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日余晖到午夜日落:一场影像的流动

文摘   2024-09-21 17:01   中国香港  

从开始知晓这场摄影展的时刻到现在,我从未想过这场摄影展的名字会有这么长的韵律,就像本身就带着行走的节奏,拉着我们去实现一场对夏天的告别。而我一直所处的广东,却是始终很难和夏天告别的。所以我开始想,“夏天”在这里意味着什么?



是明媚的阳光吗?还是被焖煮的魂灵?是透亮的水流吗?还是只能映射他者的客体?是跃动的身体吗?还是被目光幽禁在框线里的躯壳?这场行走与告别,是一场带着答案上路的旅程,还是带着疑问出发,踽踽独行……


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一书中提到:摄影的美学潜在特性在于揭示真实。我想,或许我们可以从摄影本身出发,来看看《无法永远行走在地面 那爬山吧 去看午夜日落 跟夏天告别》——这场名字很长的摄影展。




《水波石》陈琦

“极端”的现实主义,然后看见世界


陈琦的作品,重新让人回到了现实,生活里的荒唐、狼狈、疲倦、混沌、破败,全都有了被看见的可能。



我们得以可见这些作品,第一当然是因为手机像素的不断推进,几乎比肩专业摄影器材;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主动的观察与看见,让影像重新有了发现现实的意义——当陈琦的镜头望向世界的时候,没有耽溺于对纯粹美的发现,而是望向了更加广阔的现实空间。



玻璃的两面各自展示着不同的照片,通过这块透明的介质巧妙地分隔开,却又在视觉上相互交织


非常珍贵的是,陈琦的作品始终那么自觉地将目光投向人、人所存在的空间,甚至可以被称为一场重新拾回影像记录功能的宝贵尝试。


那些不经意被发现、被记录的瞬间,因为被定格形成了全新的意义表达,无论是橱窗里“美”的字样正好映衬着女子的面庞、羊群簇拥在一起形成了拥抱的温暖、打盹的环卫工人躲过了从窗那边穿过的阳光......几乎每一次的遇见都能让人会心一笑。



陈琦的现实主义是“极端”的,因为她总是首先看见,然后按下快门,记录。



《四季如夏》刘嘉雯

流动构成了世界


我们会发现,嘉雯所拍摄的照片,无论是阳光、水、蜘蛛、火焰、树木、身体,都充满着“流动”的特质。照片定格,将瞬间拉长至永恒,原本不存在时空的概念,但我们目光所及的这些元素(阳光、水、蜘蛛、火焰、树木、身体)都溢出了所规定的空间,“流动”着触及到了世界的角落,生活的细微。



“生命力”是对“流动”的再度阐释,是更加轻盈的表述,就像是展览的标题所表达的:“无法永远行走在地面”,所以充满“生命力”地,更加“用力”地越出了地面——嘉雯的这系列影像清晰地构成了这样的表达。




嘉雯的作品让我想起了非常多曾经看过的电影,燃烧的火焰想起了《燃烧女子的肖像》;高楼间透出的晨光想到了《雄狮少年》;白墙被砸出裂隙想到《楚门的世界》那道人为的高墙;清澈透明的水想到了《平原上的夏洛克》……


我们所见的世界,构成了万千影像,影像与影像之间不断重复交叠,形成了多重意义的表达。我想,这也许又构成了“流动”的另一层面的意义:影像被抽象成为一种意有所指的感受,和原本已有的感受交叠,一起流向同一种真实。




《与非虚构的交界》任思宇

在虚构边缘寻找真实是危险的


看思宇作品的时候,凭空会生出一种无来由的不安全感,我想应当是同她的作品较为统一的灰暗色调有关,也和影像总是在边缘和线周边徘徊有关。隐约的界限、昏暗的视线、氤氲的雾气,都让人分不清影像中的主体。



在法国有一句俗语:L'heure entre chien et loup(狗与狼之间的时间)。——“狼狗时光”,也被日本人称作逢魔之时,常常指黄昏时刻模糊的景象,远处看时似一头凶猛的狼,等到了近处才能看清它狗的模样,危险的未知和安稳的清晰在这个时刻不断交替。



其处于中间地带的暧昧、短暂的悬置、难以接近的明晰,令人想靠近,却又因其中隐含的危险而不得不保持距离。思宇似乎正在她的作品序列中,寻找着与这一时刻相似的感受。在模糊含混之中,吸引着人目光的探寻,却始终“拒绝”被靠近。


再回看思宇的前言就十分有趣了,“与⾮虚构的交界”,并非是站在现实的视角与虚构对话,而是站在无法被探知的虚构视角与非虚构进行着一场对谈。




《你无法永远行走在这地球上,总有⼀天你需要飞翔》

Starry Kong

被困住的身体,清晰的孤独


大片的黑色色块加上清晰的事物纹理,构成了Starry一半的表达——黑暗中才更显清晰的、繁复的背景会失去观察的、只有在孤独与黑暗中才能触摸到的那个世界。在超现实的光下,发现影像中事物的真实,我想这也许只有Starry/像Starry的人才能做到。



我们的眼睛总会被更鲜艳的事物吸引,也会被纷乱的背景扰乱。所以电影里有精心设计的景深镜头专门用前中后景力图呈现更多层次的、更复杂丰腴的表意。但Starry的表达却恰恰相反,她摒弃了背景所蕴含的诸多可能性,将我们的视线牢牢锁在色彩斑斓的光所包裹的中心地段。我大胆假设,中心是有关自我的表达,而黑色既是牢笼也是隔绝,圈住自我,也隔绝纷扰。


