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贺春 | 南京金箔:千锤百击,薄如蝉翼

时事   2025-02-01 20:12   江苏  



文化中国年

秦淮灯会的璀璨花灯

点亮夫子庙的夜空

南京云锦的织机

织就新年的锦绣前程

🧧🧧🧧🏮🏮🏮

2025年春节

是首个非遗版春节

瑰丽多彩的非遗项目

为春节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让我们走进非遗世界

感受南京的古韵今风

品味岁月的温暖与深情

AI技术为南京长江大桥“贴”上南京金箔


南京金箔的历史渊源


薄如蝉翼软似绸,千锤百击出金箔。南京金箔又称金陵金箔,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其发源于南京地区,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2006年,“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相传东晋葛仙翁(葛洪)是金箔锻制的始祖,打金箔户一直流传着“仙家造金箔”的传说。


早在东吴或东晋时期,宗教的发展催生了南京金箔,并被广泛用于佛像、神像贴金以及建筑业。元朝时,开始大量生产金箔。到了明清,有进一步的发展,甚至成为宫廷贡品。


南京最早打金箔的在马巷一带,但都是龙潭人,有刘、葛、印三大姓的人家制作金箔。旧时龙潭花神庙曾设有金箔公会祠堂,供奉着金箔艺人尊为先师的葛仙翁塑像。



最早记载金箔技艺的文字见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竭力挥椎打成(打金椎,短柄,约8斤重)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





如今,在南京龙潭、花园等地,金箔生产仍然延用古代传下的制作工序,技术要求高,锻制过程系用真金经过十几道工序打造而成。


南京金箔的精湛技艺


旧时老艺人将金箔业分为五行,为拍叶、装沾、打箔、出起、切箔。经过前人的总结,当代南京金箔业将金箔锻制过程归纳为十二道工序,将黄金经过化条、拍叶、落开子、炕炕、做捻子、打箔、出具、切箔等精细加工,使金条捶打成薄如蝉翼的金箔,100张金箔堆在一起还不到0.1毫米高。两个人面对面打,要打上万次。



金箔的锤艺是有讲究的,打开工序须两名工匠对坐。上手掌小锤,执掌翻纸、移位等技术要领,要求“叠得起、推得着、吃得开、喂得进”。下手抡大锤,重八斤,要求“举锤擦耳,落锤擦胸,上下一线,锤正鼻梁开子的技术标准是要打得均匀,呈蟹壳状。


化金


经锤打出来的南京金箔,具有色泽纯正、厚薄均匀、薄如蝉翼、软似绸缎的特点,南京金箔永不变色,收藏数百年依然灿烂夺目。民间传说,一两黄金打出的金箔能盖一亩三分地。


做捻子


南京金线金箔总厂位于栖霞区龙潭,是唯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性项目“南京金箔锻制技艺”项目管理单位,唯一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性项目“真金线制作技艺”项目管理单位。


1月13日,2025中国非遗春节联欢晚会圆满完成录制。作为江苏非遗的代表,来自南京的国家级非遗表性项目“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王必生,受邀参加了录制。



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完整地保存了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金箔生产技艺,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主要用于建筑装饰和佛像贴金方面,国内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以及国外的酒店、皇宫、牌楼、官邸等世界著名建筑物都用金箔进行装饰。



目前,南京金箔年产量占世界年总产量的70%,占国内年总产量的 90%。


这个春节,来南京带一件金光璀璨的金箔产品吧!


近年来,南京金箔还延伸到金箔食品、金箔化妆品、金箔日用品等。金箔的衍生产品金线,还用于南京云锦的织造以及其他服饰的装点。


“金箔+文创”,让南京金箔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个春节,如果你来到南京,那么一定不要错过多样化的金箔文创产品。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吧!总有一款能让你眼前一亮!


金箔装饰画



金箔贴金化妆镜


金箔玫瑰花

金箔春联

金箔胸针



金箔工艺摆件



金箔手机壳


金箔茶具/酒具



南京金箔

千年匠心熠熠生辉

薄如蝉翼

在光影交错间

妆点了繁华

镌刻了时光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南京广播电视台



AI制图:赵哲妍
来源:栖霞区文化馆、南京发布、南京文化产业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南京博物院
南京广电·牛咔视频责任编辑:毛佳音
主编:刘强、顾青

 推荐阅读


1、非遗贺春 | 南京剪纸:传承百年的纸上艺术
2、非遗贺春 | 赏东坝大马灯,共赴一场千年文化之约
3、非遗贺春 | 贺新年,看龙舞江南!
近期热门视频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后台私信,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星标🌟“南京广播电视台”
我们从此天天见

关注了解更多资讯

南京广播电视台
权威发布,精准服务。一个有内容、有情怀、有特色的公众号。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牛咔视频客户端——“牛咔视频 云上南京”。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