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升即走”,正在衍生“新变种”

学术   2024-10-21 00:21   新加坡  

近年来,同内高校的人事改革中,“非升即走”一直是引发社会广泛讨论的话题。

而伴随着这一制度的推行,一些新的变种形式也逐渐浮出水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新的形式。

无论是何种新的操作,这些新变种既延续了“非升即走”的核心思路,也引发了更多的争议与困惑。

在对高校教师生存压力的考量中,这些变种方式无疑正在改变着学术界的生态。

非升即走”:从改革初衷到舆论风暴


“非升即走”源自欧美高校的终身教职改革,旨在通过竞争机制激发高校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潜能。

1993年,清华大学首次试点引入,期望借此打破高校中“论资排辈”的惯性,推动优胜劣汰。然而,随着越来越多高校采用这一制度,舆论压力和非议也与日俱增。



首先,青年教师的压力是讨论的焦点。很多高校设置的考核标准,特别是科研成果方面的要求,被认为过于严苛。

例如,有教师在规定的3到6年内未能发表足够数量的SCI论文,或虽被接收但未及时见刊,便被辞退。这不仅让青年教师倍感压力,也使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产生了不安。

其次,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愈加明显。大部分高校在考核教师时,主要关注科研成果——论文的数量、课题的经费——而忽略了教学质量。

这导致许多教师在教学上投入不足,课堂质量下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也随之受损。与此同时,一些学校急于追求科研的短期成果,滋生了“短平快”研究,进一步恶化了高校的学术生态。

新变种的出现


在“非升即走”带来广泛争议的背景下,许多高校对这一制度进行了变通,衍生出各种新的形式,试图在严格的考核机制与人性化管理之间找到平衡。

然而,这些新变种是否真正缓解了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

预聘-长聘制:先来一段预备期


预聘-长聘制是近年来在高校中较为普遍的改革形式之一。其核心理念仍是“非升即走”,即在预聘期内,教师需要完成一定的科研和教学指标,才能获得长期聘用资格。

相比“非升即走”,这一制度给了教师更长的考核周期,通常为3到6年,并允许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考核期。然而,预聘-长聘制并未完全解决青年教师的焦虑。

某位高校教授表示,尽管这一制度相比“非升即走”稍显温和,但核心的竞争机制并未改变。“只不过是换了个说法,时间拖长了一些。”

此外,预聘期内的要求依然偏向科研成果,这也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投入难以保障,课堂质量仍然堪忧。

“非升即转”: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强


“非升即转”是另一种衍生出的变种,其给出的方案是为未能晋升的教师提供一个“退路”——转岗至行政或后勤岗位。

例如,某些高校规定,若博士在五年内未能晋升为副教授,将被安排到后勤或保安等非教研岗位。

这一政策一度被视为对青年教师的“温和处理”,相比直接解聘,这一做法似乎给了教师继续留在学校工作的机会。

然而,非升即转也引发了新的争议。许多教师认为,这一制度有时候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强。

某位老师表示:“我辛辛苦苦读完博士,不是为了转岗做保安的。”

对于那些长期投身科研的青年教师而言,转岗意味着其专业技能和知识得不到有效发挥,职业生涯的前景变得暗淡无光。


“割韭菜”:大批量淘汰


“割韭菜”则是部分高校被指责的一种操作方式,指的是大量引进青年教师或者“研究员”,但在短期内淘汰大部分。

某些学校在短时间内招聘了大量青年学者,然而这些学者在预聘期结束后,大部分因未达标被迫离开,这种“高淘汰率”背后是一种成本低廉、循环替代的操作模式。

一位曾在某高校任职的教师感慨道:“他们(高校)引进你,不是真的需要你,而是为了短期完成某些项目指标,等这些项目结束,你也就该走人了。”

这种模式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发展,也对学术界的长远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高淘汰率意味着学术界的流动性过高,教师们在科研上难以长期投入,短期成果成为硬性要求。


求职者如何在变种制度中生存


面对“非升即走”的制度和其衍生的“新变种”,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需要在求职过程中更加谨慎,并做好充足的准备。


虽然这些制度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本质依然是通过高标准的考核促使教师们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因此,求职者必须清楚自身的优势与弱点,制定合适的发展计划。


无论是“非升即走”还是“预聘—长聘”,教师在选择高校时,都应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学校的考核标准,尤其是科研和教学的权重。不同高校在考核标准上的侧重点不同,部分学校可能更注重科研,另一些则对教学有更高要求。因此,求职者需要结合自己的特长,选择更为合适的工作环境。


与此同时,面对压力,教师们不应孤军奋战,而是应积极争取学校、同事和社会的支持。高校管理者也需要看到这个问题,平衡学术成果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提供更具人性化的支持机制。


推荐公号“课题喜报”,点下面


更多相关信息,可+群,邀您进学术圈



编辑| Albertz



科研城邦
服务百万华人学者,见证祖国科研进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