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各种息肉的一个妙方

文摘   2024-09-14 03:09   广东  

「佛医堂」教学分享


▲弘南老师讲座摘录




广告:为推广“站式办公”,让很白领人士掌握提高办公效率同时又实现养生的办公方式。佛医堂推出“站式办公”公益教学,扫码报名可获赠佛医堂内部资料「站桩实修窍诀汇编」电子书,需要的同修请报名后加老师微信领取,点此了解说明

▲扫码报名公益课


    所有报名的朋友,还可获赠佛医堂内部资料「站桩实修窍诀汇编」电子书,需要的同修请报名后加老师微信领取,点此了解说明




师兄们好,直肠息肉、声带息肉、宫颈息肉是临床上比较常见,比较棘手,难于手术,术后易复发,很难根治的一类疾病。


直肠息肉属于中医“肠风便血”的范畴,表现为大便带血,血与粪便不相混杂;声带息肉则表现为咽喉梗塞,声音嘶哑;宫颈息肉则见于长期阴道出血,淋漓不断。


余用“济生乌梅丸”加味治疗,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济生乌梅丸原为治疗肠风便血而设。


余先将其改为汤剂治疗小儿直肠息肉,每获奇效,以后又用于治疗成人直肠息肉患者,也有疗效,但难于痊愈,后改为丸剂较长时间服用效果较佳。


因直肠息肉属慢性疾病,久服可收缓功之效,且丸剂比较便于服用。


为了达到较快痊愈之目的,加用象牙屑、人指甲以软坚散结,若人指甲不易收集,可用穿山甲代替。这就是“济生乌梅丸加味”的由来。之后,余又用此方治疗声带息肉、宫颈息肉,均获显著效果。


方中乌梅,性味酸平,有敛肺涩肠、入肝止血、蚀恶肉、化痔消息肉之功。《本草经》:“去死肌、消黑痣、蚀息肉”;《本草逢原》:“恶疮胬肉,亦烧灰研敷,恶肉自消,此即本经去死肌恶肉之验”,又曰:“治溲血、下血、诸血证。”僵蚕,性味咸辛平,有消风、化痰、散结之功。


以下是广告:


《本草纲目》:“散风痰结核,瘰疬……痰疟癥结”,“僵蚕,蚕之病风者也。治风化痰,散结行经,所谓因其气相感而以意使之者也”。


《别录》:“灭诸疮瘢痕”。象牙屑,性味甘寒,有清热、拔毒、生肌之功。

《海药本草》:“主风痫热、骨蒸劳、诸疮等,并皆宜生屑入药。”
《医学入门》:“生为末,主诸疮痔瘘,生肌填口最速。”
《本草经疏》:“治恶疮、拔毒、长肉、生肌、去漏管。”

人指甲,性味甘咸平,有软坚、散结、祛瘀之功。

《本草衍义》:“去瘀血。”

酒醋,味酸,可助乌梅涩肠止血,又能散瘀。穿山甲,性味咸微寒,有消肿祛瘀之功。《药性本草》:“烧灰敷恶疮”;《别录》:“疗蚁瘘”;《药性论》:“恶疮,烧敷之”;《日华子本草》:“治痔漏,恶疮。”

五药合而用之,有收涩、止血、攻坚、散结、化恶肉之功,用于治疗直肠息肉、声带息肉、宫颈息肉,能起异病同治之效。

现将部分治验病案介绍如下:

