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的云冈
人人人、从从从、众众众
大量游客尽情感受
世界文化遗产的无限魅力
当你目视着一尊尊精美的造像
流连于丰富的历史艺术遗存
回味着云冈石窟中的砂岩材质和艺术意境
沉浸式体验北魏文化犹感美不胜收
来自各地的广大游客
看看看、游游游
仿佛走进了一个
古老而神秘的世界
云冈石窟是北魏一个朝代完成的宏伟工程,是在北魏王朝的中期开启到北魏末年终结(公元460~524年),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为北魏建都平城时期构筑的第一个大型石窟寺庙文化遗存,它主要代表了北魏一代佛教造像的艺术风格。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㶟水》描述其盛况云:“武州川水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祗洹舍并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东转迳灵岩南,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
第1、2窟
石鼓洞与寒泉洞
第1、2窟在云冈石窟群的最东端,两窟形制与布局完全相同。第1窟称为“石鼓洞”,以石击地其声如鼓故名。第2窟称为“寒泉洞”,“寒泉灵境,在县东九十里,云冈石佛寺东,即石窟寒泉”,而这“石窟寒泉”正是明代大同八景之一。两窟平面均为方形,窟高近6米,洞窟的形制、壁面布局和窟顶雕饰基本对称相同,窟内均中央雕有仿木构式中心塔柱,是云冈仅有的一组塔庙窟,第1窟中央雕二层塔柱,第2窟中央凿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均开龛造像,塔身上层雕宝盖。我们观赏第1、2窟北壁的主像,第1窟主像为交脚弥勒菩萨,第2窟主像为释迦佛。
第3窟
云冈石窟最大的洞窟
第3窟史称“灵岩寺”,亦传为“昙曜译经楼”。窟高45米,面阔约50米,为云冈石窟群中规模最大的洞窟,开凿于云冈中期石窟,迄北魏迁洛前(494年)没有完工。该窟分为前后室,前室上部平台东西两侧各雕一座三层佛塔,中间凿出一个弥勒洞,内雕交脚弥勒像,均为北魏时期的雕刻。窟前崖壁高约25米,崖壁上端凿有12个高达2米的长方形梁孔。此窟后室平面为“凹”字形,底边宽达40多米,两侧进深15米,窟高近20米。如此巨大的洞窟内后室,在凸出壁面的西侧仅雕刻三尊大佛像,这组造像是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像,即所谓西方净土中的“西方三圣”像。主尊为倚坐式阿弥陀佛像,高约10米,面相丰满圆润,肉髻大而低平,身躯丰厚敦实,表情极为温雅愉悦,著通肩式袈裟;两侧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胁侍像,是释迦牟尼的辅弼,高约6米,冠饰精美。
第4窟
最晚的一处北魏造像铭记窟
第4窟在东部窟区的最西侧,外观为一门两窗形制,平面为方形,属塔庙窟。该窟工程因当时某种历史变故,中途停止而未按计划完工。窟内中心塔柱为长方形,四面造像,均为一佛二菩萨。南壁有具非常价值意义的铭记,即旧存正光年间(520~525年)“为亡夫侍中平原太守造像记”,现惜剥蚀不清,这是目前所知云冈石窟时间最晚的一处北魏造像铭记,这对于云冈石窟的分期断代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第5窟
