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作品 - 随读 38
文摘
军事
2024-09-27 08:00
四川
音频 在本页底端
王朔,1958年8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祖籍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
王朔的父亲出身贫苦家庭。1945年进入太行根据地“抗大”六分校学习。在国共内战时期,在刘、邓所属王树声部,做侦听破译敌电的工作。
战争结束后,因有一定的文化,为首长当秘书。后来去南京一所步兵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当了教员。正是在这里王朔的父亲遇到了他的母亲。王朔的母亲出生于一个小资产者家庭。1949年母亲考入长春的一所军医大学,念了三年军医大学后,母亲去了抗美援朝的前线。战争结束后,王朔的母亲到南京步兵学校当军医,在这里与王朔的父亲确立恋爱关系并结合。1960年,因父亲所工作的学校解散,王朔随家人迁往北京,住在复兴路29号的总参军训部大院,成为了大院子弟。7岁时,王朔入读北京翠微小学;13岁,进入北京东仓门小学;14岁,来到北京164中学。1976年,王朔怀着当时青年们“匹夫有责”的一腔热血参与了著名的“四五运动”,被关押了3个月后释放,同年夏天他从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毕业,但事实上在高中阶段,他并没怎么上过课。1977年,19岁的王朔参军成为一名海军操舵兵。3个月后,他去了青岛,学习在部队做卫生员的技术。1978年,海军整编,王朔被分配到一个部队仓库做卫生员。在那里,他写出来第一篇小说《等待》,并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1980年,王朔在解放军文艺社工作了几个月之后,从部队退伍,回到了北京,进入一家医药公司,做药品批发业务员。1983年,王朔从医药公司辞职,自己创业经商,但并不成功,于是开始了专职写作的生活。1988年,由王朔的作品改编的《顽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轮回》以及《大喘气》这四部电影陆续上映,王朔的事业达到了第一个高峰。这一年,被中国影视界称为“王朔电影年”。女儿出生6年后,随着王朔的走红,名气大增,交际更广,应酬变得更多。王朔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两人的婚姻已名存实亡。1990年,由王朔和郑晓龙策划、李晓明编剧联手制作的电视剧《渴望》上映。创造了中国电视剧发展史上收视率的最高纪录,被称为中国电视剧史上历史性的里程碑。获得第六届“飞天奖”、第九届“金鹰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1991年,由王朔作为主要策划与编剧的中国大陆第一部电视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上映,造成轰动,这部电视剧被视作中国情景喜剧的开山鼻祖。随着王朔的走红,名气大增,交际更广,应酬变得更多。王朔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两人的婚姻已名存实亡。1994年,女儿出生6年后,沈佳旭向王朔提出了正式离婚,带着女儿飞赴美国开始了新的生活。王朔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深刻的社会观察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开启了文坛上的一个新流派。运用北京方言和俚语,以真实、直接的方式反映社会现象和人性,生动地描绘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语言风格直接、犀利,有时又充满幽默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中国社会的价值观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朔是个绝对不端着的人,他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有时候不一定对,但有着无所畏惧的锐气,嬉笑怒骂间戳穿这世间大部分的虚伪。他笑世人,更笑自己,而且笑自己比笑世人,要狠的多。从今天开始,本号将陆续推出王朔的散文、随笔等文学作品,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