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终身会员访谈录”,我们对话深港项目中心陶璇女士。生长于西北,漫天黄沙、遇风睁不开眼的儿时记忆,或许为多年之后投身环保埋下伏笔。“温暖而有趣”,是阿拉善SEE之于陶璇的情感链接。担任深港项目中心第二届工委副主席期间,陶璇与其他工委一道,参与筹办“顾问饭局”,让会员在每一次的联络和交流中聚心聚力。10年同行,环保公益被她视为“幸福的事业”,惟愿把这份事业终生守护并传承下去。
陶璇:阿拉善SEE终身会员(2013年加入),深圳好日子酒店有限公司(原深圳马哥孛罗好日子酒店)副董事长,深港项目中心第二届工委副主席。
陶璇感慨,如今的环境已与印象里天壤之别。小时候漫天的黄沙不见了,放眼之处,也总见青山碧水。她感到幸运与欣慰,过去十年里,环境保护行动有自己的一份参与,并在其中撒播公益的种子,为环保的延续培养新生力量。于陶璇而言,阿拉善SEE是温暖而有趣的集体。同行10年,她在这里收获朋友,习得环保公益感悟。即使在企业发展的艰难时刻,她也依然坚守会员义务,不曾掉队。她觉得,“这是一份幸福的事业,需要终身守护。”环保公益是一份幸福的事业,需要传承和守护
陶璇生长在西安,小时候常与沙尘暴作伴,大风一吹,漫天昏黄,走在路上几乎睁不开眼。后来看到阿拉善SEE的宣传报道,一群中国企业家在内蒙古治理荒漠,瞬间勾起她的童年记忆,环保使命被唤醒,她开始有意寻找与阿拉善SEE接近的机会。2013年,在一次参加完阿拉善SEE的活动后,她主动申请加入。
2014年,陶璇跟着会亲一起前往月亮湖,探访阿拉善SEE的发源地——此行被很多会亲称为“朝圣之旅”。在这里,她近距离感受了沙漠的宽广以及人类的渺小,夜晚在篝火边戴徽章、唱会歌,重温多年前创始会长在这片土地洒下的热泪和播种的情怀;也和会亲一起种植梭梭、体验节水小米项目,她为梭梭树的顽强感慨,为节水小米的可持续模式赞叹,当即成为节水小米的股东,加入每年认购小米的队伍。此次月亮湖之行,陶璇被感动与温暖塞满,她对环保的信念也更具体、更强烈了。回到深港项目中心,她又体验到环保组织的活泼一面。环保并非只有情怀,有趣是必不可少的纽带。2016年,深港项目中心在地机构红树林基金会(MCF)4周年庆,会亲们一起筹备“红树林之夜”庆祝活动。晚宴环节,会亲们策划了企业家风采走秀。这是在其他场合很难看到的情景,常日里惯于严肃的企业家们,纷纷化身模特,走上舞台展现身姿,只为筹款。一场秀下来,原本并不熟悉的会亲,瞬间拉近了距离,现场活跃的氛围为红树林基金会筹得比预期更多的善款。在陶璇看来,这是一个有趣的组织,轻松活泼是主旋律。10年里,她不曾感到多少付出的艰辛,反而时常开心,在这里认识了很多优秀的会亲,大家带着环保的目的,在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里,“玩儿着就把环保做了”。2021年“红树之友”现场,““乘风破浪的姐姐”们为项目筹款
不知不觉10年过去,陶璇认真打量起身边的环境,她发现印象中的黄沙场景已很少见到,很多地方都被绿水青山取代。不久前,她去陕西省榆林市出差,这个离家乡很近的地方,记忆里也被沙漠包围。但这一次,她很震惊,沙漠几乎不见踪影,取而代之是大片梭梭林。她了解到,这些年当地政府牵头,用飞机播撒种子,改善了水土环境。陶璇相信,在撬动政府资源,增强公众环保意识方面,阿拉善SEE作为企业家的环保组织,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她很荣幸,自己是其中一员,亲历并见证了环境改善最重要的10年。“温暖而有趣”,是阿拉善SEE的情感链接
出于对阿拉善SEE“有趣”的认知,陶璇希望在这里有更多“好玩”的尝试。2015年,她竞选成为深港项目中心第二届工委副主席,负责会员联络工作。
“当时比较有空,和深港项目中心的会亲也熟悉了,大家做的事情很有意思,我就想挑战一下没做过的事情。”陶璇说。会员联络向来是工委班子棘手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会员的活跃度和粘性程度,是会员存续的关键。陶璇回忆,如何能自然而然地增加大家的联系,让大家愿意拿出宝贵时间、一起互动,这才是会员维系的关键。“我们觉得企业家在一起除了做公益以外,互相交流也蛮重要的。”陶璇说,她和其他工委成员开始组织会亲企业间的互相参访,每期设定主题,让会亲在互相参访中增强联络与交流。预期每个月或每两个月举办一期,取名“顾问饭局”。2016年3月,第一期顾问饭局由当届秘书长刘文杰承办,主题是“如何做个摄影高手”。接下来,他们依次举办了健康运动生活、税收政策解读、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等主题,大家在参访会员企业的同时,欢迎新加入的会亲、为当月会亲庆生、交流彼此生活方式,议程排得满满当当。深港项目中心“顾问饭局”
