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这是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里的一首《春节童谣》。
童谣是深受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儿童文学体裁。《春节童谣》反映的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贴近生活,读来朗朗上口。语言中有一种讲究的音韵和节奏美。在读的时候,体会童谣语言的押韵、抑扬顿挫,特有一种年味儿。从这首童谣可以看出春节这个节日在人们生活中有多么的隆重,从腊月初八开始就开始进入了春节的氛围,过了年,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告一段落。
一、扫尘
扫尘又称除尘、除残、掸尘、打埃尘等,是中国民间春节传统习俗之一。中国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起源于古代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演变成了年底的大扫除,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年夜饭特指农历除夕晚餐。也是一年年末最重要的一顿晚餐。一年一次的团圆饭充分的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是何等的幸福,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而年轻一辈也正可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表达感激之情。
守岁是中国民间在除夕的习俗,又称照虚耗、熬年、熬夜。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团聚,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
这些基本都是大年三十前要做的事情,也可以说是迎新春。
准备压岁钱。压岁钱在春节习俗文化中寓意避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帮助小孩平安过年,祝愿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春节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放进红包赠送给晚辈,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除夕前扫除干净屋子,大年初一不能动用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带的礼物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
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
老鼠大有“谁不让我过好这一天,我让谁难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惊扰了老鼠嫁女儿,老鼠就要祸害这一家。
按照民间的说法,正月初四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燃放鞭炮,以示恭迎。
尽管民间很多说法没有依据,但其本身承载了人们祈福避祸的美好愿望,这也是其能一直传承下来的原因。还要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汇成大杂烩,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
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这天,灯会正式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
为了元宵节,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习。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在中国,灯谜是非常传统的字谜游戏。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这些就是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春节的一些民俗文化活动。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跪拜磕头或躬身作揖,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里的长辈拜完年之后,孩子外出遇见他人时也要满脸笑容地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
二、红包礼仪
长辈给红包的时候,孩子要双手接过并向长辈们说声谢谢。要事先告诉孩子,接过红包,不能当着客人面拆开,最好的做法是马上把红包放到爸爸妈妈或自己的袋子里。
三、问候礼仪
多说祝福话,问候称呼不可少。一般来说,比较常见的亲人,懂礼貌的孩子都会称呼,如外公、外婆、叔叔、阿姨等。但是,春节期间的客人比较多,这就要靠父母提前教导该怎样称呼就要见面的客人。由于一些称呼孩子平常少用,叫的时候比较生疏,如果你等与客人见面了才教孩子称呼,孩子或许觉得别扭不肯开口。若你在见客人之前和孩子“排练”着称呼一下,孩子称呼起来就很自然了。
四、待客礼仪
有客人时,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亲切、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客人进屋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做些简单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给客人倒茶水等。要让孩子知道:在大人谈话时,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来回走动和随便插话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五、做客礼仪
领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进门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在问好之后主动把脱下的鞋子排整齐。当孩子受到招待时记着让孩子说声“谢谢”。一定要告诉孩子随便乱动别人的东西是不礼貌的,如果想玩玩具或看书,一定要经过主人的同意。
六、餐桌礼仪
家长们要记得告诉孩子:吃饭时取菜要取自己面前的,看准那块就夹,不要翻来覆去抄,那是非常没礼貌的表现;带汤汁的肉菜要小心夹,以免溅脏了衣服。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我们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凝聚着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理念,寄托着中国人的情感和追求。
春节文化从上古一路走来,伴随着中华民族穿越数千年的历史长河,深深融入民族的文化血脉。它蕴含着人们注重亲情,不忘本源的道德情感,爱国爱家,祈望国泰民安的家国情怀,和向往和美康乐的生活理念。既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与和谐,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时至今日,春节的意义不仅限于中国,世界上已有不少国家将春节确定为法定假日。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随着春节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必将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谢谢尊敬的五老,群里的老师、家长、同学们的收看。祝大家春节快乐!
刘长力,男,1956年生,退休前曾任吉林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学位。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会员;《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常务编委;吉林市医学会放射学会会员;吉林市医学鉴定专家组成员;吉林市人才学会会员;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放射专委会委员;广东省湛江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会委员;广西省贵港市医学鉴定专家组成员。
刘老师博学多才、谦和儒雅、德艺双馨。不仅在医学领域有着显著的建树,在中国传统文化、音乐以及语言艺术等领域也造诣颇深,学贯中西。他节目主持和乐队指挥已达到专业水平,钢琴等乐器的演奏造诣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来源:常青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