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一卷书(JYXZ89896)——每天读一点好书,5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每晚一卷书”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来源:每晚一卷书原创
最近,剧版《百年孤独》开播,重新唤起了大家对这部经典的热情。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百年孤独》被无数读者奉为人生必读的神作,余华、莫言等知名作家也将其视为文学道路上的启蒙。
书中,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兴衰荣辱,勾勒出拉丁美洲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
在那个奇幻又遥远的世界里,人们不断承受着孤独、别离,境遇浮浮沉沉,甚至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
他们渴望填满心中的空虚,操控无常的命运,到头来却发现一切都是徒劳无功。
但马尔克斯认为,虚无与孤寂,本就是人生的底色。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 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那么我们该如何清醒地过好这一生,又该如何从苦难中成全自己?
看完《百年孤独》,或许你就有了答案。
1
每个人的心中
在四面环水的闭塞小镇马孔多,住着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一家。
作为小镇创始人之一,布恩迪亚一心想将马孔多建设为一个繁华热闹的城市。
有一天,一群吉普赛人来到马孔多,一边表演戏法,一边出售磁铁、望远镜等新鲜物件。
好奇心旺盛的布恩迪亚,一下子就被这些东西吸引,从此陷入对科学的狂热追求中。
他想用磁铁挖掘黄金,想让马孔多与外界建立连接,并痴迷于炼金术、锻造金器和各种新发明。
他试图凭借科技的力量,推动马孔多发展,让它一步步靠近自己梦想中的大都市。
可身边的人并不理解他的做法,村民认为他是痴人说梦,妻子乌尔苏拉也责怪他不务正业。
渐渐地,他活成了旁人眼中的异类,只能独自沉浸在研究中,日夜与自己对话。
而布恩迪亚的孩子们,也沿袭了这份孤独,困在各自的迷茫中苦苦挣扎。
大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自小便缺乏父亲的关爱与引导。
迈入青春期后,他感受到一股抑制不住的躁动,渴望得到外界的关注。
一位年长的女占卜师注意到他,给予了他温暖与慰藉,也将他带入了情欲的漩涡。
可片刻的满足过后,他总会觉得更加空虚,不由自主地在不伦恋中越陷越深。
直到得知女占卜师怀孕,他才如梦初醒般,意识到自己的行径有多么荒唐。
害怕东窗事发、遭人非议的他,选择跟一位吉普赛女郎私奔,从此下落不明。
而他的弟弟奥雷里亚诺,生来便与众不同,在母亲腹中就会哭泣,偶尔还能未卜先知。
这使奥雷里亚诺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仿佛一只找不到同类的困兽。
何塞·阿尔卡蒂奥失踪后,他唯一能谈心的人没有了,愈发觉得孤独入骨。
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只能把自己关在家里,没日没夜地研究父亲的金器锻造术。
直到遇见女孩蕾梅黛丝后,他心中的空白,才一下子就被填满。
两人很快便相爱、结婚,组建了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
可惜好景不长,蕾梅黛丝莫名其妙地中毒而死。
只剩下孤零零的奥雷里亚诺,在无力对抗命运的痛苦中备受折磨。
这世上,有太多人像他们一样,身边似乎不缺陪伴,也不乏热闹,心底却藏着一个填不满的黑洞。
或许是无人理解的落寞,或许是渴望陪伴的空虚,又或许是生离死别的无奈……凛冽刺骨的孤独感,时刻缠绕在你我身边。
但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看到你内心刮起的狂风,也没人能听见你声嘶力竭的求救。
正如《次第花开》中所说:这个世界看似纷繁复杂,本质上却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
你的情绪,别人无法感同身受;你的空虚,别人更不能为你填补。
那些孤独、无助、茫然的时刻,就像长在心上的疙瘩,令你我隐隐作痛,却又无可奈何。
我们只能默默承受苦楚与心酸,在无人问津的时光里踽踽独行。
2
越是向外索求
为了填补心底的黑洞,布恩迪亚家族里的人,纷纷将目光转向了外界。
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将一段忘年交,视为精神寄托。
在吉普赛人中,有一位叫梅尔基亚德斯的长者,同样醉心于科学研究。
他经常带布恩迪亚见识新鲜事物,并绘声绘色地向他讲述外部世界的精彩。
有了他的引领与陪伴,布恩迪亚终于不再觉得孤单。
布恩迪亚将他请到家里来住,整日与他一起阅读晦涩的书籍、研究复杂的实验。
可后来,年迈的梅尔基亚德斯去世,布恩迪亚的精神世界也随之坍塌。
他不愿承认好友离世的事实,害怕重新回到独自一人的旷野之中。
巨大的悲痛与恐惧,将他变得疯疯癫癫,他开始失眠、健忘,还总说一些旁人听不懂的胡话。
最终,他不再记得家人,也忘了自己是谁,孤独地走向了死亡。
