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县用“传承+弘扬”推动文创产业发展见闻
七星山下,安邦河畔,一根芦苇,一把剪刀,指尖纵横地细腻,千回百折间,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便制作而成。12月10日上午,记者在集贤县文创产业园天益芦苇画有限公司见证了芦苇从“蒲草”到“艺术”的升华。
年初以来,集贤县充分挖掘区域文化和经济潜力,坚持用文化带经济、用经济促文化,发挥政策、资金、人才优势,打造以文创产业园区为重点的文化产业“集贤高地”,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让文化创意成为百姓生活中的“精彩”。
一片荷叶、一朵莲蓬和一只小鸟的组合,看似简单,因为七、八层苇片的粘贴组合和深浅巧妙的细致刻画,看上去就像真的一样,芦苇自然的色调衬托着铁灰色的布质扇面,画面和谐生动,意趣盎然,让人爱不释手。
制作这幅芦苇画的是天益芦苇画有限公司员工吴珊珊。从去年开始在公司学习芦苇画制作,到现在成为公司正式员工,吴珊珊完成了从“素人”到“艺人”的蜕变。她的画有工笔的精致细腻,也有写意的清雅灵动,细细揣摩,借助芦苇天然的纹理加之烙笔的精细刻画及堆砌,十足的立体感,让一花一鸟一叶一鱼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从设计、选材、熨烫到堆砌成画,这看似平常的操作蕴含着匠人对作品的尊重,也正是这种不知疲倦的精雕细琢,让她的芦苇画作品赢得了众多人的喜爱。
吴珊珊的成长代表了集贤县众多文创从业人员的历程。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出发,集贤县今年举办了“集贤县文创产品创意展销活动——非遗迎新年”“执笔新春 福送万家”“传承非遗文化 共筑民族团结”“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多彩非遗 续写华章”等系列非遗文化产品宣介推广活动,有力推动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全县文创产业发展。
在文创产业园区之外,集贤县还积极探索推动以“非遗”为代表的文创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相融、共促的发展之路。
12月11日晚8时许,在集贤县福利镇光辉村“光辉岁月雪村部落”景区里的民俗体验民宿内,山东游客于家栋在“房东”李大姐的指导下,用大红纸剪出了一张“金鸡报喜”。
“集贤剪纸名为满族旋风剪纸,是民间剪纸众多体系中的一支,具有汉族、赫哲族、朝鲜族等多民族特点,是原始文化艺术的载体……”田承坤是集贤剪纸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在他的介绍下,游客们对“集贤剪纸”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纷纷动起手来,尝试用剪刀和红纸创作自己的剪纸处女作。
今年以来,集贤县把文化振兴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切入口,大力发掘培育本土特色文化,探索“文创+旅游”的发展模式,以剪纸为依托,让旅游因艺术的融入而焕发生机,助推全县文旅产业发展。
立足剪纸这个文化产业的亮点,集贤县通过举办公益剪纸培训等方式,帮助群众重拾剪纸技艺,让剪纸成为老百姓生活中的艺术,成为全县文旅产业发展的增项,并通过教学和体验等方式,为游客营造出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
今年,集贤县又把满族旋风剪纸成功申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以芦苇画和剪纸为代表,集贤县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运用“非遗+”效能,打造出安邦河芦苇画、满族剪纸、根雕等系列地域特色、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的产业和作品,搭建出从非遗手艺人到非遗传承人,再到市民群众共同参与的非遗产品展示平台。此外,在加大传承、弘扬和保护非遗产业的同时,注重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建设非遗数字化共享平台、推广非遗文创产品,用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式,推动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跟上时代潮流与群众需求。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非遗、喜爱非遗、学习非遗,实现非遗传承的自我滚动发展的闭环。
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让文化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动能。集贤县在“非遗”和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上,正展开一幅浓墨重彩的新画卷。
牛巍凝 首席记者 杨昕宇
编辑:贺 佳
审核:关 英
监制:王春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