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 Wei
建纬(昆明)律师事务所作为建设工程及房地产领域行业化律师事务所,多年来致力于开拓建设工程及城市开发建设领域的专业法律服务,掌握建设工程及城市开发建设最新立法动态和趋势,注重研究国内建设领域及房地产市场和建筑市场的有关法律问题,在基础设施建设、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环保、轨道交通等城市建设法律服务领域已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自诩自己是一个理性的人,但其实是一个任性的人。
2004年下半年,由于办所理念的不同,老东家“一分为二”的局面逐渐明朗。何去何从?每个人都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
记得有一天,李主任(李俊华)带着我出去办事,在回所的路上他问我是怎么考虑的,我只说了一句话:“越大的事,需要考虑的时间越短。”然后就没有再说什么。李主任笑了笑,也没有再问。
就这样,2004年底2005年初,李主任、戴律师(戴鑫)带着我们7名律师或助理、2名市场财务人员创立了建纬昆明所,创立之初为11人。
这么多年过去,许多事情都模糊了,但是与“焦虑”有关的这几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专业是建纬的立所之本,我们虽然以前也是干建工的,但是专业底子还是单薄。陈教授(陈磊,他当时还在高校当老师,兼职律师)好几次说我们加入建纬大家庭是“穷人进了富人俱乐部”。
专业薄弱怎么办?恶补呗。
我可以证实,建纬昆明每周业务学习的传统是从立所之初就形成的。最开始是每周四晚上进行业务学习,每次都有计划、有主题、有主讲人,还会有疑难案件讨论等等。陶国亮和杨芳这一对伉俪无疑是“班上的尖子生”,科班出身的他们法律功底深厚,写的文章常常刊登在《建纬律师》内刊上。李主任多次说总舵主朱老板(朱树英)夸他们的文章写得好,陶杨当然就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最开始学习的内容以建工领域的专业知识为主,后来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扩张到其他知识。有一次李主任提出大家要学习英语,对,要study English。对于英语一直心有余悸的我当时头皮一麻,心想,这不是逼着哑巴开口吗?
果然,英语学习很快就由背背900个单词进化到要两两对话。我感觉自己再也混不下去,但还是硬撑着。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万能对话法则:如果基本听懂了对方在讲什么,那就跟着重复几句,然后让对方多说;如果实在听不懂对方在讲什么,就一脸真诚地看着对方的眼睛用先抑后扬的语调说:“Really(真的)?”
这个万能法则确实好用,我好象拿来与周凤清律师对话过二三个回合。现在想来周律师当时真是给足了我面子。
由于业务学习是周四晚上进行,所以大家通常先一起吃晚饭。那时还不兴吃盒饭,也没有外卖,就是十来个人正好一桌,先吃饭再学习。
刚开始的吃饭比较简单,叫几个菜几口吃完就开始学习,直到有一天,陈教授问大家:“要不要来点酒?”陈教授真是深谙人性的大师!
最夸张的一次是晚餐喝得不够尽兴,又有人提议干脆换个地方开始下半场,于是大家集体转战到了卡拉OK厅。也不知道是喝高了还是唱嗨了,反正认赌服输的我趴在地上开始做俯卧撑,何大壮(何雪峰,他那时身体结实到可以和狗熊打架)很不地道地一屁股坐到我背上帮我数数:“1,2,3,4……”
……
反正吧,建纬昆明很快形成了“人人爱学习”的风气,我们的专业水准短时间之内都有了飞速提升,同时提升的当然还有酒量。
除专业焦虑外,业绩焦虑也是从建纬昆明创立之初就特别严重。
首先是整个律所的业绩焦虑。
从2005年开始,建纬在全国陆续开了好几家分所,我记得很快发展到了7家。每次建纬总所召集开会欢聚之际,就是各家分所亮出业绩进行比较之时,所以建纬昆明的压力其实蛮大的。
当然,事务所业绩这件事主要是“肉食者谋之”,李主任、戴律师、陈磊他们几个创始合伙人重点考虑。
李主任很快带着大家与云南省建筑业协会搞活动,到企业去讲课,向《建纬律师》投稿。戴律师则是带着老佘(佘映廷)等一票人马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深入到村民小组田间地头去讲土地那些事儿,还帮助司法所和村里做一些宣传的小册子。
不过,我总感觉李主任和戴律师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一直想“干票大的”。
2008年,机会果然来了。
我有一天突然看到昆明要修地铁了,就兴冲冲地去跟李主任讲或许我们可以搞搞轨道交通。李主任则胸有成竹地说:“少校(我当律师之前在部队做到了少校,所以这个就成了我在建纬昆明的外号),我们要介入城中村改造!”
