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丽中国“运城样板”

时事   2024-11-27 08:21   山西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 官方发布平台


打造美丽中国“运城样板”

——我市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纪实


运城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对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生态根基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健全落实“两山”理念体制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奋力打造美丽中国“运城样板”。



示范引领

一体推进国家战略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作为全市各项工作总牵引,围绕“八个示范”,持续推进“双十工程”“五条绿色走廊”和“四个区域性中心”建设,扎实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在运城落实落地。


  坚持和运用系统思维,深入把握污染治理的关联性和各项举措的耦合性,狠抓工业污染协同治理,狠抓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狠抓城乡生活污染统筹治理,狠抓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实现“蓝天常驻、绿水长流、黄土复净”。



  9月份以来,沿黄9省(区)政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协商研讨第七次会议、视听合作发展大会等会议在运城召开,持续提升了运城的知名度。尤其是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海关协作动植物检验检疫合作机制会议,建立了近3年水果等农产品出口协作机制,有力促进了区域内生态保护、农产品扩大出口和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积极完善“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实施机制。完善多元化投融资和要素保障机制,加快构建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水路域一体谋划,治污、调水、清淤、增湿、绿岸“五措并举”的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机制,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推动实现排污许可全覆盖。落实河湖长制,实行河湖“四乱”问题整治动态清单管理,健全污水处理厂(站)建设提标改造工作机制,深化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治理,确保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优良或Ⅲ类以上标准。



  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完善汾河谷地联防联控机制,实施汾河流域(运城段)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完善市场化多元化补偿机制。对标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打造汾河、涑水河旅游公路“五大系统”。坚持“四水四定”,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推进水资源税改革。


系统治理

强化生态保护修复


  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近年来,我市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贯通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进一步健全中条山、吕梁山、稷王山等破损山体的修复治理长效机制,深化采煤沉陷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绿满运城”行动,健全水源涵养、湿地保护、水土保持、地下水超采综合整治等制度体系。完善小浪底引黄二期、部官水库、农业灌溉调蓄水库等建设机制,强力推动水网贯通、大中型灌区续建设施配套、中水回收利用等,推进节约集约用水。


  健全一体推进控煤、治污、管车、降尘体系,有效减少重污染天气。完善市政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机制,深化尧梦湖、安邑湖等“十湖”共治,健全老旧小区改造长效机制。深化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构建环境信用监管体系。建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协调机制。



  大力实施退耕还湿、退耕还绿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一批重点民生环保项目,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强化“夏季攻势”、秋冬防攻坚,全面取缔黄河、汾河沿岸一公里内污染企业,完成594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10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达80%。


  加快“三河两山三湖”生态修复治理,健全盐湖保护利用制度机制,常态化开展“净湖行动”,做好“退盐还湖”后半篇文章。涑水河生态功能基本恢复。芮城县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称号。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等为内容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垣曲县获得山西省首笔发放公益林补偿权质押贷款60万元。



多措并举

打好蓝天净土保卫战


  守护蓝天碧水净土,关系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直接关系着人居环境安全。曾几何时,对于大气污染治理,有人认为“只能靠天刮风”。近年来,我市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大力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结构,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防治大气污染,在蓝天保卫战中交出满意答卷。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推动落实碳达峰山西行动,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发展绿色低碳产业。落实绿色税收制度。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推进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



  污染防治,重在控源。我市紧盯“重点因子、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狠抓“控排、控尘、控车、控烧、控煤”工作机制落实,在工业企业废气监管、落实错峰生产机制、汽修行业喷涂废气治理、机动车尾气排放管控、餐饮油烟整治等诸多领域接续攻坚。围绕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以打造“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为引领,点、线、面结合,“织链成网”,形成多端融合、相互促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推动重点行业领域绿色化改造,支持企业建设国家级绿色工厂、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园区,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广装配式建筑,加快创建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继芮城县庄上村被授予“中国零碳村镇示范村”后,夏县长兴村被中国投资协会零碳中国研究中心授予“零碳乡村”标准试点。新绛经济技术开发区等4个开发区被确定为省级第一批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垣曲抽水蓄能电站一期顺利推进,全市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全省最高达到63.1%,风光发电装机容量进入全国前列。





欢迎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爆料

或拨打新闻热线:0359-2233366

   ▍  本期责编:杨晶茗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文章版权归运城日报社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4120190001



运城新闻网
运城新闻网 运城综合生活门户信息网!发布权威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