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年
大
吉
过了小年就是年
一年辛劳 一年风雨
只为岁末的团圆喜乐
小年由来
农历腊月廿三和廿四,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
如《释名》中说:“灶。造也,创食物也。” 宋代范成大所作的《祭灶诗》:“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辞海》对 “灶君” 一词,有这样一段记录:《庄子·达生》灶有髻。司马彪注释:“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 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灶神信仰是民间百姓对“衣食有余” 梦想追求的反映。
南北差异
南北小年不同日,跟我国古时 “官三民四船五” 的传统有关。我国北方,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廿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廿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廿五。
虽然各地过小年时间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在哪里、在哪天过小年,汉族群众辞旧迎新的愿望由古至今始终一致。
小年习俗
1
祭灶神
古人认为,在小年这一天,灶神会向玉帝汇报这个家庭里的人一年的功与过,于是为了让灶神多说好话,就会在家里摆上丰富的菜肴美味,和甜甜的糖果糖水等,让他能“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
2
贴窗花
北方的小年,贴窗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民俗,每家每户的窗花都寓意着对来年幸福生活的向往,而在南方则没有贴窗花的习俗。
3
大扫除
小年这一天,全家总动员,要将家里的里里外外都仔仔细细清扫一遍,做到窗明几净“扫尘”就是年节大扫除,为的是扫除一切污秽和不详,用最干净整洁的家来迎接春节的到来,辞旧迎新.
小年美食
1
吃饺子
北方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热乎乎的饺子,其乐融融,很有年味儿。
2
吃糖瓜
糖瓜、怪糖、麻糖等吃食本是给灶王爷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孩子们小年必吃的零食,外面有一层芝麻,里边是用麦芽糖凝固而成的。
温馨提示
小年时节 喜乐融融
燃放爆竹 当心火烛
预防诈骗 注意安全
事故不难防 重在守规章
安全无小事 事事皆如意
祝大家小年快乐 万事如意
愿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美好的诗与远方
声声在此祝福大家
步步皆走鸿运
喜乐过好每天
加星标/置顶
学子之声
先人一步
了解校园资讯
图片:央视新闻 霍姝凝
编辑:于世涵
修改:莫秋菊 李宇航
审核|发布: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