云冈最高佛像窟
第5窟北壁主尊释迦牟尼佛高达17米,为结跏趺坐,是云冈石窟雕刻中的万佛之冠,堪称云冈石窟佛像的“鸿篇巨制”——云冈最高的佛像。仰面而观,真容巨制,宏伟的形象产生出一种震慑人心的气势和威力,能够给人以生命力异常充沛的感觉。佛像全身包泥、彩绘、贴金,北魏原雕已掩盖,失去了原来的面貌,服饰以中凹边高的衣纹看,是北魏以后妆銮的。东、西壁各雕一立佛,与主尊造像合称三世佛,东壁胁侍立佛后世泥塑包裹而改妆,不足观瞻北魏雕刻风格,西壁的胁侍立佛像非常引入注目,通高10米,堪为云冈中期典型精品。该像后世也曾泥塑,1977年维修时将外层敷泥剥尽,方露出北魏原雕的本色真容,佛像眉疏目朗,神情恬淡,细眉高鼻,嘴角上翘,五官与面颊浑然一体,微闭的眼神既包含智慧者的冥想又具有内在沉稳的精神世界,这是北魏造像艺术达到高峰的一幅佳作。
第6窟
云冈第一伟观窟
第6窟是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开凿的大型塔庙窟,窟内平面为方形,规模恢宏,富丽堂皇,可谓集中期诸窟之大成,俗称“云冈第一伟观”。窟内造像题材众多,是云冈石窟群中题材内容最为复杂的一个窟,但有主有从,繁而不乱。凡礼佛之人,进入此窟后必先礼拜中心塔柱,塔柱高14.4米,分上下两层,雕饰精美,在云冈为独特的塔形。当时的雕刻家巧妙地在上层四面各刻出一立佛像,全身妆銮贴金,这种中心塔柱四面造出的佛像,可称谓“四方佛”;下层四面各开一龛,西龛内雕倚坐佛,北龛内雕二佛并坐像,东龛内雕交脚菩萨,南龛(正面)内雕坐佛像,经后世贴金彩绘,已非北魏时期的风貌。此窟最值得注意的,就是镌刻于壁面下层、中层和塔柱的关于连环画形式的佛本行故事,这些故事采用浮雕与佛龛雕刻相结合的方法,把多个连续情节镌刻在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壁及明窗两侧,依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形象生动地雕出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中主要事件的39幅佛传故事画面。故事情节贯通一气,前后衔接自然,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联系,构图严谨,主题突出,具体刻画了释迦牟尼一生事迹以及成佛道路上的种种磨难和成道经历的本行故事,它是中国石窟艺术群中现存最早的传记性宗教石刻“连环画”珍品。
第7窟
云冈“六美人”的洞窟
第7窟命名“西来第一佛洞”,又名准提阁菩萨洞,亦称弥勒殿。北壁通壁凿上、下两层较大的佛龛,下层中央凿宽约4.50米,高约3.75米的圆拱龛,龛内雕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风化严重;上层为大型盝形帷幕龛,龛内雕凿五尊像,正中交脚菩萨像坐于狮子座上,高约4.8米,胸饰璎珞,左手抚膝,右手举胸,左右刻善跏趺坐的佛像,庄重而典雅,大龛内左右侧又雕出舒相的思惟菩萨。这种以交脚像为中心的五尊像组合,呈对称布局的造像题材,在全国各石窟群中为罕见的形象。环顾此窟南壁窟门上方,有一组雕刻格外引入注目,六位恬淡典雅的供养天,因为像少女一样明亮美丽,起个通俗名字,被誉为“六美人”,成为暗语。此组造像掩映于宽约4米的帷幕龛内,龛内对称雕刻六位胡跪状供养者,以三位一组,两边排开,相向而对。发髻高耸,颈饰项圈,臂佩镯钏,飘带绕臂向身后,双手合掌单腿曲跪作虔诚供养状,个个安详、自在、超逸,含嫣而笑,仰首注视,充满敬意,从她们的眼神、面颊、嘴角乃至娇媚的身姿上散发出来的是一种深求佛理之美,这种美是那种一心向往佛境,流露出内心幸福的神态。
