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新闻前辈,畅谈从业感悟!江门举行庆祝第25个中国记者节活动

民生   2024-11-09 11:32   广东  


11月8日是第25个中国记者节。在这个特别的日子,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庆祝第25个中国记者节暨吴冷西新闻实践主题沙龙活动举行,发扬吴冷西等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共同谱写新时代党的新闻事业新篇章。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陈冀出席活动。








活动中,陈冀向全市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向大家长期以来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结合传承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宝贵精神,如何履行新时代新闻工作职责使命,分享自己的观点体会,勉励大家在面对机遇和挑战时要做到“三个勿忘”。


一是勿忘荣光。记者节的设立,表明了国家对这一职业的重视,体现了全社会对这一职业的尊重,希望大家永葆记者的荣光,激励自己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将潜力发挥到极致。二是勿忘职责。无论传播介质和业态如何变化,新闻的规律和记者的职责始终没有改变,新闻工作者要永远勿忘职责,眼睛既要往上看,又要往下看,手中的笔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三是勿忘进取。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最重要的依然是内容为王。媒体单位要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前提下,以变应变,守正创新,不断改进新闻报道的方式方法,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中国式现代化江门实践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力量。







驻江省媒代表,市直媒体领导、采编部门负责人、记者代表,各县(市、区)党委宣传部和县级融媒体中心有关代表参加活动。







致敬新闻前辈

畅谈从业感悟



对于媒体人而言,记者节是一个颇具仪式感的节日。这一天,大家或追溯报人报史,或讲述同行故事,或抒怀新闻理想……不同的庆祝方式,都指向共同的价值追求:把新闻做好。


江门不仅是中国著名侨乡,更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名记者、名报人之乡。在吴冷西新闻实践主题沙龙活动上,与会媒体代表共同追忆、致敬新闻前辈,纷纷围绕吴冷西先生的新闻实践,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分享交流。




勉励记者

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传统


近代以来,大量侨乡先民漂洋过海,他们积极向家乡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中西方文化在江门激荡交融,海外盛行的报业文化也在侨乡生根发芽,这里先后孕育出30多位耀眼的名报人、名记者,在中国新闻史上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曾任中共中央三大媒体“第一把手”的媒体人吴冷西就是其中之一。


吴冷西先生出生在江门市新会古井镇文楼村,曾任新华社社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广电部部长等要职。作为新闻界的老前辈,他将毕生都献给了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在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媒体管理和新闻实务等方面都拥有不凡成就。


吴冷西先生的女儿吴丽元女士为此次交流活动精心准备了一段发言材料,发言中提到:“在座的新闻记者都是年轻一代,代表着新闻队伍的未来,希望你们努力奋斗,再接再厉,在新闻战线上开辟一个新的天地,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传统,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续写新的篇章。”


深耕本土

做好内容生产

吴冷西先生提出的“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新闻写作八条原则”“全能记者”“扬独家之优势,汇天下之精华”“新闻是广播电视的主体、骨干”等观点对当代新闻工作者依然具有很强的研究学习价值。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江门分社社长朱伟良认为,要坚定不移,扎扎实实做好内容生产工作,把握“时度效”,让党的创新理论传遍千家万户。简单概括就是三个方面:注重原创首发,要用更具深度、品质、增量的内容来传递价值,聚拢人心;注重融媒生产,聚焦改文风,创新话语体系和融媒表达相统一,让新闻作品喜闻乐见、有口皆碑;注重意识重构,从源头上树牢全媒体意识,音频、视频、动图等内容+技术方式都要协同发力,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可知可感可触及。


“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在舆论引导中精准把握时度效。”广东广播电视台珠中江站站长韩晓飞建议,对于江门而言,做好新闻宣传报道,哪怕是立足于“一村一品”的宣传,也一定要站在全国视野,准确理解、把握、传播国家提出的政策导向、发展方向。


江门市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台长刘运华认为,“新闻立台”是广播电视的职责使命,也是广播电视的发展之基。只有深耕本土,做大做强做优新闻,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服务和文化享受的需求,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因此,要做到在内容生产上出新出彩,在舆论引导上积极作为,在视频制作上厚植优势,在对外传播中发力出圈,在媒体融合中强筋健骨。


“主题报道的生动表达,一直是新闻报道领域最难啃的骨头之一。”江门日报社党委委员、副总编辑谷江民认为,新闻报道要立足“大题材、小切口”,将宏大叙事与鲜活切口结合起来,将重大主题与基层实践、百姓故事、具体案例结合起来,这是地方党报做好重大题材报道的重要路径。同时,要大胆创新,转变话语方式,用小细节折射大主题。



写好媒体融合

这篇“大文章”


