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指责型父母,正在努力养出精神疾病的孩子

文化   2025-01-06 21:08   安徽  


每晚一卷书(JYXZ89896)——每天读一点好书,5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每晚一卷书”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接住孩子的情绪,

才能给孩子提供情绪价值。


作者:土豆妈

来源:男孩派(ID:boy666dj)


1


一位心理咨询师曾这样形容一些家庭:


整个家庭环境就像“精神病院”,处处充满了指责、抱怨、矛盾。


这样的家庭,是不可能养出一个正常的孩子。


其实多数父母不是不爱孩子,而是用了错误的教养方式,伤害了孩子却不自知。


百家讲坛主讲人赵玉平讲过一个身边故事。


一位当妈的朋友找他哭诉:“赵老师,这日子没法过了!”


有一天,她正在家打扫卫生,看到儿子出来倒水,就问了一句:你作业写完了吗?


儿子一听就炸了:问问问,问什么问?一天到晚就知道问!再问我不写了,你少管我!


说完立马“砰”狠狠关上了房门。


妈妈觉得儿子火气太大,不知好歹,对不起自己一番苦心。


可当赵玉平找到她儿子,儿子却又委屈又气愤。


原来,每次妈妈问他作业写完没,不论他回答“写完了”还是“没写完”,都会迎来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


“写完了,那还在沙发上发呆愣神,还不抓紧时间去做做习题,背背单词!”


“没写完,那还不抓紧去写啊?”


“就这破学习态度,每次都是推一推动一动,我跟你爸辛辛苦苦在外面挣钱,你就这个德性,你对得起谁啊?”


这让我想起,英国人类学家贝特森曾提出的“双重束缚”理论。


意思就是:不管孩子怎么做,在父母眼里都是错的。


孩子不干活要被骂懒,干活没干好要被骂笨;


不说话就是哑巴,说话了就是顶嘴;


不管孩子做什么不做什么,父母总有理由指责孩子。


一个家庭最糟糕的沟通模式,就是像这样不停地用语言对孩子进行攻击。


这种攻击,不仅有即时的杀伤力,更会对孩子产生持久深远的伤害。



2


我身边有位朋友,一直过得很纠结很痛苦。


她从小性格比较内向,母亲总骂她是个闷葫芦,让她多出去社交。


可当她出去交朋友,母亲又总是说这个孩子成绩不好,那个孩子没有教养,还骂她“一天天就知道出去鬼混”。


每当跟母亲在一起的时候,她就压力倍增,浑身紧张,因为坐着不对,站着也不对。


她只要为自己辩解一句,母亲就会说:“我这么操心到底是为了谁啊,还不都是为你了……”


大学毕业后,她还是想孝顺母亲,便将母亲接到了身边。


可母亲却总是在她面前抱怨,自己不会普通话,也不认识几个字,在城里生活不习惯。


她便遂了母亲心愿,将母亲送回了老家。


结果母亲又跟亲戚吐槽,说养了“白眼狼”,嫌弃她老了不中用了……


母亲在电话里经常说,羡慕别家父母可以自在潇洒,天天和儿女出去玩。


她便趁着假期带母亲去旅游,可是母亲却全程板着脸,要么吐槽门票太贵,要么责备她乱花钱。


母亲无尽的指责和挑剔,让她充满了挫败感和无力感,她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母亲满意。


她总说自己就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心情也越发低落,最终陷入了抑郁。


有多少父母,像我这位朋友的母亲一样,把指责当做沟通,把打击当成爱。


不停地讽刺、挖苦、挑刺,将语言变成了利刃,一刀刀割伤孩子。


《自我觉醒:给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一书中曾说:


父母对孩子的苛责、伤人的态度和偏见,都会内化在孩子的自尊感中,从而形成一套“反自我”的内在声音,让孩子自我攻击。


当一个孩子无论做什么,得到的都是否定和批评,他便会开始自我贬低、自我怀疑。


最后陷入无尽的内耗,不断折磨自己,直到把自己逼出病来。



3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


人们在听到“你好笨”、“你真差劲”等指责型词句时,大脑会释放大量压力激素——皮质醇。


孩子大脑发育尚不完善,自我调节能力还很弱,无法快速降低压力激素的分泌。


当压力激素始终保持高水平的状态,孩子又不知如何舒缓压力,便会陷入持续紧张、焦虑的处境中,长此以往便会情绪失控、精神失常等。


人类学家贝特森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也证实:习惯指责的父母,更容易养出患精神疾病的孩子。


俞敏洪曾在节目中提到过一个案例。


有个孩子高考考了638分,当时离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差了30多分。


哪怕这个分数已经非常不错了,但父母却不满足,指着孩子鼻子骂:


“你看,我平时就让你小心点,就让你不要粗心!


高考就这么一次,进北大的机会就被你这样错失了!


我们平时和你说的话为什么不听?”


父母不间断的指责,让孩子瞬间就崩溃了。


更可怕的是,一个星期不到,这个孩子就在巨大的压力下变成了精神分裂。



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曾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指责型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灾难,让孩子的身心都备受摧残。


4


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成为一个“指责型父母”,给到孩子更好的滋养?