第8窟
露齿供养菩萨的洞窟
第8窟命名“佛簌洞”。平面为长方形,呈前后室,后室北壁雕出的形式与第7窟完全相同,但下层大型盝形帷幕龛内雕凿的五尊像,正中是佛像坐于狮子座上,左右胁侍交脚菩萨像,大龛内亦雕出左右舒相的思惟菩萨,这种是以佛像为中心的五尊像组合。窟内造像与第7窟大致相同,基本以《法华经》和《佛本行经》为主要题材。此窟前后室间在高约5.8米、宽约4米的窟门上层,突出表现出的是对称雕刻有护法神像,这种护法神像是云冈中期石窟佛教造像中出现的新形象,东侧为摩醯首罗天,西侧为鸠摩罗天,就中国佛教造像题材中,是中国多首多臂尊像造型的始祖。两像造型奇特,镌刻的线条粗犷时任运,细腻处动人,神韵耐人寻味,堪为云冈石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上乘艺术珍品,可说是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千古绝唱。此窟最为注目的是合掌露齿供养菩萨位于洞窟后室南壁明窗西侧,像高约2米。头戴日月宝冠,面相丰润,细目长眉,神情怡然,嘴角上翘,温婉含笑,八粒玉齿皓然而列,脸颊一对酒窝,嵌入了一千六百年前雕刻匠师心中——至美的心念,北魏艺术家雕刻出这种自然的微笑,在神圣的境界中产生的超人效果,这是云冈石窟唯一的露齿合掌供养菩萨形象。
第9窟
太和风格木构殿堂浓郁风格的洞窟
第9窟由前后室构成,前室平面呈长方形,与第10窟为一组双窟,两窟间开小型拱门相通。此双窟的营造,《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所云:“在崇教,小而完,……太和八年(484)建,十三年(489)毕”,根据此碑记载推测认为崇教(福)寺即为云冈第9、10窟,为宠阉钳耳庆时(王遇)主持营造的一组双窟。此窟门为仿中国传统庑殿式建筑,两侧对称布龛,分层雕刻,中西合璧,具有浓重的装饰意味。窟内四壁分层布龛,造像题材多出自《法华经》。窟顶格状,格内雕团莲及飞天,八夜叉体魄健硕,力举万钧,单手承托横枋。后室北壁主像雕释迦,东西两壁各一胁侍菩萨。
第10窟
“须弥山”层峦叠嶂的洞窟
第10窟前室北壁中部开明窗,下凿窟门,东、西壁分三层雕刻,布局相同。前室窟门为方形,门楣内有精雕的莲花和缠枝忍冬纹,忍冬纹中饰童子,结构严谨,富于变化。门楣上方镌雕须弥山,山岳起伏,树木蕃育,上栖动物,是非常华丽而繁复的。上面山岳扩展,茂盛的林木中有竟奔的鹿、狼、鸟等动物及树木;山腰阡细,二龙交缠蟠绕须弥山间,使其富有变化,龙身交织于正中,其上又是山峦,龙首分扬两侧,异常威武;守护在佛国世界须弥山左、右两侧有跪姿供养天以及三面四臂的“阿修罗”和五面六臂的“鸠摩罗天”护法形象。此窟须弥山整幅画面繁缛的浮雕,通体虚实相间,精美生动,动静结合,形象地写意出层峦叠嶂,峰峦突兀,既富有生活气息和装饰意味,又描绘出通往西方极乐世界的意境。前室东西两壁各雕三间式屋形龛,龛内佛像面相慈和,菩萨神情恬静。阎浮树下,半跏坐思惟菩萨,一手支颐,沉于四谛。窟门东西两侧金刚力士,头戴鸟羽冠,手持金刚杵,表情和善。后室主像为弥勒菩萨,东西两壁各一胁侍菩萨,南壁为表现释迦因施善教、降服外道的因缘故事龛。
第11窟
最早有明确纪年窟
