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2025年了,还在忽悠你鸡娃的人,全TMD是骗子!

文摘   2025-01-30 13:49   河南  
欢迎关注我,每一次的遇见,都是久别的重逢!

现在是2025年的春节假期,人们在聚会时,谈论的话题绕不开四部曲:催婚、催生、鸡娃、搞钱!


催婚、催生、鸡娃、搞钱,每个都让人烦,春节也不让消停几天!在这四部曲中,最让人讨厌的就是:鸡娃!


孩子放寒假,孩子只需要干一件事——吃喝玩乐!


做家长的,寒假要给孩子四大自由:作息自由(昼夜颠倒)、睡眠自由(睡懒觉)、手机自由(玩游戏)、饮食自由(允许点外卖)!


根本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不被理解的孩子! 


青少年太好打交道了,只需要真诚地夸赞就好了!


孩子哪需要什么教育,家长只需要做你自己小时候需要的那个大人就好!


以前,只要一提到牛娃,家长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眼睛里闪着光。


可如今,情况却大不相同了。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孩子一直优秀下去。小时候聪明,长大了就一定能考上好学校吗?


不一定。所以,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大家都开始低调起来。不再去晒娃,炫耀自己鸡娃了。


现在的家长们见过也听过很多牛娃的故事,已经产生审美疲劳了,反正就是优秀的都是别人家的娃!


现在的家长们手里都有不少学习资源、方法和手段,学霸的学习习惯我们也都知道,但娃和娃不一样,别人用这套方法能成功,不代表你家娃也能行。


现在,很多鸡娃的家长已经觉醒了:鸡娃不如鸡自己!


那些在拼命鸡娃的人,有一个共同点:自己没啥本事,没有给孩子兜底的能力,只能拼命的去鸡娃。


鸡娃不如鸡自己!家长好好的搞钱,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用钱,为孩子铺好前行的路,比傻傻的鸡娃更有效!


没有钱,没有人脉,没有资源,即使意识觉醒,认识提升,身体终究还是在老位置,孩子终究只会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有的孩子,一出生就在罗马,很多人穷尽一生都无法到的罗马。你去鸡孩子有什么用,是孩子的问题吗?


这个社会,就像瑞士卷一样,有人分到了瑞士,有人分到了卷。


普通人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寒窗苦读,富人们早就搜罗了无数教育资源,为己所用。


当普通孩子都在拼命内卷的时候,李湘的女儿王诗龄,正在英国伦敦的贵族学校里学习真正的素质教育,没有学业压力。


当普通孩子为了一分两分挣破头的时候,黄磊的女儿黄多多,在国际学校里组织话剧,替电影配音,做她想做的任何事。


陈凯歌的儿子陈飞宇,就是用外籍身份考上的北京电影学院。


有钱人家的父母,利用了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信息差”,再加上“钞能力”,助力自己资质平平的孩子走上人生巅峰。


这个世界,有太多我们不知道的真相。


这个世界,原本就是这样,即使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看到的,也是不一样的风景。思维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


有的孩子家境贫困到小学都毕不了业,而有的孩子,他们的毕业晚会直接开在鸟巢。


有的孩子可能一生都难以去到一次博物馆,但有的孩子,他们的教室就开设在博物馆。


我们常常用“不能输在起跑线”来教育孩子。


但事实是,别人的起跑线,也许是普通人穷尽一生都难以到达的终点。


这些摆在面前的差距,是无论你做了多少题,费了多少力,都难以赶上的。


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不公平,但是换到对方的角度想一想,人家三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要输给你十年的寒窗苦读呢?


都2025年,还在忽悠你鸡娃的人,全TMD的是骗子!哪些人在忽悠你鸡娃?那些靠鸡娃的父母们赚钱的培训班和老师,因为没有人鸡娃了,这些人全TMD得饿死,所以这些人在贩卖焦虑,如果鸡娃有用,他们早就鸡自己的娃去了,还用做个老师在那里不停的贩卖焦虑?双减的力度应该再大一些!让这些通过贩卖焦虑赚钱的人,永远不可能再有生存的空间!


2025年,做你小时候需要的那个大人!面对各种焦虑、困惑和未知时,更注重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去指责、批评、烦躁。孩子在长大,只要还在一起,父母都需要终身学习如何与他们相处。

一些父母,把自己对生活的苦闷、焦虑、愤怒、委屈还有期待和幻想转移给了孩子。我相信没有人会刻意而为之,谁都有难以消化的苦闷。只是结局是,这些情绪潜移默化的稀释了孩子的能量。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很多时候,我们抗拒的是亲手复刻出来的自己。


如果希望孩子充满爱,那就多去表达爱。


如果希望孩子有自信,那就多认可和鼓励!


如果希望孩子多思考,那就多一起探讨问题!


如果希望孩子勇敢面对未知,那就做一个好榜样!


2025年,做你小时候需要的那个大人!做一个肯为孩子改变的父母!


欢迎关注我,让我们一起遇见世界的美好!



MeetFun说
MeetFun说,让教育变得更有趣!打破认知的边界,从更多的视角和更高的维度,来审视教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