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交小研,一个专注于交通专业升学领域的服务平台。
这段时间有好几位已经参加工作的朋友来找我咨询申博的事,问了下原因,大多都是觉得工作的“虚无感”很强,并且收入不尽人意,索性趁着还算年轻继续深造,我预感再过两年,“实在不行考个公务员”将被“实在不行就读个博”所取代。中国人对于读书有一种路径依赖,觉得学习上去了就一定能衣食无忧不再为生活发愁,以前的路径终点是本科,这两年随着形势变差逐渐到了硕士,按目前情况看,有往博士延伸的趋势,但如果想着博士毕业后能够发大财或者做大官,我觉得可以死了这条心了,读博是一段苦旅,需要对学术的热情、持续反思的勇气和坚韧的意志。读博一直是一个争议很大的事,需要承担各方面的压力,尤其是来自家庭的。父母虽然觉得读书非常重要,但一般认为生儿育女更重要,而正常情况下,硕士毕业后再读博,顺利的话也要29岁毕业,若是中间工作个一两年,就得30、31岁毕业,问问自己能否扛住催婚的压力并且接受自己在而立之年几乎没有成家立业的资本。我相信决定申博的同学一定都有自己的考虑,都经历过深刻的思考才做出的决定,选择没有对错,勇敢面对未来就好。直博和保研流程通常一致,和“申请-考核”制博士流程有很大差异,因此这里只讨论拥有硕士学位后再申请博士的情况。这里的基本流程指的是直到在学校官网提交材料前,你要经历的几个关键节点,而不是具体的笔试面试流程。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得到老师肯定后你才能继续走学校要求的流程,换句话说,但凡导师同意你提交材料,基本就是会要你了(不排除极少数的“养鱼”老师),例如同济大学和东南大学直接要求推荐信的“其中一位推荐人应为考生所报考导师或考生硕士阶段指导教师”。(1)无论是内地还是海外,申博的第一件事应当都是联系导师,这里就是一个关键点,即你的硕士导师或者朋友是否愿意帮你推荐给中意的老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后续流程将大大缩短。但是我相信,受种种因素影响,大多数同学还是要靠自己去联系。在初次联系导师的时候,一般以邮件为正式的联系方式,发送邮件时请记住附上自己的简历,并在邮件标题中表明目的,例如“xxx-博士申请-xx学校”,并在正文中简单介绍个人基本情况。联系海外导师时记住使用英文邮件和英文简历,同时海外高校对英语成绩有硬性要求,若已有雅思或托福成绩也可附上。(2)通常你的邮件会有以下三类结果,①石沉大海或者回复已经没有名额,统称为没机会了;②客套的回复“欢迎报考”;③约线下或线上讨论。对于第二种情况,需要辨别一下导师是否在养鱼,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动提供更详细的个人材料,并约老师进一步讨论。对于第三种情况,说明老师对你感兴趣,就听从老师安排,在沟通过程中进一步展现自己的潜力和意愿。(3)和导师讨论并撰写研究计划。在某些学校,研究计划只是材料之一,并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但有的老师也会看重研究计划,因此需要跟导师沟通确定,同步需要准备推荐信等其他材料。2、如何选择博士生导师
前面说过,如果硕导或朋友愿意帮忙,那就免去了你判断导师跟你是否匹配的过程,省去了不少功夫,但若是要自己联系,就相当有必要好好选择导师了。很多同学在这一步会非常纠结,十分担心自己跟了一个“人品差劲“或者“水平一般”的老师,身边博士抑郁甚至退学的例子也并不少见。 1)谨记博士期间最重要的是产出,即论文、奖项、科技成果等。有句俗话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这句话或有一定道理,但选择行业大牛导师总没错,就好比去做学厨,师傅都只会做辣椒炒肉,你还能指望学到佛跳墙吗。但是也要记住,凡事过犹不及,若导师名气过大,就可能不会直接指导你。这里面最有用的方法包括①想办法联系导师所在学校的学生,详细问问老师手下学生的科研水平(最稳妥);②谷歌学术看导师及其博士生的发表期刊和引用量(有一定风险);③职称和职务情况。 2)不要过度关心导师所谓的“口碑”、“人品”甚至“个人爱好”等方面很多学生在硕士期间或许有一些跟导师不愉快的经历,因此在申博时非常在意导师所谓的“人品”和“口碑”,甚至在公共场合(如微信群,小红书、知乎等)主动打探某导师的信息。这里要强调,这是一个非常冒犯的行为,请大家务必记住,不要做这种事!一旦传到导师或者其他老师那边,基本就断送了你继续跟进的机会。