第11窟是云冈最早有明确纪年的、并凿中心方柱最早的洞窟,曾名“接引佛洞”或“四面佛洞”,属塔庙窟。此窟中央有高13米中心方柱,分上下层,也完全作塔的形状,未俟完工即告中止。四面俱刻佛、菩萨像,南面下层的二胁侍菩萨石雕像,疑为辽代补刻,而云冈洞窟内的造像如完整的辽代造像在云冈仅为此窟。西壁屋形龛下高2.4米的七佛立像,具有“褒衣博带”特色的中原风格,精美俊逸;南壁不同于东西壁,明窗两侧像雕刻有佛塔、伎乐天、供人以及千佛龛等,内容极为丰富。东壁上方最为重要的是有北魏太和七年(483年)造像题记,为磨壁石刻,呈长方形,长78厘米,高37厘米。这篇云冈最长的题记全文共336字,记载着北魏太和七年平城54个善男信女为国祈福,共同集资雕凿佛、菩萨像95躯,并将当时造像的来由及所处时代背景、佛教活动等作了细致的描述,这是云冈现存时间最早的魏碑铭记,魏体书刻,遒劲有力,体现了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风格。
第12窟
天籁美妙的“音乐窟”
第12窟是前室为云冈石窟中艺术氛围最浓的一个窟,俗称“音乐窟”,亦称“佛籁洞”,意思为佛国之音。前室也有四列柱,北、东、西壁均分三层雕刻,雕有佛龛、佛本行和本生故事以及大量轻盈的伎乐飞天、舞伎与乐器,突出的是窟顶高浮雕伎乐神像,在云冈诸洞窟中这种题材是较为特殊的创作,而窟顶四周镌刻出的佛本行中的神行故事和苦行像的造像题材,亦是云冈各窟造像唯一的新布局。前室北壁最上层天宫伎乐十四身,分别演奏吹指、齐鼓、排箫、琵琶、横笛、琴、五弦、筚篥、箜篌、腰鼓、义嘴笛、法螺等乐器。门楣上一组舞伎群,动作连贯,气韵奔放,是人间舞姿的艺术再现。窟顶逆发形伎乐天,体格壮硕,具有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特点。该窟内乐器雕刻的形制、演奏方式以及乐队的组合形式,集中体现了北魏宫廷乐队风貌和社会音乐制度,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的珍贵资料。
第13窟
神奇的“托臂力士”窟
此窟平面呈马蹄形,穹隆顶,本尊交脚弥勒菩萨像,为一单体造像,高13.5米,雕刻有火焰纹、忍冬纹、莲花纹、飞天和坐佛的背光直通窟顶,本尊形象高大,几乎占据了窟内全部空间,这无疑是承袭了昙曜五窟大像窟的布局形式。主像头戴宝冠,面容姣好,臂佩钏镯,胸置璎珞和蛇饰,上身斜披络腋,下著羊肠大裙,右手上举置胸前,左手抚膝,双脚交叉。后世虽然重新泥塑,由于局部脱落,仍不失北魏时的风格。此窟更不容忽视的是此窟除以未来弥勒为主尊,其次就是南壁中层搭配着高大的“七佛”立像,这是一个重要的图像结构。这组巨大的七身立佛像,均高2.46米,占壁面积较大,显得异常突出,七尊立佛在屋形龛下脚踩莲花宝座,面相丰瘦适宜、眉疏目朗、表情温和恬静,姿态趋于柔和,身著褒衣博带式袈裟,表现出一种神采奕奕、超然洒脱的神采。
第14窟
维摩诘经变故事洞窟
第14窟平面为长方形,分为前后室,洞窟中部雕凿有四根立柱直通窟顶,一立柱四面布满千佛,其余三根立柱为后世修复。窟壁面风化剥蚀严重,北壁、东壁尤甚,西壁雕刻留存较好。窟顶西半全部崩圮,不能全面窥视出原来的洞窟形制。此洞窟虽然颇小,但洞窟的形制和雕刻内容却弥足珍贵,尤为西壁南侧下层保存完好的、最值得注目的是龛内左雕维摩诘像,右刻文殊菩萨像,正中为右手托钵、左手提莲花形物的站立化菩萨的维摩诘经变故事。
第15窟
“千佛世界”、水生动植物的浮雕画