李主任确立了主攻方向后,立即组织人马光速出版了700多页的《昆明城中村改造实务指引与风险控制》一书,从策划、联系出版社、写作、校对到正式出版发行,好像只用了短短几个月。
建纬昆明又联合政府土地房建等部门、云南省著名的咨询机构等搞了好几次大型“城中村”改造宣传活动,同时拿下了好几个“城中村”改造法律服务的大单。大家一时忙得不可开交。
其次是合伙人的业绩焦虑。
我记得2006年前后晋升为合伙人之后,每个月小伍(伍汉霞)都会拿着财务汇总表来找我签字确认。在财务汇总表上,每个合伙人当前到账多少钱赫然在列,数据精确到分。
刚入伙时我的业绩在合伙人当中垫底,我就盯着前一位到账多少,心想一定要赶上他(盯着前面人追赶的习惯我一直保持至今,觉得很有乐趣)。有一次还跑去向陈教授请教,问怎么才能做到100万。陈教授随口回答:“那你首先要做到80万。如果做到了80万,你自然就知道怎么做到100万。”
我一想也对,要做到100万,首先要做到80万。要做到80万,首先要做到60万。陈教授其实是说饭要一口一口吃,到了某个台阶再迈上新的台阶。确实是这个道理!
记得有一次,我的一个4S店客户问我有没有做过尽职调查,我想都没想就说做过,客户就约我见面谈。我连忙找到李主任请他帮忙一起谈,李主任二话没说就发给我一个尽职调查的规范文本,然后开车带着我一起到世博园附近客户的4S店去谈专项法律服务合同,最后帮我团队顺利拿下第一单尽职调查业务。以此为起步,后来我团队又陆续做了几单尽职调查业务,把这项当时的“高端”业务发展成了一项团队人人都会做的常规业务。
汶川大地震之后,我谈了一个全过程法律服务地产项目,项目地点在四川省绵阳市擂鼓镇,客户要求律师团必须有人在项目现场提供不间断法律服务。这个项目显然单枪匹马是无法完成的,我就与泽山、丁敏合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3人穿梭往返于昆明与绵阳之间,实现了人员驻场的无缝对接,兑现了我们的承诺。
操盘绵阳擂鼓镇项目的老总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四川老板,第一次在绵阳见到他时,他就请我涮火锅,涮完后再去歌厅唱歌喝酒,一直要喝到啤酒空瓶在卡拉OK电视大屏幕下排成一排才尽兴而归。不过让人不太适应的是,第二天一大早他就会问我昨晚(在酒桌上)讨论的文件做好了没有……
泽山和丁敏也有同样的困惑,他们问我怎么办。我说丁敏好办,下半场就别参加了,老板不会勉强女律师的;至于泽山,我说你自己看着办,反正我会一大早把文件给到他。
泽山挠了挠头,不过从此与客户也相安无事,直到那一次他胳膊上缠着绷带回来。
我见状大吃一惊,忙问泽山这是怎么了。泽山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前天签订了一份重要的协议,晚上老总带着大家庆祝一下,喝得很开心,就开始玩“跳山羊”(一种游戏,一个人当“山羊”,另一个人助跑一段后,撑住“山羊”的背,双腿分开从“山羊”身上越过),他们拿来几个草墩当“山羊”,手撑着草墩跳过去。轮到泽山跳时,泽山助跑一段起跳后手一滑……右手就直接“戳”到了地上。
呃,想想都痛!我当时也不知道该咋安慰泽山,就说这应该算工伤吧。泽山忙说老板派人把他送到了医院并且承担了全部医疗费。
……
就这样,靠事务所几位大佬以及兄弟姐妹的支持,我拾阶而上,一个一个赶,一个一个超,到离开建纬昆明时总创收已经比较靠前了。这是后话,先按下不表。
我觉得建纬昆明唯一没有业绩焦虑的人就是戴律师。
戴律师身材高大威猛,双目精光四射炯炯有神,擅长讲各种方言,包括但不限于江苏话、版纳话、玉溪话、红河话以及昆明马普(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马街街道办事处的地方方言,全称为“马街普通话”)。有一次,一个对方当事人到事务所来找茬,对于丁敏律师纠缠不休。一开始李主任和戴律师还有话好好说,但对方当事人却是得寸进尺不依不饶。最后,忍无可忍的戴律师站起来把这个老表直接拧起来提到电梯口,又把他塞进电梯,再瞪着眼睛目送一脸死灰的闹事者离开事务所。从此,这个老表再也没有来事务所找事。
不扯远了,回到业绩。每年年初合伙人都要自己认领业绩任务,戴律师有一年给自己认领了100多万的业绩任务,结果他元月7号就完成了,朱老板知道后对李主任说:“你们昆明所今年的指标定低了。”
就这样,建纬昆明在业绩焦虑中渡过了一年又一年。好像有一年除北上广深外,建纬昆明的业绩排到了前列。李主任还是一如既往的低调,只是在当年年终总结时提了一下,并且鼓励大家继续保持。
随着业务的发展,事务所很快就人手不够了,建纬昆明开始大量招兵买马。2009年底,事务所一次性招了10多名律师助理,2010年元旦过后将马上到岗。
这些人员怎么培训?怎么匹配给合伙人?怎么用人?
