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学院”筹备贵州文化旅游学院引争议,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为了扩大名气也是拼了!
谈起“安顺”这个地名,相信很多同学都不陌生,毕竟很多同学都学过《飞夺泸定桥》这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安顺场”这个地名出现在文章中,仔细读过这篇文章的同学,应该都是记忆犹深。安顺场原名“紫打地”,是石达开被俘的地方,当年国民党反动派叫嚣着要让红军成为第2个石达开,正是引用这个典故。可惜最终国民党反动派的算盘打错了,红军在此强渡大渡河,保留了革命的种子,此后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夺取了全国胜利!
事实上,安顺场只是一个镇,隶属于四川省。而本篇文章中提到的安顺学院实际上是贵州的一所本科高校,其校名来自于贵州省安顺市,和这个安顺场根本不是一回事儿。事实上,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安顺这个地级市的名气,还真的不一定有安顺场的名气大,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安顺学院正在筹备更名贵州文化旅游学院,而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安顺大学!
早在2024年5月份,安顺学院的校长就表示,要以“更名转型”为主题,以全面构建贵州文化旅游学院特色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为主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而在最近,2025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其中报告2025年主要目标任务中提到:支持安顺学院更名建设贵州文化旅游学院。这也意味着贵州文化旅游学院的建设已经从校级层面进入了省级层面,换句话说,省里是支持的。
但是从此次更名事件也暴露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安顺学院对于自己的名字不满意,希望尽快更名。明明有安顺市作为依托,那么安顺学院为何非要更名省字头呢?
众所周知,如今大学更名控制比较严格,同层次更名批准的难度很大。高校正常更名都是从本科院校升格本科大学时,可以顺便改个名字。那么安顺学院为何不等升格大学时再更名呢?原因或许是等不了了……
安顺学院是2006年正式成立的,此前是专科层次的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为本科院校已经19年了。学校在2016年成为贵州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但是如今9年过去了,即使有省里面的支持,安顺学院依然没有拿下硕士点。
没有硕士点是无法更名大学的,而想要升格大学至少需要10个硕士点。2024年的硕士点申请刚刚过去,再次开启硕士点审批要到2027年了,即使2027年顺利拿到硕士点,想要满足10个硕士点的要求,一般要到2033年了。另外还有五届硕士毕业生的要求要满足,同样会再耽误几年时间,另外还有其他的各项条件都是需要资金支持的。
这么一算的话,更名大学似乎遥遥无期,毕竟2027年学校能否拿下数字点真的是个未知数,谁也不敢打保票。
因此,如果手握硕士点的话,安顺学院可能会等升格大学时再考虑更名的问题,但如今的话只能剑走偏锋,先改个合适的名字,以后再谈论申硕申博的问题。尽管同层次更名会遭遇重重困难,学校还是毅然走上了这条荆棘遍布的道路。
从省内兄弟院校的情况来看,贵阳学院准备筹建贵州数字科技大学,安顺学院想搞个贵州文化旅游学院也是紧跟潮流。毕竟贵州的经济虽然一般般,但是文旅产业却特别出色,比如近年来的千户苗寨频频登上热搜。
而贵州旅游最大的亮点其实是黄果树瀑布,1990版的50元人民币的背景图案就是黄果树瀑布,这是咱们国家最大的瀑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黄果树瀑布在哪里?其实就在安顺市的管辖范围内。这么来看的话,安顺学院想要以文化旅游作为突破点,也并非没有依托。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以旅游作为校名的高校不多,本科层面大概仅有四川旅游学院而已,专科层面有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如果安顺学院选择以贵州文化旅游学院作为突破口,成功获批后的竞争压力会小很多,算是一个冷门赛道。
早在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时期的2002年,学校的历史文化与旅游专业实现了首次招生,3年后改为旅游管理专业。
2009年,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办学资格获教育部批准,于2010年9月开始招生。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办学资格于2013年获教育部批准,2013年8月开始招生。以此为依托,安顺学院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二级学院旅游学院,如果学校转型贵州文化旅游学院,这个学院将成为最优先发展的核心学院。
由此看来,安顺学院对于转型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希望未来能够尽快更名,集中精力发展文化旅游,逆袭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