1、直肠息肉案

张某某,男,58岁。患者于1977年3月始,大便时有鲜血,血附于大便之表面,排便时肛门无疼痛、下坠感,大便习惯每天一次,不结燥,如果大便结则血也较多。1978年元月始,大便出血量较多,每次约便血一小汤匙。
外科检查:肛门外形无畸形、瘘管及疤痕,无红肿炎变。
窥肛镜检:肛管距肛门口约5厘米处,3点、5点、9点肠壁均有息肉似葡萄状,紫红色,蒂短紧附于肠壁,触之易出血,3点及5点之息肉似黄豆大,9点之息肉如胡豆大,约0.5厘米×0.6厘米。
诊断:多发性直肠息肉。
入院后经服“济生乌梅丸”,每次一粒,日三服,便血逐渐消失,共服药24天。
检查:各点之息肉已脱落,基底部有少许残根已近与肠壁平行,无出血。
出院时带“济生乌梅丸”十五日量,三月后复查息肉无所见,病家无所苦。
直肠腺瘤分良性和恶性两类。良性者于直肠或结肠长多个腺瘤,叫直肠息肉,其又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两种。
单发性者多见于儿童,多发性者多见于青壮年,极个别有恶变的可能。
中医认为是因湿热毒邪下迫大肠,气机不利,脉络瘀阻,气血凝滞所致,多按“肠风便血”、“痔疮”论治,可用“济生乌梅丸”治疗。
多发性息肉极个别已恶变者,似《金匮》“便血色瘀,面色萎黄,脏毒肠澼”的记载,应属“脏毒下血”范畴,非本方所宜。

2、声带息肉案

重庆某工厂女工,李某某,业余爱好唱歌。
1971年因咽喉梗塞,声音嘶哑,在某某医院五官科检查,发现声带有一粒如黄豆大的息肉,医生主张手术,本人不愿手术治疗。
余用乌梅1000克、僵蚕250克、象牙屑30克,蜜丸。
服药一料后,复去医院检查,息肉已消大半。再进一料后检查,息肉已完全消失。四年后复查未复发。

3、宫颈息肉案

龚某某,女,47岁,农民。
患宫颈息肉,经常阴道流血,1973年住某医院妇产科经手术切除,息肉治愈。
出院后约10个月,阴道依然流血,再去该院检查,息肉复又生长,仍需住院手术切除。
患者因经济负担不了,疗效不稳定,不愿再行手术,求余诊治。
余用乌梅750克(酒醋泡、去核、炒焦)、僵蚕250克(米拌炒黄,去嘴足)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早、中、晚各服一丸。
一料药服完后,自觉症状消除。半年后妇产科复查,息肉已不存在。至今没再复发。
“济生乌梅丸”一方,据陈修园氏《时方歌括》所载,其方出于宋代,严用和为治疗“肠风便血”而设。
陈氏歌括曰:“下血淋漓治颇难,济生遗下乌梅丸,僵蚕炒研乌梅捣,醋下几回病即安”。

今方书列入收涩方类,用于治疗便血。

考此方所治之便血,主要指大便时带有鲜血从肠道来,其血与粪便不相混杂而下,多系便后滴血,或鲜血染于粪便表面者,中医称之“近血”(肛门直肠部位出血),或称之“肠风下血”。

今之内痔出血和直肠息肉出血,其临床症状多似古人“肠风下血”之描述,此肠风下血应与紫暗色血便之“远血”(上消化道出血),或称“脏毒下血”,相鉴别。

《证治要诀》云:“血清而色鲜者为肠风,浊而暗者为脏毒”。“脏毒下血”多为内脏实质性器官损伤所致,此类病证,实为极严重证候,非本方所能治也。

本方所治之“肠风便血”:一为直肠息肉出血,用本方加人指甲、象牙屑,为丸;一为内痔出血,用本方加槐花、地榆炭、侧柏炭、三七粉、鬼针草等消痔止血之品。济生乌梅丸加味,是由乌梅、僵蚕、酒醋、人指甲(可用炮穿山甲代)、象牙屑五药组成。乌梅(用乌梅肥大肉多者为上,酒醋浸泡一宿,以浸透乌梅为度,去核,焙焦存性)1500克,僵蚕(米拌炒微黄为度)500克,人指甲(用碱水或皂水洗净,晒干,再和滑石粉入锅内,同炒至指甲黄色鼓起为度,取出,筛去滑石粉,放凉,碾粉。或用炮穿山甲30克)15克,象牙屑3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丸药制成后,装入瓷坛内,或玻璃瓶内,做好后要置于干燥通风之地,以防受潮霉烂变质,霉者切不可服用。

