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藏地之旅的第十天。
早上打开窗帘,深蓝色的当惹雍错奔来眼底,远处的达果神山也为朝阳披上了玫瑰色的光芒,我内心顿时涌出“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的感觉。
早餐后出发,今天的目的地是阿里。无阿里不西藏,阿里是西藏终极意义上的落脚点,是古象雄王国的核心地带,也是古格王国的所在地。
一路上我们沿着当惹雍错前行,湖水如墨玉一般,镶嵌在天地之间。我们经过另一个湖,名为“当穹错”,湖水呈现出翡翠色,岸边的文布北村,和我们住宿的文布南村一样,有着千年的历史。村民依湖栖居,过着桃花源般的生活,艰苦而知足。
回到 317 国道,和那曲的朋友拥抱告别,随后一路向西,奔向阿里。公路两旁依然是无穷无尽的羌塘草原风光,“天苍苍,野茫茫”“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进入阿里,看到的第一个美丽的湖泊是洞错,我们流连忘返了一会儿,驱车来到改则县城。在改则县城午餐后,转向 216国道。
216国道一路向北,穿越羌塘无人区,直通新疆。我们要去位于羌塘核心区的先遣乡,缅怀那些解放西藏时牺牲在这里的战士。1950 年,他们从新疆翻越昆仑山进藏,为解放西藏历尽艰难。他们被高反、严寒、饥饿所围困,不少战士献出了生命。这片辽阔的大地永远铭记着他们的事迹,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今天人民越来越美好的生活,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从纪念馆出来,我们返回317国道,向狮泉河出发。阿里的天空是如此高远,蓝天白云几乎伸手可触,在这样的天空下,内心唯有敬畏,觉得自己十分渺小,难怪藏族人民在坚韧中总是透露出谦卑。人类经常是傲慢而自大的,而那种无厘头的傲慢与自大,不仅愚蠢地把自己带向深渊,也会把人类带向万劫不复之地。这次我内心最深刻的一个感悟就是放下,放下怨恨、执着、孤高和纠结,平和而谦卑地和天地人相处,用爱和善意为自己的生命加持。说到底,我们就是宇宙的一粒尘埃,来于土归于土,“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计较何为呢?陶渊明说,“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也许我这次来藏地自驾,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心情吧。
从阿里的改则县往北走一百多公里,我们来到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羌塘与可可西里、阿尔金、罗布泊并称中国四大无人区。进藏先遣连纪念馆所在的先遣乡就位于羌塘国家自然保护区腹地。尽管天高云淡,但朔风劲吹,风力差不多有七八级。彼时天上一只阿里独有的大乌鸦,顶风怒飞。
去往狮泉河的路上,我们在317国道停靠,来到一个湖的堤坝上看景。这个湖叫作物玛错,物玛错附近还有一个更大的湖——达绕错。这两个湖像眼镜一样,分布在317国道两边,自驾的朋友路过这里可以停下来看一看。
在羌塘大草原上,我们一路沿着国道“一错再错”,经过了几十个湖,如果偏离国道走的话,湖就更多了。这些湖各有自己独特的形状和独特的魅力。看着高原蓝色的天空,低垂的白云,起伏的山峦和眼前翡翠色的湖,心就会静下来,觉得人生中原本让你烦恼的事情,其实不值得放在心上;原本你很在意的东西,其实也不值得在意。
来到西藏,我强烈感觉,只有处在美好的关系中,人生才会幸福。我们跟亲人、朋友、合作者、同事的关系,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复杂,真诚变得越来越少,钩心斗角变得越来越多。西藏人民真的非常纯朴实在,真心愿意帮助你,而且不求任何回报。这种强烈的气氛会感染来到这里的每个人。在这里,只要做两件事情,第一是欣赏大自然,第二是和友好的人友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