以顾问饭局参访不同企业为契机,会亲们学到不同行业的知识,陶璇坦言,自己也在过程中开阔了眼界,“如果不是顾问饭局,我肯定不会去了解新零售、制造业这些跟我八杆子打不着的领域,更不会去了解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不会知道垃圾背后还有这么多学问,不知道厨余垃圾可以做这么多东西。印象蛮深的。”企业管理知识也是重要收获,在参访企业,会亲通常会详细介绍企业的模式,分享管理的经验,“我们去不同的会员企业听不同的介绍和分享,交流管理知识和经验,学到蛮多的东西,因为做企业的逻辑都是相通的。”陶璇说。担任工委期间,陶璇也体会到了不曾有过的忙碌和成长,不同于做企业,这是一种更平等的关系,“收获蛮大的,像我们做企业,创造财富是最大的目标。但在公益组织中,就要学会放下自己,俯身做公益。”陶璇说,平等的交流,更容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还学会了谦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和身边人相处。2017年7月8日深港项目中心工委会
顾问饭局开展的8年间,共举办了26期,已然成为深港项目中心的招牌项目之一。在越来越多的接触和交流中,会员企业增加了彼此的了解,以熟悉为基础,会亲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深港项目中心凝聚力增强,会员存续大大提升。
很长一段时间里,陶璇对“做好事”的理解,停留在“济困扶危”层面,尤其一些生病的小孩,是她关注和付出的重点对象。多年来,她一直带着企业关爱并捐赠患有血液病的孩子们。
因为阿拉善SEE的经历,她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对环保的付出,是一种意义更长远的付出,这种付出远捐款的层面,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陶璇说,一旦跨入环保的领域,便是无止尽的缘分。在阿拉善SEE环保公益活动现场
自己养成环保习惯之余,她开始有意带着身边人加入其中。女儿小学期间,她曾经组织班集体去深圳湾捡垃圾,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感受环保的精神。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们,刚开始“觉得脏”,不愿意下手。过程中,陶璇安排了环保知识介绍,并在家长的带动下,慢慢体验到垃圾之于环境的意义。“虽然这只是一次小活动,但是给孩子种下了一颗环保的种子,从娃娃的教育开始,为环保储备未来的力量,这个价值不可估量。”陶璇说。公司员工也是陶璇重点影响的对象。在酒店行业,员工多数都是年轻人,她每年组织大家开展旧衣捐赠、清洁海岸线、地球一小时、关爱残疾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环保及公益活动,还不定期派工程部员工去福利院帮助修复门锁、水龙头、下水道等设备。这些活动让她看到不一样的年轻人,“都说现在年轻人比较自我,但我看出来,他们其实很愿意奉献。”陶璇很欣慰,把做公益作为培养团队精神的重要方式,让年轻人学会关心社会,同时为公益培养庞大的储备力量,“我只是给他们种下一颗公益的种子,种子会发芽,不管他们以后是否事业有成,或者只是普通人,都可以做一些贡献社会的事情。”参与中撒播公益的种子,让环保事业永续传承
疫情期间,酒店作为受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曾经一度经营受困。陶璇始终坚守环保的初心,即使在最难的时候,也按时缴纳会费,保证公益的持续性,“既然开始了这个事情,答应自己的就要把它做到底,放弃了很可惜。”疫情散去,业务逐渐拉升,阿拉善SEE为会员、秘书处同事的环保公益出行筹备商旅平台,她第一批相应,贡献自己的酒店资源,为项目交流、会务活动等出行差旅提供优惠与便利。10年过去,陶璇如愿成为终身会员,她欣慰地看到,身边环境变好,环保成果初现。未来,她会坚持走在环保路上,把这份“幸福的事业”传递下去。她相信,随着更多人把目光放长远,尤其是更多新生力量关注社会、关注公益,环保公益之路终会在传承中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