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解释“网红”自热锅,不注意这一点,分分钟“炸锅”!

学术   2025-01-24 21:57   山东  


寒冷的冬季吃上一顿
热气腾腾的火锅
可谓是件极为惬意的事情


网红食品“自热锅”日渐风靡
很多小伙伴都很喜欢它
好吃又方便
但是像这样的“自热食品”安不安全呢?
消防用实验告诉你真相


从实验视频中可以看出,网红食品“自热锅”具有一定危险性,由网红自热锅引发的伤害事故也屡见不鲜。

2019年9月,上海的方先生由于加热时,倒完水怕不够热,在盒盖上又加了个盖子导致爆炸,溅出的汤汁致使右眼受伤。医生表示,由于受损较深,方先生的右眼视力在伤愈后很可能会受到影响。

据了解,自热锅的加热包中含有焙烧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生石灰、碳酸钠等物质,遇水后20秒就能升温超过90°C,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气体,操作不当很有可能引发爆炸。

消防提醒各位消费者,使用加热包过程中需要谨慎,加热包破损的不可使用,透气孔不能堵塞保证蒸汽排出,玻璃桌需要加上隔热垫

化学知识小贴士


一般自热火锅的发热包是用碳酸钠、焙烧硅藻土、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生石灰等组成,主要反应物为生石灰。

生石灰加水生产熟石灰,发出大量的热,能使1L水温度升高13.78℃ 。一般自热火锅放入水的量为一瓶矿泉水,遇水后20秒就能升温超过90°C,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气体,操作不当很有可能引发爆炸。


主要反应原理:CaO + H2O = Ca(OH)2 +热量(主要)
原电池电化学:活性炭+金属粉+电解质——>热量
生气反应原理:铝粉+强碱——>偏铝酸钠+氢气
硅藻土、活性炭等成分因表面积大,它们是典型的吸附剂。其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利于各种有效成分附着,充分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无水碳酸钠、氢化钙、硫酸镁等盐分,主要是用来吸收渗入包装内的微量水分,防止氧化钙逐渐失效,同时在化学反应中起到辅助作用。

无水碳酸钠和硫酸镁是常用的吸水干燥剂,氢化钙能与水反应而除水:CaH2+2H2O=Ca(OH)2+H2。


自热食品不光在密闭空间使用时,可能带来燃爆的安全风险。在一些公共场合,密集大量地使用,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上海化工研究院“自热小火锅”安全测试

那么吃自热锅需要注意什么呢?
消防给出了答案!
↓↓↓

注意一:往发热包上只能加冷水,不能加热水。加热水可能会导致水剧烈沸腾,引发危险。



注意二:加热时,包装底部温度极高,不能放在玻璃(茶几、桌面等)上,以防玻璃碎裂伤到自己或者在桌面留下印记。



注意三:自热火锅不能放入微波炉、烤箱加热。



注意四:根据中国《民航旅客禁止随身携带和托运物品目录》的相关规定,自热锅里的发热包属于易燃固体,禁止托运和随身携带。



注意五:加热完成后,揭盖要当心,以免被蒸汽烫到手。



好吃更要注意安全!
大家学会了吗?



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化学酷
分享化学资料,探讨化学知识,全网首个坚持无套路无条件分享化学资料的良心公众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