首先,学会欣赏孩子,多给正向反馈。


有个小女孩,自己喜欢在家瞎琢磨画画。


一次,她在草稿本上随手画下了前排同学的背影,画得惟妙惟肖,大家都说她很有天赋。


可妈妈却说,要是学习能有这么用心就好了。


你看,不是孩子一无是处,而是父母整天只盯着他的缺点和不足,所以第一反应就是打击和贬低。


心理学上,有一张很著名的图片:



只看黑色部分,看到的就是恶魔,若只看白色部分,看到的就是天使。


其实父母看待孩子亦是如此,不妨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沟通方式。


把“笨”、“懒”、“猪脑子”等负面词汇,换成“你很好”、“你真厉害”、“你以后一定很了不起”等正向反馈。


接纳孩子,欣赏孩子,肯定孩子,孩子才能阳光自信,成长得越来越好。


其次,做个“不扫兴”的父母。


前段时间,一个22岁和父母挤在出租屋的女孩火了。


女孩刚刚毕业,还没有找到工作,爸爸是送外卖的,妈妈则是做家政的。


家里条件挺苦的,一家三口只能挤在一个小单间里,可女孩脸上却没有一丝的窘迫和自卑,反而阳光自信、落落大方。


这一切都是因为,她的父母从来不会扫她的兴。


出去买奶茶,不会被指责乱花钱;画奇奇怪怪的妆,也不会被教育;带爸妈去吃好吃的,他们都会打心底里开心。


可很多父母却截然相反,他们见不得孩子太高兴,但凡孩子有点什么开心的事,他们就忍不住泼点冷水。


孩子照了下镜子,就骂他臭美;孩子拿奖状回家,又说他不过是走了狗屎运。



孩子从父母那里,不但得不到想要的帮助和支持,反而还要消化父母的指责,内耗也会更加严重。


这样扫兴的父母,只会让孩子自我怀疑、配得感低,活得拧巴且压抑。


少泼冷水,多给孩子捧场,才是最好的精神滋养。


第三,学会聆听,给孩子提供情绪价值。


你身边有这样的父母吗?


孩子说“天好热”,他们会说“热什么热,你去看看工地上的工人,田地里的农民,你就是没吃过苦!”


孩子说自己病了,他们会说“谁叫你穿那么少?”


他们只会顾着自己说,却没有倾听孩子的耐心,也没有共情孩子情绪的能力。


心理学家李中莹老师指出,父母最应该学会“移情式聆听”。


意思就是,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孩子,不打压、不批判、不说教,而是把重点放在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上。


当孩子和你分享快乐时,不是敷衍和忽视,而是认真倾听;


当孩子和你诉说痛苦时,不是否定和指责,而是积极回应。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原来自己是被父母理解的。


接住孩子的情绪,才能真正给孩子提供情绪价值。


知乎有位网友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去楼下吃烧烤,店主让12岁的儿子帮忙端菜。结果儿子没端稳,菜还没上桌就被打翻了。


店主当时正忙,却没有冲孩子发火,而是教孩子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轩轩,快去道歉,再去拿两瓶啤酒给客人,就说是我们送的,让叔叔阿姨们再等等,实在不好意思了。”


儿子马上道歉、赔啤酒、打扫地上的垃圾,接着又重新给客人端上了菜。


这位父亲没有揪着孩子的错误不放,而是把重心放在了解决问题上,毕竟教孩子如何处理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智慧父母和一般父母的区别就是,他们不会在发现问题之后,推诿指责继而制造更多矛盾,而是第一时间带孩子想办法去解决。


这样的父母是“有弹性的”,他们有充分的容错率,不会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而孩子也能在松弛的家庭氛围中,学会乐观和豁达,遇事能从容应对。



5


《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说:

我们习惯于对家人大喊大叫,指责而不去理解,命令而不去沟通,学不会道谢,也不懂得道歉。


我们都觉得自己已经为家庭生活付出了太多,却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有效沟通。

当你想要教育孩子时,不妨问问自己,这样做是在有效沟通,还是在发泄情绪?是在给予孩子力量,还是在挫伤他们?


你脱口而出的那些指责,不但没有任何教育效果,还会给孩子留下一道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遇事不数落,平常多宽容,孩子的幸福是从父母戒掉指责开始的。


点个在看,与家长朋友们共勉。


为什么生儿子的妈妈老得快?

科学证实:男孩就是难养!
他们调皮捣蛋、坐不住
马虎粗心不爱学习
听不进大人的话,甚至还爱打架
……
如果你家也有顽皮男孩,晚君向您诚意推荐
《内核稳定的妈妈,自觉自律的男孩》
它是最懂中国男孩妈妈的一本书
是男孩派6年深耕的诚意之作
结合男孩的普遍心理规律和成长规律
带你解读男孩行为背后的心理密码

手把手教你成为内核稳定的妈妈
养育自觉自律的男孩

 👇点击下方卡片,立即抢购

阅读这本书,一起做个不累的男孩妈妈!

*广告

每晚一卷书
每晚悦读,不辜负每一个阅读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