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人在公开场合打听你的为人处世,我想你也会很愤怒。那么,到底该怎么看待所谓的“导师人品如何”这类问题呢。首先,必须要承认,学术圈确实有一小部分老师人品恶劣,但是这类老师是极小的一部分,绝大多数老师是愿意指导学生的。导师也是从学生阶段过来的,所以他能明白学生的顾虑,我的观点是可以打探信息,但是一定要注意分寸,例如可以跟导师的学生沟通一下,看看老师平时的指导方式等。另外,要记住你是去攻读博士学位的,不是去做导师的长辈,他平时私下如何、为人处世如何、爱好是什么,跟你统统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只要这位老师能够正常的指导你开展工作就没毛病。一个略显反常识的点是,博士更重要的是导师水平,而不是学校排名,举例来说,一个刚入职清北的助理教授和一些211高校的行业大牛,那肯定是后者的“能量”更大。这里并不是说年轻老师水平不行,事实上往往他们的技术和产出要强得多,但是博士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看论文。总之,如果想要出成果,也可选年轻老师,据我观察,这几年高校新入职的老师基本都十分强悍。①对于年轻的老师,往往希望学生尽快有所产出,因此对于他职业生涯初期宝贵的博士生名额,自然会精挑细选。此时导师和学生甚至可以说是相互成就的关系,若是跟对人,说不定你也会就此起飞。②对于功成名就,已经是大牛的导师,通常并不在意学生的科研水平,他要的是一个“听话、严谨、诚实的正常年轻人”。大牛导师更在意自己的reputation,因此更看重的是你的人品、情绪稳定度等方面。这就解释了一个现象,即有的年轻老师为什么不停养鱼,要求很高,反而有的大佬确很温和,并不太看重硕士阶段的学术成果。但是,这并不代表更容易读上大佬的博士,正如我前面所说,大佬最看重的是学生的品性,而最稳妥的判断一个陌生人品性的方法,自然就是熟人的推荐,所有最好还是找在读的朋友或者熟悉的老师帮帮忙。3、制作一份合格的简历
一份合格的简历会让导师对你个人综合素质有初步的评判,是导师对你的初印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份合格的申博邮件至少要包含这几个要素:本硕阶段的绩点和排名,所获校级及以上奖励,发表论文及其期刊等级,所参加的科研项目。有些同学可能是基于找工作的简历去制作,要注意的是,申博看重的是学术上的能力,导师通常不太关注你毕业后做了什么工作。在描述科研项目经历时尽量简洁,用1-2句话概括自己在其中的作用即可,简历即为“简单的经历”,不是字数越多越好。简历中没必要扯无关的事情,例如自己担任过什么社团领导,组织过什么活动,这些都不是一个博士该做的事。此外,诸如学习能力强,做事效率高,善于团队合作等描述也没必要写,口说无凭,这些话没有给导师传达任何有效信息。4、撰写一封合格的邮件
在确定好意向导师并制作好简历后,就是写“套磁”邮件了。前面有简单提过邮件要注意的点。具体来说,首先要在邮件标题中表明你的身份和目的。其次,在正文中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你是谁,你的学历,学术成果,为什么读博,为什么联系这个老师(顺序不固定),最后记得提醒老师查看附件。切记不要在邮件中提一些无意义的话,例如“我和您的爱好类似”,“我的xx老师和您是xx关系”等。5、写在最后
(1)导师最看重的一个是过去的经历和成果,第二个就是品性,前者反映了你的学术潜力,后者体现了如果收你为学生,他要承担的风险,二者缺一不可。前者靠积累,后者靠推荐,在联系导师过程中的沟通也很重要,能够体现你的素养。(2)务必要注意,在申博过程中,无论是联系导师还是打探消息,都要非常注意章法。导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他们也不是说不能理解学生的担忧,但是凡事都有个度,做事前最好多思考多商量,否则一旦犯错就很难弥补。(3)受种种因素影响,导师和学生目前存在一种互相养鱼的状态,每年有很多学生联系导师,导师需要在许多邮件中筛选合适的;学生也不可能只联系一个导师,往往要同时跟进几个。我的观点是,明确中意的导师名单后,一次联系一个,若隔一段时间后得不到回复或已确认没名额后再联系下一个,确认后就好好把握特定的导师,不要“脚踩几条船”。更多交通专业升学话题将陆续推送,期待交小研与你一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