有具体光源的场景中模糊的人影,构成了Starry另一半的表达——在复杂的背景中被简化为类似色块一般的人影,又成为了新的中心,一层光晕包裹住“他们”的边缘,让“他们”成功四散在空气里,如同ET一般降临到现实世界中,形成了一种超自然的画面。




Starry的两种表达并列同行,让她为展览所书写的前言更加具有真实性。地球作为一种让地面存续的实体,是我们的灵魂终有一日需要摆脱的,因为灵魂的轻,是必须漂浮于半空中的。





结语:实际上,大多数影像对意义的传达是相对多义且含混的,但摄影机作为眼睛器官的外延,捕捉到的瞬间是最为直接的视线聚焦,而在后期的修改与重复调试中,流露出的是创作者们最想表达的内心真实。


让我们再次回到摄影的美学潜在特性:揭示真实。即使数码介质的流行逐渐替代胶片,不可更变的记录功能也成为了过去,但我们仍然说,《无法永远行走在地面 那爬山吧 去看午夜日落 跟夏天告别》揭露了一种心理上的真实——如同Starry拍摄的那张前胸的影像,中间的裂痕是一道伤口,却也像一张邀请函,邀请来到这里的你,一起看看她/她们的内心。





无法永远行走在地面 那爬山吧 去看午夜日落 跟夏天告别

(点击上方文字了解展览详情🔎)



展期 | Date

2024/09/07-2024/09/26(周一闭馆)

(Close on Mondays)


策展人 | Curator

何博 He Bo


参展艺术家 | Artists

陈琦 Chen Qi / 刘嘉雯 Karen Liu  / 任思宇 Summa Ren / Starry Kong 


地点 | Venue

幻Photism四川省成都市华姿路 28 号

No.28 HuaZi Road,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at Photism.

展览前言
(上下滑动观看全文)

这不是一篇试图总结陈琦(Qi Chen)、刘嘉雯(Karen Lau)、任思宇(Summa Ren)和Starry Kong四位创作者作品的展览前言。兀自出现的水波石,透过蛛网渗进记忆的夏天,尼亚加拉瀑布的水雾织成的梦,以及脱离地面的飞翔,也许都不是观看这些私人图像的你,或者正在敲键盘的我能够感同身受的意象。所以这篇文字可能并不必要——谁规定一定要前言:)至少不需要大张旗鼓。

那就放在盒子里。

似乎所有神秘或者涉及回忆的盒子都托着一张或几张私人照片。照片太(单)薄了,不过这也是人们愿意保留它(们)并将其托付给信赖者的原因。照片的接受不同于诗。诗倾向于仪式感,需要念的环境和心境,需要氛围,需要临界点,而照片不需要太多;当你打开钱包、手机,或者走进展场,它总会出现,看到它的可能是商铺老板、交警、侦探、你自己,还有未来的现任。功能上说,照片是俗不可耐的指示物,于创作者和拥有者而言,它们恒久地标示出通向记忆的路途;但之于其他观者,它们只是醒目地站在他人记忆的两个端点:为无关者开启期待,同时点击下停止键。

这个意义上,照片和诗又很一致:它们都是私密的:照片外的人难以接近照片里(上)的人,读诗的人也无法彻底进入写诗者的故事里,甚至照片和诗本身与作者和读者之间都黏附着扯不断又合不拢的隔膜。与其说这种私密属于拥有者或者写作者,不如说它是照片和诗本身的私密。它们坦然地流淌在特定空间中的叙事和氛围里,跟我等对望的方式接近古人,还有星空。

展览标题《无法永远行走在地面,那爬山吧,去看午夜日落,跟夏天告别》糅合了四位创作者的文本阐述——那是她们的过去,她们的夏天,她们的梦、告别和重逢。一直在强调照片与观者的距离。承认距离,承认难以理解某些内容和情感,或许是真正观看这些私人照片的前提。这种承认并不意味着拒绝,相反,就算是过于琐屑的图像碎片(以及它们演变出的诗块),也能安详而沉稳地引诱着观者跃跃欲试的情感。在这间曰幻的盒子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有幸感知这照片为创作者们构建起的重逢——那些记忆的保质期被无限延后,成为她们所有梦幻之中依然真实的时间线。亦很荣幸,我们有机会从她们的照片和故事里抬头,隔着距离,仰望创作者和我们共同投射过期待和星空,跟我(们)自己的夏天告别——告别这个几乎每天早上起床都汗流浃背的、再庸常不过的夏天。

文/何博



作者介绍

Author Introduction


阿狗喝酒

喜欢看电影

读一点点书,知识付费的韭菜王!!!



艺术家介绍

Artists Introduction



陈琦 Chen Qi 

最近沉迷跑步


刘嘉雯 Karen Lau 

生活在夏天很长的深圳

平时爱拍些有的没的,还养了一只猫


任思宇 Summa Ren

精神上的东北人

道士,算卦找我


 Starry Kong 

昆明人,现居墨尔本,喜欢睡觉




策展人介绍
Curator Introduction


何博 He Bo


1989年出⽣于四川省德阳市,是一名基于摄影图像的艺术创作者、写作者、教育者和策展人。何博2015年取得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图片摄影创作及理论方向),攻读硕士期间曾赴法国巴黎第⼋大学交流。2023年毕业于荷兰海牙皇家艺术学院(KABK)“摄影与社会”硕士项目(MAPS)。2016年至2020年任职于《中国摄影》杂志社,现任教于四川传媒学院摄影学院。


个人网站: hebo.photography


幻Photism
幻PHOTISM致力于以摄影书籍、作品、展览、活动为载体,向公众普及和推广影像艺术与摄影文化;并决心竭力为青年创作者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为摄影文化爱好者提供自由的学习空间以及多元的互动场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