当前,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是主流媒体面对的时代课题,技术变革也成为新闻工作者前行路上必须要审视和考量的一个维度。


“国内一批主流新媒体平台陆续崛起,其共同点就是深刻理解和遵循了互联网发展规律,或者说具有了互联网的用户思维。”围绕如何以用户思维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江门日报社总编办主任傅健分析认为,要全程关注,满足用户需求;深度服务,提升用户黏性;双向互动,优化用户体验;开放空间,让用户参与生产。


“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江门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负责人秦恒认为,全媒体记者必须坚守“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在坚守新闻职业操守的基础上,学会更多利用更多的信息化手段、数据分析手段和渠道信息收集意识等方式,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吴冷西先生提出的新闻写作要“真”和“严”,对新时代的新闻宣传工作仍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羊城晚报江门站站长陈卓栋认为,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业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与考验,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显得尤为至关重要。“无论技术进步到哪个程度,无论对时效性要求多么高,一定要让年轻一代新闻工作者牢牢记住,真实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是媒体行业的生命线。”他说。


“新闻记者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政策在地方实行的真实情况,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真正做出对群众有指导意义的新闻报道。”江门日报社全媒体采访中心首席记者陈敏锐表示,作为一线工作者,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基层一线,不搞清真实情况不罢休,不弄懂实际问题不收兵,稿件不仅要“上接天线”、更要“下接地气”,更要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江门
作为名报人、名记者之乡
在庆祝第25个中国记者节之际
 让我们走近江门(籍)名报人、名记者 
 再一次感受前辈的光荣与梦想 


近代以来,
大量先民漂洋过海,
他乡寻梦。
他们积极向家乡
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事物,
中西方文化在这片故土激荡交融,
海外盛行的报业文化也在侨乡扎根。

司徒源:创办世界第一份中文日报
美国华侨司徒源于1856年12月创办的《沙架免度新录》,是中国新闻界公认的由海外华侨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日报,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日报。据考证,司徒源祖籍为广东开平。从他刊登在该报的广告里可以知道,司徒源当时在沙架免度唐人街的兴泰洗衣馆,设址经营《沙架免度新录》。

△《沙架免度新录》

伍廷芳:与友人创办《香港中外新报》
伍廷芳祖籍新会。1858年,他刚满16岁时,与友人在香港创办《香港中外新报》,为近代中国人自办中文日报之始。伍廷芳留英习法律,为清修律大臣,草拟刑律,开中国法律新纪元。武昌起义时,他又首倡清帝退位之议,被推为议和代表,先后担任过司法总长、外交总长等职。


伍盘照:创办早期全美最大的中文报纸
伍盘照,1868年生于台山县(今台山市)四九镇下坪双潮村一户农家。1881年,他随堂兄前往美国华侨较为集中的三藩市。他大学毕业后,于1899年5月2日在洛杉矶创办《华美新报》,1900年2月,为了更好发挥报纸的作用,他又将报社迁往华侨众多的三藩市,将《华美新报》改名为《中西日报》,自任总经理,实践其改良社会、教育侨民的理想。《中西日报》内容充实,且又弘扬祖国文化,深得侨心,是美洲较早的一家华文报纸。

△《中西日报》

梁启超:中国近代报业先驱
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以政治家身份从事报刊活动的第一人,善于利用报刊进行舆论宣传是他一生政治活动的突出特点和优势。梁启超的报刊活动使中国近代形成第一次办报高潮,作为立宪派首领的梁启超在这次办报热潮中独领风骚。他一生所创办和主笔的报纸不胜枚举,最主要的有《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

《时务报》

陈少白: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报业第一人
1869年8月27日,陈少白出生在新会县外海乡(今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南华里。陈少白创办的《中国日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第一份机关报,他最早追随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逝世时人们给他的挽词“是天民之先觉者也”,这是对他一生的最好总结。

△陈少白主编的《中国日报》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
再到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
一批又一批江门籍报人和记者茁壮成长,
他们以满腔热血投入新闻事业,
以笔为戎扬正气,饱蘸心血著华章,
在新闻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沙飞:人民军队第一个专职新闻摄影记者
沙飞,原名司徒传,开平县赤坎人,1912年生。1931年高中毕业后,开始学摄影。1938年6月,白求恩大夫来到晋察冀边区,沙飞拍摄了白求恩大夫在战火中坚持为我军伤员动手术等许多珍贵镜头。后来,白求恩大夫在临终前写遗书,谈到把他的“照相机给沙飞”。


