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奇点网
艾滋病,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挑战,长久以来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它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发,这种病毒极为特殊,主要将人体免疫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的 CD4+ T 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在众多传播途径中,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这一传播途径在全球范围内导致了大量的新增感染病例。
尽管性传播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但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人并不清楚其背后的确切机制,即便在科学界,这也是一个尚未完全明晰的领域。这种对性传播机制认知的不足,是艾滋病至今难以被彻底治愈的主要阻碍之一。攻克艾滋病的关键在于全面了解病毒的传播和感染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研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
来自法国巴黎第五大学的 Morgane Bomsel 团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旗下的 Cell Reports 上 。Bomsel 团队运用先进的实时成像技术,在艾滋病研究领域实现了一项创举 —— 首次用 8 段视频完整记录下了 HIV 通过 “性传播” 的过程。
在这些视频中,被感染的 T 细胞将病毒传染给其他免疫细胞的画面令人震撼,也为深入研究艾滋病性传播机制提供了直观且珍贵的资料。这一研究成果无疑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曙光,后续有望基于此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推动艾滋病治疗和预防手段的革新。
接下来我就带大家一起看录像的截屏。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点儿激动?赶紧看看旁边有没有人偷看。不过,最好不要跟奇点糕一样想多了。这个并不是一边啪啪啪,一边录的。当然,技术肯定也没达到那个水平。)
先打个照面,简单的认识下。
绿色那个就是被HIV感染的T细胞,蓝色的那一群是没有被HIV感染的尿路上皮细胞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啪啪啪的过程中,会有一些T细胞出现。如果这个T细胞恰巧是被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gag-iGFP HIV-1感染的话,我们看到的T细胞就是下面这个样子。
但是生殖器官组织一般都是有一层上皮细胞作为保护屏障的,T细胞一般是过不去,那HIV是如何从被感染的T细胞出来,再感染另一个人的呢?当然,还有一种方式是,T细胞外的HIV颗粒可以穿过上皮细胞进入人体内。不过这种方式的效率很低。更高效的进入方式如下图所示。
够不到,还差一点儿点儿~(红色的是未被感染的巨噬细胞)
看到了吗?那个被感染的T细胞突然长出一个爪爪,这个爪爪的学名叫做病毒学突触(virological synapse)。这个爪爪可厉害,它就是我在上面提到的高效传播感染机制,更厉害的是这个爪爪可以帮助病毒躲避药物的追杀。
注意看,就在电光火石之间,一道绿色闪电击中了红色的巨噬细胞。
成功逃离T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
不过,在人体内,T细胞里的HIV想要感染中间隔了一层上皮细胞的巨噬细胞就没那么容易了。那它又是如何突破上皮细胞这层屏障的呢?
蓝色是尿道上皮细胞,整个传递过程看上去与上面的没啥区别
上图是被感染的T细胞通过病毒学突触给上皮细胞传递HIV的过程。咋一看,与前面两张给巨噬细胞传毒的过程似乎没啥区别。都是电光火石之间,一个病毒学突触形成,传毒成功。
当Bomsel团队看清真相的时候,还是吓了一大跳。
可以清晰看见病毒学突触穿过蓝色的上皮细胞
原来被感染的T细胞形成的病毒学突触可以直接穿过尿道上皮细胞,进入到被上皮细胞保护的基质。而巨噬细胞就在上皮细胞后面等着吞噬透过来的异物。不知不觉中,巨噬细胞就被感染了!
更让Bomsel团队吃惊的是,上皮细胞并没有被HIV感染。这就好像被包裹的HIV跟上皮细胞借了个道儿。病毒就这样大摇大摆过去了。不仅如此,被感染的T细胞会一路走,一路形成病毒学突触穿过上皮细胞传毒。
被感染的T细胞到处游走,散播HIV病毒
一个可以清晰看见病毒学突触的连续静态图
在做完整个研究之后,Bomsel团队用下面这张示意图总结了她们的发现。
在啪啪啪之后的数周时间内,整个感染过程。绿色代表被感染的T细胞,以及形成的病毒学突触和被包裹的病毒;中间蓝色代表尿道上皮细胞;红色代表巨噬细胞;黄色代表基质;黄色小圆圈代表巨噬细胞释放的HIV;红色小圆圈代表潜伏在巨噬细胞里的HIV。
在性行为发生后的数周内,HIV 感染遵循着一系列复杂且有序的过程:
被 HIV 感染的 T 细胞首先与上皮细胞发生接触,这是整个感染过程的起始点,也是后续一系列感染事件的基础。
随着接触的发生,病毒学突触逐渐形成,这一结构在病毒传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病毒的跨细胞传递提供了通道。
被特殊包裹的 HIV 借助上皮细胞,成功进入基质区域,随后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在这一过程中,上皮细胞作为病毒进入机体深层组织的 “桥梁”,发挥着重要的转运作用。
一旦进入巨噬细胞,HIV 便将自身的遗传物质整合到巨噬细胞的基因组中,随后大量复制产生新的 HIV 病毒,巨噬细胞成为了病毒的 “生产工厂”。
随着感染进程的发展,部分病毒进入潜伏状态,不再活跃,静静地潜伏在巨噬细胞内部,这也为后续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法国巴黎第五大学的 Morgane Bomsel 团队,首次运用实时成像技术,完整且清晰地记录下了艾滋病在性传播过程中的感染步骤。在此之前,科学界从未知晓被感染的 T 细胞是通过上皮细胞来感染巨噬细胞的,并且明确了上皮细胞本身并不会被 HIV 感染这一关键特性。
此外,该研究还揭示了一个重要发现:在性行为导致 HIV 感染后,巨噬细胞迅速转变为病毒储存库。这一发现给当前的药物研发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因为现阶段大多数抗 HIV 药物主要靶向 CD4 T 细胞中的 HIV 病毒,例如近期香港大学团队研发并引发广泛关注的新药 [2],同样是基于此靶点。
不过,这一研究成果也为未来艾滋病的预防指明了新的方向。研发靶向上皮细胞的黏膜 HIV 疫苗显得尤为必要,倘若能够有效阻止 HIV 通过病毒学突触穿过上皮细胞进入基质,那么从理论上来说,就能够成功预防艾滋病的性传播,为全球艾滋病防治工作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资料:
[1]. Fernando Real, Alexis Sennepin, et al. Live Imaging of HIV-1 Transfer across T Cell Virological Synapse to Epithelial Cells that Promotes Stromal Macrophage Infection[J]. Cell Reports, 2018.
[2]. Wu X, Guo J, Niu M, et al. Tandem bispecific neutralizing antibody eliminates HIV-1 infection in humanized mice[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