招聘大量新员工后,这些问题一个一个摆到了合伙人面前。
天性“好为人师”的我拿出来一个集中培训计划,然后就张罗着协调老师对新人进行全方位培训。老师其实就是建纬昆明的合伙人或者资深律师,由李主任讲第一课,其他合伙人个个有任务,人人要讲课。
我当时安排的是集中培训两个月,培训结束后律师助理再匹配到合伙人。不过计划不如变化,有些“事多人少”的合伙人等不及,偶而会从培训现场把人叫去做事;人员匹配嘛,当然大家都喜欢优秀的。
我后来就把两个月的培训计划压缩成了一个半月,结束时进行了考评,然后把律师助理完成的过程文件和考评成绩都给到合伙人,请合伙人确定如何匹配律师助理。
半年过后,我又牵头组织了一次“律师助理技能大赛”,设了几个小项和总冠军,每个小项都有一二三名。优胜者以荣誉为主,有一点点奖金(100元至300元不等)。
刚从部队到昆明时,我给一家杂志社做过编外编辑,几年下来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只要看文字材料,材料当中的错别字最后会自己跳出来找我。就这样,建纬昆明对外宣传组稿、审稿的事就自然拿过来开始做。但是对外交往并非我的长处,所以宣传的主要阵地就是事务所公众号。
现在回想起来,律师做业务通常都是一把好手,但是在管理方面往往不太擅长,所以合伙人在一起吐槽最多的就是如何管人,如何管律师助理。
我当时也是无知者无畏,钱没挣到几个钱,但是带了好几个助理,有活干时干活,没活干时鼓励大家学习。有时一个案子确定了主办人后,其他人都一起旁站练习。
从2013年春天开始,为了解决团队的“业绩焦虑”,我抽空看了几本管理方面的书,就学着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业务开拓和团队管理上,一意孤行地做了不少事。例如:搞了一些团队分配和福利制度、在团队内部讨论形成“核心价值观”等等。自己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些有什么不妥。当时就是这么任性。
时间又过了3年,2016年,事务所从“三合商利”搬到了“红星财富中心”,但是奇怪的是我对于“红星财富中心”新办公室却感到很陌生,总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
2016年8月1日,我径直走进李主任办公室,毅然决然提出离所申请。我在建纬昆明的职业生涯就此戛然而止。
“越大的事,需要考虑的时间越短。”在进李主任办公室之前,我回想起了12年前自己讲过的这句话,但是这次我没有把这句话说出口。
性格决定命运,基因决定发展。
“专业、敬业、创新,争先”,这是建纬昆明成立之初就具有的基因,至今没有改变。
年满20周岁的建纬昆明正值当打之年,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谨以此文纪念建纬昆明成立20周年,祝建纬昆明越来越好!也祝建纬样样好!
律师简介
孙可律师 曾戍边卫国16载,2001年开始从事律师职业,2004年至2017年3月期间在建纬(昆明)律师事务所执业。
专业领域:建设工程,执行。
申 明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有转载,请联系公众号及作者授权,并注明作者及出处,侵权必究!
建纬(昆明)律师事务所
邮政编码|650228
传真|0871-63641565
联系方式|0871-63641566
地址|昆明市广福路488号红星财富中心B座17层、24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