而他的大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将及时行乐的欲望,当成了寂寞的出口。
当年离开马孔多后,他随一群无国籍的水手,周游世界五十六次,在异国经历过数次冒险。
途中,他以出卖肉体为生,赚了钱就与不同的姑娘厮混,或者去烟花巷跟人掰手腕、赌力气。
即便后来回到家乡,他也常去酒馆买醉,还不顾世俗眼光,迎娶了家中的养女丽贝卡。
但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刺激后,他发现快乐总是稍纵即逝,无法带给他真正的慰藉。
于是,他逐渐对周遭的一切失去了兴趣,如野兽般离群索居,几乎不再与外人来往。
最后,他离奇地中枪身亡,草草结束了荒唐的一生。
他的弟弟奥雷里亚诺,则企图用至高的权力,凌驾于聚散的无常之上。
蕾梅黛丝去世后,难以承受孤独的他,选择投身革命,与一群同乡揭竿而起。
二十年间,他发动了三十二场武装起义,官至革命军总司令,一度令敌方闻风丧胆。
他以为,自己掌握了所谓的生杀大权,就能摆脱死亡的阴影,将爱的人留在身边。
但实际上,在生死的汪洋面前,人人都渺小如尘埃,掀不起一丝涟漪。
跟他同床共枕的情人、朝夕相处的士兵,都直接或间接地暗算过他。
他和众多情人生下的十七个儿子,长大后也都莫名其妙地遭遇暗杀。
到头来,他只能孑然一身地回到马孔多,一边埋头锻造金器,一边等待属于自己的死亡降临。
布恩迪亚家族的人,试图用友谊、欲望和权力填补寂寞,结果却都以失败告终。
因为人生本就是一场孤旅,每个人都会如他们一样,遭逢艰难之事,承受坎坷之苦。
当孤独与无力从四面八方袭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向外求,寄希望于外界来成全自己。
要么躲进喧嚣中自我蒙蔽,要么堕入欲望中不断沉沦,要么把他人或外物当作精神寄托。
然而,心的空洞与匮乏,是任何外界的东西都无法填满的。
有句话说:“凡事向外求,越求越痛苦,因为一切无常,大多时候总是求而不得。”
指望外界来拯救自己、支撑自己,你只会收获沉重的失望,陷入虚无的境地。
人生的路要靠自己一步步趟出来,必须亲自直面痛苦,解决问题,你才有可能穿越荆棘。
3
凡事向内求
在《百年孤独》中,唯一一个从未迷失过的人,就是家族中的第一代女性乌尔苏拉。
布恩迪亚与乌尔苏拉本是表兄妹,由于近亲结合而遭受诅咒:迟早会生下长猪尾巴的后代。
为此,他们在村子里不受欢迎,被亲人排斥,遭村民议论。
但乌尔苏拉始终不受流言蜚语所扰,只管操持家事,关起门来过好自己的日子。
倒是布恩迪亚受不了排挤,跟挑事的人决斗,结果闹出了人命。
眼看在村子里更待不下去,布恩迪亚只能带她远走高飞,另谋生路。
好不容易抵达马孔多后,他们没过几年安稳日子,布恩迪亚又痴迷上了科学研究。
他不谋生计,不管家事,而是在宅院深处盖了间屋子,一天到晚待在里面做实验。
冲动之下,他还自作主张地花光家里全部的积蓄,买下吉普赛人带来的器具。
面对丈夫的不负责任,乌尔苏拉始终保持温和而坚定的态度。
她明白,大吵大闹解决不了问题,不如做好手头的事情,顾好孩子和家庭。
她整日在果园、田地里忙碌,换来了食物和生活用品,还攒下了一点积蓄。
紧接着,她将积蓄投入到糖果生意中,晚上熬夜赶工,白天则风雨无阻地去镇上摆摊。
几年后,她便凭借自己的努力,挣到了一大笔钱,给家里盖了一座全镇最漂亮的大房子。
打从那时起,家族中的一代代子孙,便在这座房子里来来往往。
有人离经叛道、放纵欲望;有人迷失方向、盲目杀戮,也有人执着于得不到的爱情、留不住的名利……
但不管他们遇到什么麻烦,捅出多大娄子,总能在乌尔苏拉精心布置的避风港中得到喘息。
乌尔苏拉从不责怪谁,也不埋怨命运,而是准备好饭菜和居所,迎接每个孤独灵魂的归来。
晚年的她,年迈体衰、双目失明,却依旧凭借往日的记忆,在家中自如穿梭,继续为儿孙打理大大小小的琐事。
临终前,她还在院子里埋了三袋金币,告诉儿孙:“只要有我在,这个家的人就不用为生活发愁。”
布恩迪亚家族的大多数人,都像随风飘荡的蒲公英,内心空虚无力,任由命运摆布。
唯有乌尔苏拉,把自己活成了一株坚韧的仙人掌,在贫瘠的土地上稳稳扎根,默默生长。
尽管她也有过孤独、茫然和无助的时刻,但她从不质疑命运的跌宕,也不追寻外界的虚妄。
她只是平静看待得失,坦然接受一切,再凭自己的力量一一对抗。
有了她的支撑,这个遭受命运诅咒的家族,一次次摆脱厄运,传承了整整七代。
真正通透的人便是如此,明白只有自己,才能做自己的摆渡人,带自己走出困境。
置身孤独与痛苦之中时,你若总是设法逃避,向外探求,反而会在迷途中越走越远。
倒不如放弃多余的幻想,停止无用的抱怨,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找寻勇气与力量。
当你盲目回避孤苦,内心就永远无法平静,只会害自己备受煎熬;
可当你直面所有困难,你的心就成了一座蕴藏智慧与能量的宝藏。
学会凡事向内求,不再指望外界,纵使风雨飘摇,你也能做自己生命中的定盘针。
▽
有人说,一部《百年孤独》,就是一本人类心灵孤独的苦难史。
书中轮番上阵的悲剧人物,道出一个真相:人这一辈子,注定要与孤独血肉交融,共生共存。
没人能懂的寂寥、无人能助的苦痛,不断侵蚀着我们的身心,将我们困入无形的人生沼泽。
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地逃避,慌乱地对抗,或者等待某个转机来治愈自己。
因为任何时候,你能依靠的,永远只有你自己。
唯有向内探求,不断修炼心性,你才能从心底里涌出力量,跨越挡在你面前的一道道关卡。
点个在看,凡事向内求,生活中的困惑与苦恼,你都能在自己心中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