吴有恒:原《羊城晚报》总编辑
吴有恒,恩平上凯岗村人。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吴有恒先后担任广东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羊城晚报》总编辑、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广东分会主席、广东新闻学会会长等。工作之余,他创作了大型话剧《山乡恩仇记》,并在广州造纸厂演出。同时,他还写了长篇小说《山乡风云录》,在《羊城晚报》连载。


吴冷西:曾任中共中央三大媒体“第一把手”
吴冷西,原名吴仕占,广东新会古井镇文楼村人。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吴冷西任新华社总编辑,1951年12月任新华社社长。1957年6月,他任《人民日报》总编辑兼新华社社长;1964年7月又兼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72年恢复在《人民日报》的工作。

吴冷西主持《人民日报》工作时,聘请了一批知名作家任《人民日报》特约记者,并支持他们深入群众,采写报告文学作品。吴冷西领导新华社15年期间,不断扩大、加强、完善和改进向中央领导提供情报信息的工作。


许实:原《羊城晚报》总编辑
许实,笔名微音,祖籍开平月山,1919年出生。许实从事新闻工作60年,笔耕不辍。奉命回国后,他到中共中央联络部任研究员,不久即被送到马列学院学习;学习后调到新华总社任广东分社副社长,并一度担任《南方日报》副总编辑。1980年《羊城晚报》复刊后,许实先后担任副总编辑、总编辑。他以“微音”为笔名,为《羊城晚报》头版著名的新闻评论专栏《街谈巷议》撰写评论长达23年。


谭文瑞:原《人民日报》总编辑
谭文瑞,1922年出生,祖籍新会,毕生从事新闻工作。谭文瑞先后在天津、香港《大公报》当编辑,特派记者。1950年,谭文瑞进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工作;抗美援朝期间当过战地记者。在《人民日报》的40多年中,谭文瑞编过数以千计的版面,撰写和审改过几千篇稿件,其中有一些曾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每一件大事
江门籍名报人、名记者
均倾情投入,奋笔疾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密切关注
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
他们时刻待命
随时准备出发

李成俊:报社成立那天在报馆天台升国旗
李成俊,1926年3月出生于澳门,祖籍广东新会。1950年,李成俊和朋友策划创办了一份小型刊物《新园地》。1958年,随着《新园地》的壮大,他和同事们决定创办《澳门日报》,以颇具影响的《新园地》为副刊。报社成立那天凌晨6时,报社主要成员聚集在报馆天台上举行了升国旗仪式。


黄景仁:荣获首届“韬奋新闻奖”
黄景仁,1933年生,台山市白沙镇人。他195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新闻单位。当了一名时事编辑,值夜班,这一“值”就是四十年。1993年,黄景仁在60岁的时候,获得了全国首届“韬奋新闻奖”。别人问他的成功之路,他回答:“我只是时时问自己,你在办报中是否坚持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读者服务是否尽心尽意。”


陈锡添:以《东方风来满眼春》报道邓小平南巡
陈锡添,江门市外海镇人。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他采写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国改革好新闻”一等奖、广东省新闻特等奖、“全国计划单列市头条新闻竞赛”特别奖等奖项,并获广东省新闻终身荣誉奖。


李婉芬:开创地市新闻版使《广州日报》发行量突破百万大关
李婉芬,1959年出生,开平人。她从事新闻工作35年,数十篇新闻作品分别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广东省新闻奖一等奖等各级奖项。20世纪90年代后期,李婉芬主持珠三角地区七大城市的地市新闻版,使《广州日报》对珠三角城市群实现了巨大的辐射力和舆论影响力,发行量一举突破百万大关。


黄卓坚:七任赴京采访全国“两会”总指挥
黄卓坚,1960年出生,台山水步人。黄卓坚做了15年记者、21年编辑。近20年来,黄卓坚参与策划指挥了《广州日报》所有时政类重大新闻报道。她是广州日报社赴京采访十八大、十九大的总指挥以及从2013年至2019年7次赴京采访全国“两会”的总指挥,她总结的“懂中国、知广东、扣主题、接地气、铸铁军”采编原则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深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纸上春秋,见证时代进步
笔底波澜,推动社会进程
让我们秉承
前辈报人的家国情怀、专业精神
弘扬主旋律、谱写新篇章

向江门名报人、名记者致敬


来源:江门发布、江门日报、江门台、侨见视频

江门广播电视台综合整理

编辑:马舒

二审:桑云霄

三审:曾永武

关注侨见视频

关注“海内海外两个江门

🌟这些文章大家都在看🌟


横跨蓬江、江海!这座桥梁全线贯通!

江门一地台风预警生效!本月或迎台风“四连击”...

江门广播电视台
江门最有趣的微信号,这里有丰富的新闻资讯,还有广播、电视不能说的秘密,马上关注我们,不定期还会有福利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