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牛鞭散六街尘,
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
梅花合让柳条新。
明日正月初六,我们即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在人们心中,春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是春耕播种的时间符号。
以“春”为首,万象更新。
顺时令而食,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一大特色。吃春饼是立春饮食风俗之一,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
春饼是面粉烙制的薄饼,一般要卷菜而食,取其迎接新春、祈盼丰收之意。
最早,春饼与菜放在一个盘子里,称为“春盘”。宋《岁时广记》引唐《四时宝镜》载:“立春日食萝菔、春饼、生菜,号春盘。”
春饼是由小麦面做成的,《食疗本草》认为其能养肝气(春宜养肝),做面食更能“补中益气,和五脏”。
而春饼又称为春盘,除了要有薄饼以外,“和菜”(李时珍谓“杂和食之”,故名)也至关重要。
“和菜”是包在春饼里的馅料,由多种蔬菜组合而成。
蔬菜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所以在馅料上,选择应季的、具有生发之性的蔬菜是再好不过了,推荐以下几种:
绿豆芽味甘,性凉,归脾、大肠经,具有清热利湿、消肿除痹的功效。
俗话说:“春日食春芽。”立春之后,植物生发的嫩芽极具营养。春天可以食用的嫩芽有很多,其中豆芽家常又便宜。
春季适合吃芽菜,有助于阳气生发,而绿豆芽则是清热解毒的好食材,还善于排肝毒,又不像绿豆那么寒凉,正适合早春天气乍暖还寒,来帮助身体过渡。
胡萝卜,味甘,性平,归肺、脾经,具有健脾、化滞、宽中下气的功效。
木耳含铁量高,具有益气补血、润肺、止血、降压的功效。
黄瓜味甘,性凉;归肺脾胃经。功能清热、利水、解毒。
萝卜,中药称莱菔,其味辛甘、性凉;归于肺胃两经。
“咬春”这个习俗,古时候主要是指立春当天吃萝卜。《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曾记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曰“咬春”。
萝卜既能解春困,又有助于消化,还具有祛痰、通气的功效。
五彩春饼
食材
材料一(饼皮用料):滚水180克左右、面粉250克、盐适量、植物油适量。
材料二(菜用料):绿豆芽100克、胡萝卜1/2根、黑木耳2朵、糖适量、甜面酱适量。
做法
1.面粉、盐放盆中,缓缓倒入开水,用筷子快速搅拌成絮状。等面团温度稍低时,用手揉面,揉到面团均匀光滑,盖上湿布,静置20分钟以上;
2.把醒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状,分成12等份。手上抺点油,把小面团一一滚圆、压扁,在面团中间涂点油。
3.平底锅烧热,不需要放油,把饼放上去用中小火烙,烙到变色即可翻面,再烙一下看到中间鼓起来就可以了;
4.准备炒菜,绿豆芽洗净沥干备用。胡萝卜、黑木耳洗净切成丝;
5.热锅放油,先放入胡萝卜丝翻炒,再下入绿豆芽、木耳同炒,撒入盐、糖翻炒均匀,炒熟盛出;
6.薄饼抹上少许甜面酱,放上炒好的菜,包卷起来即可。
小贴士
1.春饼的饼皮,要擀得薄,包卷配菜才好吃,不宜过厚。在两层面皮中间抹点油再叠起来擀,烙好后趁热很容易就可以撕开。一次烙两张,不但速度快,而且减少了受热的机会,使得饼皮更加柔软有弹性。
2.薄饼烙好之后如果不是马上吃的话,最好用干净的湿布覆盖,一是可以保温,二是增加湿度,使饼皮更柔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