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成语“韦编三绝”的典故由此而来。解析: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物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体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的代表思想。解析: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一个人应该是到了盖棺材的时候才能停止学习。这句话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解析:此话出自《论语·述而》,讲述的是孔子的启发教育之道。“不愤不启”,强调教育要掌握时机;“不悱不发”,强调教育要因势利导;“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则强调教育要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与当今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脉相承,可以更好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解析:此话出自《论语·为政》,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的困境;只是空想而不学习,也会精神疲倦而一无所得。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收获。解析:对于学习这件事,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解析:此话出自《论语·里仁》。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与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成语“见贤思齐”由此而来。
7.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解析:此话出自《论语·子罕》。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
1.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中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2. 子路对教育的作用不以为然,说:“南山有竹,人不去管它,照样长得直;砍来当箭,照样能穿透犀牛皮。”孔子对他说:“若是将砍来的竹子刮光,装上箭头,磨得很利,岂不射得更深吗?”子路接受了孔子的教诲,成了孔门的学生。孔子的做法体现了哪一德育原则?( )3. 王老师在教学中总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音乐课上,王老师鼓励同学们给经典音乐重新填词,评选“最美歌词”和“最具创意奖”,同学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大增。下列选项中是孔子所说,且与王老师做法相符的是(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物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体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的代表思想。解析:孔子针对子路对教育作用的不以为然,提出经过加工后的竹子能够射得更远,意为经过教育的人能取得更好的成就,由此改变子路的观点。这符合疏导原则的内涵。解析:题干中王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学而不已,阖棺乃止”与王老师的做法相符,其意思是“学习是不能停止的,一个人应该是到了棺材的时候才能停止自己的学习”。解析:有教无类是儒家孔子提出的针对教育平等的教育思想。故选择A。B选项,崇尚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C选项,绝圣弃智出自《道德经》,意思是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属于道家思想。D选项,以吏为师是李斯提出来,属于法家思想。解析:孔子晚年很爱读《周易》,翻来覆去地读,使穿连《周易》竹简的皮条断了好几次。成语“韦编三绝”的典故由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