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部,于都河畔,水波荡漾,岁月悠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这里集结出发,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6万余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人民的支持下,静悄悄地完成了一场规模宏大、彪炳史册的战略大转移。从此,中国革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这条长征路,浸染着烈士们的鲜血,写满了可歌可泣的故事。任时光荏苒,经久不衰、荡气回肠。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江西新闻客户端推出《90年的回响》专栏,刊发记者深入于都采访的长征故事,在重温历史中,追忆那段峥嵘岁月,感悟长征精神,探寻老区人民坚守初心,薪火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谱写新时代荣光的生动实践。
伟大长征精神,必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穿过树林、走下阶梯,在被两座小山包着的一大块空地上,记者看到一个木质结构的舞台,接着“井塘会演”四个大字映入眼帘。1935年,中央苏区的最后一场文艺演出便在此举行。
“红军主力出发长征后,留守苏区的红军战士,在我身后的旧址进行了最后一场大型会演,然后化整为零,分路突围。”井塘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冬向记者一行,讲述起这场万余群众与红军指战员一同观看的“告别演出”。
▲“井塘会演”旧址。摄影丨全媒体记者熊祖颐
1935年元宵节前后,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决定由瞿秋白同志负责,举行工农剧社下属3个剧团的大型文艺会演。当时,工农剧社将所属人员编成“红旗”“战号”“火星”3个军事化的剧团,在部队、前线、群众中以多种形式边战斗边宣传,紧密配合保卫中央苏区的战斗。顶着前线炮声隆隆,工农剧社跟着中央分局,走到哪里唱到哪里,成为一支流动的宣传队。
“这场会演,不仅能迷惑敌人,掩护中央主力红军战略转移,更能有效缓解战争的紧张氛围、激发苏区军民斗志。”刘小冬说。
从准备到演出结束,整整三天三夜。红军剧团的工作人员用群众送来的木板、门板、桌椅,搭起了一个带顶棚的简陋舞台。一片漆黑处,悬挂在舞台两旁的煤油汽灯亮起来了,松柴也点燃了,文艺会演正式开始,周围的群众从四面八方冒雨赶来看戏。
前来看演出的人,除了附近的村民,还有红军战士和中央分局的领导,如瞿秋白、陈毅、刘伯坚等人。会演时没有座位,他们就和群众一块儿站着看,并把最好的位置都留给群众。
这场盛大的军民联欢晚会在冷风细雨中持续,人们似乎忘记了敌军压境的严峻形势,演的人投入,看的人激动,演出高潮迭起。雨一直下着,观众的热情却不曾减弱,他们有的穿着蓑衣、披着油布、顶着斗笠、戴着草帽,有的打着伞,大家群情激奋、气势如虹。
火星剧团领队石联星曾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用红纸泡成水当胭脂,用木炭当眉笔。那时已是数九寒天了,山风和小雨吹打着我们,但我们心中好像有团火在燃烧,兴奋得把什么样的冷都忘了。”
▲旧址处摆放的会演节目单。摄影丨全媒体记者胡宇浓
“军民同乐逢佳节,星月联华逞妙才。”旧址舞台两侧的对联记录下当时的场景。刘小冬念着,与1935年的井塘村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这副对联选自赵品三的诗。红军长征时,在苏区主要从事革命文化工作的赵品三,因病未能随军行动,留在苏区任教育部艺术局局长兼工农剧社总社长。30多年后,参与组织“井塘会演”的赵品三曾作诗追忆当年盛景。会演恰逢元宵节前后,而诗中的“星月联华”,指的是演出中的两位主演石联星和刘月华。
90年转瞬,红色井塘的今朝更加红火。小山窝里到处是红色元素,宽阔平坦的山间水泥路纵横交错,一栋栋漂亮的农家小楼掩映在绿荫之中。
近年来,井塘村大力保护利用红色资源,通过完善红色教育培训设施设备,打造红色讲堂,开发精品红色参观线路,让参观者全过程沉浸式感悟井塘红色文化。2023年,该村共接待红色旅游和研学游客1万余人次,把“红色名片”越擦越亮。
推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