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韩庆功,男,撒拉族,中共党员,1965年10月生,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韩庆功同志作为循化县委讲师团骨干成员,他坚持20余年致力于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宣讲,先后开设了《民族团结进步讲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循化实践》《宗教界要争当民族团结模范》《中国道路、青海特色、循化实际》等24个课件,宣讲650多场次,收听人数6万余人。
个人事迹
韩庆功被循化县创建办聘请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顾问、县积石宫聘请为建设“石榴籽家园”顾问,协助县委统战部全面总结了循化县“创建”工作,协助积石宫确定石榴籽家园创建重点: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动者、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守望者。为迎接全国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经验交流会,协助县委县政府提炼了民族团结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内源式”脱贫攻坚模式,独立策划了循化县“内源式”脱贫攻坚成果展厅,撰写了解说词。
循化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期间,负责策划了《循化县民族团结成果展》,担任了现场讲解员。协助拍摄了《许乎——循化民族团结的文化记忆》《守望循化》等专题片。创作《撒藏回汉一家亲》《和美循化》《浪尖撒拉尔》《永远的骆驼泉》等反映民族团结的歌词。
为全景式反映循化县源远流长的民族团结历史,他耗时12年创作了长篇小说《黄河从这里拐弯》,小说从伟大的抗日战争写起,第一代男主人公为奔赴抗日前线的撒拉族人,女主人公张金花为中原地区汉族,从撒拉族与汉族、藏族等诸民族血缘融合的深度描写了撒拉族百年发展史。该小说被列入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扶持项目、青海省重点文艺作品。
韩庆功将地方变迁与时代进程相结合、将民族互嵌与国民意识相结合的民族志叙述方法,勾勒了黄河流域青海段撒拉族等民族的生活图景,塑造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回答了地方叙事如何汇合为国家叙事的文学问题,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表达与推动当代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围绕文学创作,他凭一己之力举办了《黄河从这里拐弯》,散文集《边缘上的思考》《大河东流》发行会,《黄河从这里拐弯》研讨会等12场文学活动,每场活动都是各民族代表的大聚会。积石宫汉族同胞、循化县企业界、循化县文化界、北京牛街分别给他举办新书发行会,积石镇17个村、街子镇19个村、白庄镇27个村“两委”、乙日亥村乡亲代表分别到创作室慰问。
为创作这些作品,这些年来垫付工资20几万元,但他无怨无悔,始终坚持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把印刷的所有作品全部无偿赠送给各族干部群众。鉴于他在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领域文学创作方面所做的工作,2023年被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
2018年循化县在全省首开移风易俗先河,取得重大成果,成为青海省唯一列入《全国扶贫扶智典型案例》的创新工作,后被中央政法委列入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案例。韩庆功作为最早倡导者之一,独立起草了《中共循化县委县政府关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总结了循化县移风易俗八条经验。作为政协委员,他向在循化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将青海列入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实践基地”建议,给县委统战部领导提出举办十世班禅大师和喜饶嘉措大师爱国主义思想研讨会的建议。
不仅如此,他把民族团结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对门邻居是一对藏族夫妇,每当从老家带来的牛奶酥油时,不忘给庆功家送一点;每逢开斋节,也总是送来礼品慰问。其家人也时常给对门送一点时鲜物品,邻居家白天回不来时,不忘把孩子叫到屋里午休,吃午饭。楼上是一对汉族退休干部,儿女不在身边,韩庆功叮嘱他们,要是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帮忙,一定得打电话或敲门。
新一轮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启动后,县委统战部依然把他聘请为“创建”顾问。沿着新的人生路程,他再一次起步。近期计划创作包括民族团结进步在内的反映循化历史性巨变的长篇报告文学《山乡巨变的密码》。
来 源:海东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