“济生乌梅丸加味”,治疗各种息肉,成人每次一丸,早中晚各一服,白开水送下,儿童量酌减。以服完以上剂量一料为一疗程,可连续服二三料。

儿童可用乌梅、僵蚕各15~20克煎汤,日一剂,二煎,分三次服,一般服10~15天可见效。

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忌煎燥辛辣之品,忌烟酒。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无论什么事物不能说百分之百,治病也是如此。

该方治疗各种息肉有显著疗效,但对久病又复杂之痼疾,效果就不够好,这是必须说明的。大循环指灸导引术提示有的人还将《伤寒论》乌梅丸错认为“济生乌梅丸”,那就更是药不对症了。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专业人士,请在你本地专业医师的辩证指导下使用文中药方

希望加入佛医堂的学修微信群的同修,可点此了解并扫码>>


温馨提示:佛医堂所发布、分享以及回复的一切内容,仅可用于学习参考,不可作为医疗诊断依据。佛医堂也不通过网络推销、销售任何药品或做网络医疗。如您有疗愈需要,请务必经专业医师诊断、指导下进行。 

扫码加入学习型社群(免费)


如您对佛医堂的工作有任何意见或问题,请扫上面二维码进入社区“写留言”,我们将会回复或根据您的意见做相关工作,如有特殊问题也可点此联系佛医堂团队>>


广告:


倡导使用 “佛医科学打坐垫”


佛医打坐垫是参照南怀瑾老师的设计,用多种不同种类的棉,经过专业设备以科学比例混合填充,所制成的完全符合人体力学的专业禅修打坐垫。


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非常复杂的结构,但普通的打坐垫,往往设计并不符合人体力学,容易令人体脊柱疲劳,难以放松。而人体有任何细微的紧张都会障碍“空灵”的境界,更加难以令人进入禅定,而使用不科学的打坐垫甚至还会造成肌肉骨骼损伤



经过专业科学设计的“佛医科学养生打坐垫充分考虑到人体在打坐时身体各部分的受力情况,非常严格地以多种棉按比例配置制成合适的厚度和弹性,使人在打坐时能充分放松,并以其独特的高度、弹性设计实现人体脊柱、腰腿健康的养生调理和禅修效果


使用“佛医养生打坐垫可令您实现专业禅修的效果。(扫下面二维码即可请购


防伪提示佛医养生打坐垫”是“佛医堂”以及“弘南中医研究院”以严谨的科学方法监制,其原料选择与制作工艺都是独特的。

例如为了保证打坐垫的弹性、柔软度、厚度及长期抗压性等问题,仅垫子里用棉这一项工艺就是要使用多种不同种类的棉花按照特别比例,经专业机械混合加工而成,这些技术远非普通工厂能够仿制。

而多年来,网络上有很多仿制佛医堂打坐垫,甚至有商品宣传上也冒充“佛医堂打坐垫”的商家。而这些仿制品的品质和使用效果完全不能和正版“佛医堂打坐垫”相比,详情请听下面弘南老师对学员的说明:



佛医堂的义工曾收到过多位同修买到仿冒品的返馈。为保证用户利益,请您只在佛医堂流通处官方微店或淘宝店请购>>






佛医堂相关链接:




编辑声明


    本公众平台由佛医堂与一些公益人士合作运营。所发布、分享、回复的一切内容大部分整理自公开媒体,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之用,内容仅供参考,不一定代表佛医堂意见。如果您有任何观点,欢迎在评论栏里与我们的编辑义工对话。另外,如您认为微信的图文内容有任何版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admin@foyitang.com 我们会及时更正。

  佛医堂公益团队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文章原作者和各位读者。



点击“阅读原文”可到达佛医堂流通处微店

佛医堂云道场
欢迎加入全球华人知名的佛医文化道场——佛医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