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岷多洛省Naujan社,一名农民正在稻田里清除杂草。农业部正式宣布全国进入粮食安全紧急状况。
本报讯:由于菲国大米价格“异常”上涨,农业部2月3日宣布进入大米粮食安全紧急状态。根据第3号部门通告,在1月30日国家价格协调委员会将推动大米进入粮食安全紧急状态公告的正式决议传送给农业部后不久,原定于2月4日发布的公告提前一天发布。农业部长刘礼(Francisco Tiu Laurel Jr.)表示:“这项紧急公告使我们能够释放国粮署的大米缓冲库存,以稳定价格并确保消费者能够买到大米。”根据该公告,国粮署将开始在选定的Kadiwa ng Pangulo站点向地方政府单位、其他政府机构以及国营公司出售其大米库存,甚至包括未陈化的米,价格为每公斤36披索。这将有利于消费者和本地农民,为他们提供更便宜的大米,并增加菲国大米缓冲库存的稻米购买能力。公告称,同时,粮食安全紧急状态将持续有效,直到农业部负责人解除为止。判定零售价格是否有“异常”涨价的公式也应每四个月检视一次。刘礼表示,尽管全球大米价格下跌且在 2024 年 7 月进口大米关税下调,但大米价格仍持续上涨。国家价格协调委员会在2025 年 的一号决议同样表明,与 2023 年 7 月报告的价格上涨相比,2024 年 12 月普通白米和精磨白米的价格分别上涨 19% 和 20%。根据菲统计署统计,当月大米通膨率达到 4.2%,超过了小马科斯政府 4% 的食品通膨目标,并在 2023 年 9 月达到高峰 17.9%。2025 年 1 月,农业部为含 5% 碎米的白米设定了最高建议零售价,以帮助降低白米零售价格。在“全民米”和 29披索计划下,Kadiwa ng Pangulo中心和售货亭还提供更便宜的大米选择,该计划在特定的公共市场、轻轨和首都电车站推出,以帮助菲律宾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