抓住抚仙湖、哀牢山等旅游热点引流聚人,推动更多融合发展的流量转化为经济的增量,全市文体旅经营主体达2.3万户。文体旅融合发展在促进就业、拉动消费、惠民增收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路更宽了,环境更好在了,吃喝玩乐游的地方变多了,生活、工作在玉溪舒心又安全。”在中心城区开店的市民徐娟娟告诉记者,今年来玉溪旅游度假、看比赛、看演出的外地游客明显增多,自家的米线生意做得不错。
一句话,映照出玉溪人的幸福生活图景。
玉溪城环境更优美,住得更舒心。曾永洪 摄
一年来,玉溪坚持民生保障只增不减、发展成果人民共享,财政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增长。
就业方面,就业质量和容量稳步提高,新增城镇就业2.5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75.88万人;
教育方面,红塔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教育部认定,全市高中教育实现突破突围,县级职中启动提级管理,玉溪技师学院、玉溪职业技术学院、玉溪工业财贸学校、玉溪卫生学校、玉溪第二职业高级中学“五校融合”,推动玉溪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产教融合迈出新步伐;
一年来,通过建立数据共享、包保责任、关爱服务、共同参与、部门协同、专业能力提升、应急处置等7项机制,“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取得新成效,社会救助更有力度、更有温度,玉溪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