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一颗心 ,践行“三新”
2024.11.14
——绵阳市科艺小学开展“落实新课标、研读新教材、践行新课堂”研讨活动
今年秋天,我国义务教育进入“三新”时代。为了促进我校教师顺应时代要求,把握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教育教学新路径,实现课堂转型,推动全校各学科的教学研修,11月14日,我校开展了“落实新课标、研读新教材、践行新课堂”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第一堂,陈粒老师带来语文课《借资料解诗情,悟陆游的爱国心》,她带领学生在抑扬顿挫的咏叹中与古诗词进行时空对话,让听课的老师们耳目一新。这节课以一组陆游的诗歌为素材,将“爱国”作为情感主线,巧妙利用多种资料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在完整的情感循环体验中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体会陆游壮志未酬的遗憾和赤诚的爱国心,真正认识诗人。课堂上,陈老师以任务为驱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抓诗眼,悟诗魂。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的基础上,让陆游的爱国情感,穿越千年的时空,在课堂上落地生根,达到育人价值。
《有话好好说》是张静老师基于道法教材,结合高段学生实际自主开发的一节班会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育人方式贯穿整个教学。孩子们在游戏、绘画、视频观看、互动讨论、合作表演、情境再现等一系列活动中,不仅明白了与人交往的过程不仅要管控好情绪,还要运用智慧去解决矛盾与冲突。既有对学生的心理构建,又有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班会课的育人价值。
在音乐课《打花巴掌》中,美丽优雅的马老师与活泼灵动的2.3班学生共同绘制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快乐与创造交织成一首美妙的乐章。在创编歌词环节,学生展现出非凡的创造力,不仅合辙押韵,更将学校生活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使北京儿歌焕发出新的生机。这堂音乐课还巧妙地融入了前期语文课和科学课的知识,充分体现了跨学科的融合。孩子们在音乐中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拓宽视野,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此次研讨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机会,更推动了“三新”课堂的转型。各个学科的老师积极参与听课学习。在不同学科的观摩和交流中,感受学科的共通育人价值,体会新课标的上位核心理念,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学习不同学科培养底层学习素养的路径方法。
课后,各学科代表作了精彩点评,让听课老师进一步了解研讨课背后的设计思考,进一步感悟新课标的新理念、新教材的新变化、各学科融通的新探索。
最后,黄校长做了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三位授课教师及磨课团队的辛勤付出,进一步点明三堂课中凸显出的新理念、新方法,并介绍了本年度的“三新”课堂的研讨计划,要求各个教研组要进一步秉承“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持续做好“三新”课堂的积极探索。
科艺的老师们必将坚持捧着一颗心来,努力钻研,积极实践,引领孩子们不断在“三新”课堂上收获满满,茁壮成长!
推广普通话
共筑中国梦
了解科艺 请拨打热线
18080242544 18381671757
文 | 学科部 版 | 赵梓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