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下午,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教授、摄影师、评论家陈建中来我校为师生们作了一场题为《当代摄影的实践与教育》的精彩学术讲座。设计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崔舒鹏、摄影系主任王原平、美术馆馆长傅拥军等参加了此次活动,摄影专业教师刘雅菁担任学术主持。
讲座概要
陈建中首先分享了自己从计算机专业到电影产业、再到摄影创作、策展和评论的经历,提出,摄影是“技”与“术”的合二为一。“技”为摄影的技艺、技法,“术”为理论、学术的研究。而相机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从相机的制造和设计中更可看出不同国家文化和技术间交流。他提出,同类型相机看似都是相同结构的复制,但不同的相机却在设计中突出了革新,这就如同艺术作品的创作一般,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造,而非单纯的复制。
陈建中通过大量国际经典摄影师作品和自己的作品为例,强调摄影是视觉的记忆。面对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不只是媒介的更新,而是思维方式的更新。他强调,摄影创作中重要的不是看见,而是如何进行观看,在平凡、日常的事物中发现不寻常事情。对此,陈建中分享了摄影创作的“三C”准则:即好奇心curiosity、批判性criticism、创造力creativity。首先,好奇心会使创作者产生问题,当解答问题时便会产生批判性的思维,最终驱动创造力解决问题并进行创作。
他强调,艺术本身是一种启迪:摄影师在看到事物之后有所启迪才会进行拍摄,拍摄的作品被观众看到会对观众产生启迪,并由此再次启迪其它的人、事、物。因此,成为一为摄影师可能需要花一辈子的时间,需要经过慢慢的积累。
在交流环节,陈建中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面对职业发展的问题,陈建中鼓励同学们要从“技”和“术”两方面做好积累才能抓住机遇,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最后,陈建中强调,艺术作品是一面镜子,照射的是艺术家自己,而人们在研究艺术作品时研究的是作品背后的人与文化。
文字│刘雅菁
图片│訾言
编辑│葛羽佳
责编│庄诗琴
审核│危烽
责审│曹凌
终审│康修机 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