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里的运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叹世事无常 悟人生真谛

时事   2024-11-28 17:54   山西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 官方发布平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叹世事无常 悟人生真谛


□记者 薛丽娟


  ▲河东成语典故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雕塑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句广泛流传的民间谚语,指黄河从前经常泛滥改道,原本好的风光在河东的某个地方,若干年后又变成河西边的,也常用来形容世事变化,盛衰无常。


  从自然地理层面来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与黄河河道变迁有关。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泥沙淤积使得河床不断抬高。所以,历史上,黄河下游的河道并不固定,会频繁改道。


  当黄河的主流偏向东侧河岸冲刷时,东岸就会被侵蚀,而西岸则因泥沙淤积等,土地相对稳定且面积可能有所增加。后由于上游来水情况变化、人为因素等,黄河主流又会偏向另一侧,原来处于优势的东岸就会逐渐衰落,西岸开始繁荣,这种河道位置的重大变化周期大概在几十年左右,所以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说法。


  运城位于黄河东岸,自古便有河东之称。古代以黄河为界划分区域是常见的做法,河东的称谓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由来已久。因为处于黄河大拐弯的东面,所以运城一带长期被称为河东地区。


  当然,此典故与有河东之称的运城关系不只这一点,其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


  其出自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唐朝安禄山谋反时,郭子仪保家卫国,平乱安邦,被封为代王、汾阳王。皇帝还将公主许配给郭家,并下令建造了金碧辉煌的河东王宫。各地剧目《打金枝》讲的就是他家的故事,郭子仪之子郭暧打了金枝玉叶的公主,皇帝非但没怪罪,还将其官升三级,可见皇家对郭家的器重。


  当时的郭家出尽风头,郭子仪深知功高盖主、鸟尽弓藏的道理,努力韬光养晦,其后人却多娇生惯养,不仅不思进取,还挥霍无度。郭子仪死后,郭府渐渐衰落,家产慢慢耗尽,仆人各奔东西,昔日的荣华富贵烟消云散。


  有个郭家后人,乞讨到河西,寻访三十年前的奶妈。当时,奶妈虽已去世,但后人勤劳善良,家业兴旺,家中牛羊成群。其子下地回来说:“家母离开贵府,每念汾阳王恩情,就带全家在河西村置产养家,想着有一天会回报郭家。”郭某不解:“你家这么富有,怎么还要亲自劳作呢?”奶妈后人笑道:“‘家有万贯,不如日进一文’,再多家产,不劳动,不收获,坐吃山空,用不了几年也会穷困潦倒的。”一席话说得他羞愧满面。


  奶妈后人念及旧情,留他管账,谁知他对此一窍不通。主人叹息道:“三十年河东荣华富贵,三十年河西寄人篱下。”从此,这句话成了当地人的一句口头禅,也使河东、河西百姓明白了“家有万贯,不如日进一文”的道理。


  盛极而衰,风水轮流。人生的境遇就如同黄河的河道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巨大变化,曾经的富贵可能会转为贫穷,而曾经的贫穷也可能会变为富贵,谁也无法预料未来的命运将会如何。


  三十年前好的风水在河的东面,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后来,人们便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比喻世事和人的命运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兴衰荣辱,没有定数,感叹人生的起伏不定和世事的变幻莫测。


  这个典故,以自然规律辩证看待人生、观察社会、评判历史,告诫人们得意时不要骄傲自满,失意时也不要灰心丧气,因为命运的车轮始终在不停地转动。


  黄河改道,不由人力,但河东、河西皆风景。虽然人生难以预测,但机会却是可以捕捉的,潜力也是可以挖掘的,一个人或是一个家族,应意识到不能过度自信或是沮丧,明白优势或劣势都是暂时的,应始终谦逊,保持乐观,不忘努力。




  世道沧桑,人生起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提醒人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成功是一时的,困境是暂时的,时代在变,人也应随之变化,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持续的努力,以应对新的环境和挑战。






☛  浏览更多本地新闻资讯,请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

长按二维码通过图片识别下载客户端

欢迎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爆料

或拨打新闻热线:0359-2233366

   ▍  本期责编:杨晶茗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文章版权归运城日报社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4120190001



运城新闻网
运城新闻网 运城综合生活门户信息网!发布权威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