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枣高铁长26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从济南一直向南,经过泰山、济宁,沟通枣庄,这样的线路是与京沪高铁平行的,也就是百姓认为的重复线路。还有人认为只修到台儿庄,这是一条断头路,当然这些人都是些别有用的人,人常说: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跟他们说得再多,他们还是会拿重复和断头来说事,这里就不再说了,我们只讨论枣庄人真的需要济枣高铁吗?
在探讨枣庄人是否真的需要济枣高铁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枣庄这座城市的现状。
枣庄,这座曾经因煤而兴的城市,据统计,在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累计从枣庄调出原煤4亿吨,电力2000多亿度、化肥600多万吨、建材物资2000万吨,供应全国20多个省、市。仅煤炭、电力、化工三大产业,在执行价格双规政策方面,枣庄就无偿奉献达4000多亿元。
随着长时期高强度、大规模开采,枣庄市煤炭资源日渐衰竭,产业结构单一、支柱产业萎缩问题日益显现。枣庄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不断寻求着新的发展机遇。
枣庄的面积比较小,在山东十六地市中排名最后,人口数量也是后几位,甚至现在更出现了一些乡镇学校招不到学生的尴尬境地,从此也看得出,人口再少也会向着有良好交通、教育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地方投奔,这是无法用行政手段可以干预的现象。
新建济南至枣庄铁路建设动员大会召开。图源:经济导报
枣庄虽然不大,却是中国最早通铁路、最早通高铁的地区之一,交通条件可谓是比较优越,但是作为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干线铁路,能惠及到这样一个小城市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枣庄一直是京沪廊道的一段,尽管都有两个车站及货场可是事实是,五区一市的行政区划中有三个不在京沪沿线的区居然在山东排名倒数前三名。由此也可以看得出,的确对京沪对枣庄的经济发展辐射能力太差。
现在枣庄的经济在山东还是属于落后的发展状态,对于枣庄的来说,之所以造成发展滞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资源枯竭、比如扶植政策少、比如交通设施落后、总之找理由很好找。
济枣高铁的建设让枣庄一直没有被京沪线路辐射的其它四个区中三个区都有了高铁,也让枣庄成为重要的节点城市,有人说济枣高铁会让枣庄人加快流失,好像之前这些人都不会到薛城区或滕州市坐火车一样。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济枣高铁的建设无疑将为枣庄带来巨大的机遇。据相关数据显示,高铁的开通往往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增长,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产业布局。比如,徐州市尽管之前就是京沪铁路的节点城市,但是在京沪高铁开通后的几年内,GDP 增长率明显提高,新的企业纷纷入驻,预计2024年就有可能跨入GDP万亿城市俱乐部。想象一下,如果济枣高铁开通,枣庄能够更便捷地与徐州、济南、青岛等经济发达地区连接,人才、技术、资金的流动将更加顺畅,这对于枣庄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将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这里再说一下,济枣高铁的通达性,济枣高铁并不是济南至枣庄铁路,而是铁路网中的重要一段,这个铁路网是山东自己构筑的,现在需要明白的是铁路修建与运营是分开的,也就是说谁都可以投资铁路建设,运营就不一样了,运营要由国家企业来统一经营,山东构建自己的铁路体系是让自己在铁路客货运输更有话语权,比如京沪高铁面向的是主要目的是服务中长途大站间的客流。也就是说,在排图上,首先要保证 G1-24 这样的大站快车不受影响,而服务中短途客流的“站站乐”只能见缝插针,动辄就要小站待避。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的车次,京沪高铁却仍旧一票难求,不可能为山东沿线城市过多的服务,而且即便规划了京沪高铁二线,但京沪高铁二线偏向了胶东半岛,有点远了,按照我国高速复线的建设来看,很多复线是缓解不了老线的繁忙,而作为京沪高铁复线的京沪高铁二线或许也无法解决京沪高铁的繁忙。
况且,徐州也早就规划了一条枣庄至徐州的高铁,就是从台儿庄延伸至徐州的,从而实现济枣高铁与陆桥通道的互联互通,那济枣高铁的作用会更大的,那就是会成为省际通道的重要组成,方便山东与江苏的强强联合发展。
然而,也有人认为,枣庄目前的交通状况已经能够满足需求,建设济枣高铁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但我们要看到,时代在发展,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今天的满足不代表未来的持续适用。
随着济枣高铁的开工修建、枣庄翼云飞机场的修建、规划中途径枣庄的高速公路正在逐步靠近,枣庄交通条件的不断优化,留给那些总想为枣庄发展不起来找理由的人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是时候主动改变观念,切实为企业做好真诚服务、切实推进各项政策扎实落地,让枣庄真真正正成为投资的沃土创业的乐园。
微游枣庄 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