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灯会的璀璨花灯
点亮夫子庙的夜空
南京云锦的织机
织就新年的锦绣前程
🧧🧧🧧🏮🏮🏮
2025年春节
是首个非遗版春节
瑰丽多彩的非遗项目
为春节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让我们走进非遗世界
感受南京的古韵今风
品味岁月的温暖与深情
龙舞升腾贺新春:AI生成骆山大龙
骆山大龙的前世今生
骆山大龙的匠心独运
骆山大龙的制作工艺复杂且精细,体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高超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扎制龙身骨架
扎制龙身骨架是制作骆山大龙的基础步骤。龙身骨架由竹篾制成,竹篾具有轻便、柔韧且坚固的特点,适合用于制作大型龙灯的骨架。龙身分为多个节段,每节长约2.8米,共24节,整个龙身长达近百米。
龙头制作
扎制108将:在龙头上扎制108位历代英雄人物,如三国时期的刘关张、宋代的杨家将等,这些人物被称为“小菩萨”,象征着骆山大龙的威严和力量。
细节装饰:包括点龙睛、修龙胡、包龙角等,这些细节需要精湛的手工技艺和丰富的经验。
糊纸与彩绘
完成骨架后,需要用蜡光纸、金纸及各色彩纸糊制龙身和龙头,然后进行彩绘。彩绘部分包括龙鳞、龙筋等细节,通常采用红色、白色等鲜艳的颜色,使大龙显得威武不凡。
连接与固定
龙身的各节之间通过龙板连接,并插入龙棍固定。连接处巧妙运用榫卯结构,既稳定牢固,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转动,增加了龙身的灵活性。
云龙献瑞 龙舞江南
每年春节前后,骆山村都要举行隆重的舞龙表演,参与者达五百人之多,表演阵式有“巨龙摆尾”“一字长龙阵”“盘旋阵”等,场面十分壮观。
骆山大龙整个程序大致可分为起草、白龙开光和舞龙表演三个阶段:
“起草”阶段
三声炮响后,舞龙者按顺序集中于龙会门前,接着是十面绘有蟠龙、麒麟、貔貅、蜈蚣等图案的大旗在前引路。紧跟其后的是4盏大红灯笼(开道灯)和小红灯笼一盏(引出跳云队伍)。
接着是龙珠引领下的舞龙队伍,并伴以锣鼓喇叭4队(分别安排于跳云队、龙首处、龙身处和龙尾),依次进发直至湖滩。
“白龙开光”阶段
“白龙开光”阶段先是放号炮三响,鞭炮齐鸣、锣鼓喇叭声喧,摆设香案请神接神,祈求保佑一方平安。
“舞龙”阶段
当地村民、外来亲属等要给白龙挂红,即取一尺红布悬挂于龙首,接着舞龙表演正式开始。舞龙由跳珠、跳龙、跳云三部分组成,跳珠为掌珠人引导龙首前行所做出的各种表演;跳龙因龙身巨大。
跳龙人需分作两队交替上阵、轮番表演,其阵式有“巨龙摆尾”“一字长蛇阵”“盘旋阵”等。跳云则由66名8岁至12岁男童表演,每人手持两块彩云板,在龙身围起的空场中进行各种造型表演,有“双龙出水”“满天星”等阵式和“天下太平”“六畜兴旺”等云板摆出的字样。
骆山大龙兴起后,在溧水、高淳等周边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腊月正月到骆山看龙”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娱乐活动。人们还利用这一机会走亲访友,密切感情,增进交流。
偌大湖滩上旗帜招展,火铳、喇叭声不断,儿童打扮得花团锦簇,白色巨龙在湖滩上盘旋,一时人潮涌动,观者如堵,场面十分壮观。
年味渐浓
骆山大龙舞起
来南京过大年
可别错过这次的舞龙表演哦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南京广播电视台
关注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