第15窟是云冈石窟群中最为特殊的一种窟形,平面为长方形,窟高近10米,窟顶天花“支条”呈对角线,“支条”上雕有忍冬纹与龙的动物纹样。中心是二重莲瓣的大团莲,四个三角形格内雕双龙,现南侧的比较清晰。窟内壁面的雕刻内容是以千佛造像和装饰水生浮雕画为突出表现。壁面表现的千佛造像,雕刻的形式是小佛龛一个接一个排列起来,布满整个壁面上层,佛龛内的小佛像,往往千佛一面,这是云冈窟内雕刻千佛像最多的洞窟,所以此窟俗称“千佛洞”。西壁第二层南侧一幅自然清丽的山水小景跃然壁上,雕刻画面最为颇具特色,这是云冈石窟独特的表现水生动植物的精美佳品浮雕风景画,反映了北魏晚期时代的新的艺术风格,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中的奇葩,亦是中国现存石窟中唯一的把水、草、鱼、鸟用浮雕手法表现的创作。
第16窟
大佛像的伟力、尊像“令如帝身”
第16窟位于“昙曜五窟”的东部,开凿于北魏云冈早期(460—470年),属大像窟。洞窟东西宽12.5米,南北进深8.7米,平面为椭圆形,窟顶为穹窿顶,一门一窗。该窟尊像是单一的释迦立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右手仰掌向外施无畏印,波状式发纹,面型略长,唇薄鼻挺,内着僧祗支,外著褒衣博带式袈裟,结带垂于胸前,右襟甩向左臂,属北魏太和年间推行汉化时的服制。该主像雕饰奇伟,冠于一世,展现出佛教造像显著的挺健伟力特征。“昙曜五窟”(第16-20窟)的尊像“令如帝身”,象征着北魏的五位皇帝。
第17窟
最大弥勒菩萨的艺术魅力
第17窟亦名“普贤菩萨洞”,该窟的底平面比其它昙曜五窟低约1米多。北壁正中主尊造像是菩萨装的交脚弥勒菩萨(未来佛),高15.5米,形体高大,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交脚坐像。该像面部和腰部风化严重,但仍可看到面相方圆,头戴宝冠,宝缯翻飞。上身斜披络腋,衣边雕折带纹,胸佩璎珞与蛇饰,胸前的蛇形纹饰是早期交脚菩萨服饰的特点之一。臂上佩联珠纹臂釧,左手臂用束帛短柱支撑,双手与双臂现已坍塌残损,下身两脚交叉著羊肠长裙,给人以舒畅式流动感。
第18窟
独特的千佛袈裟、弟子群像的组合
第18窟是云冈早期昙曜五大窟中雕刻内容最丰富、布局结构最特殊的洞窟。北壁主尊为释迦立佛像,双目凝神专注,东壁和西壁分别雕高9.1米立佛像,与北壁共同构成三世佛图像形式。北壁主尊释迦立佛像,高15.5米,面型丰圆,两耳垂肩,外形柔和,五官庄严而慈蔼,神情中流露出安祥的微笑,使人感到亲切,令人敬畏。左手持衣角上举于胸前,袒裸的右胸与肩部突出了人体健壮的肌肤。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身披袒右肩“千佛”袈裟,雕刻精细,衣着轻薄贴体,但质感强烈,褶纹细腻紧密,这种雕刻技法堪称珍品杰作,反映出印度恒河流域笈多(cupta)时期秣菟罗(Mathura)造像的风格。主尊两侧各雕一胁侍菩萨像,其上部壁面各环列五弟子群像,即为释迎牟尼的十大弟子,北壁这种一佛二菩萨十弟子的造像布局独具匠心。
第19窟
“耳洞”新形制、最早的故事雕刻
此窟为云冈特殊的洞窟形制,主窟外东、西两侧向前倾斜,“八”字形凿出两个“耳洞”。主窟的坐佛像非常高大,左右的倚坐佛像相对较小,但耳洞距地面较高,形成并列的正面三尊像的造像形式而有所发展,即主尊佛像独立主窟正中,两侧“耳洞”内各雕一个8米高的佛像。主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此佛像充分显示着成道者的庄严法相。此窟在题材上值得提出的是南壁上层西侧,雕一尊立佛像,身著通肩袈裟,佛身左侧雕一合掌跪姿弟子,立佛右手举于胸前,左手抚置弟子头顶,此造像题材表现为释迦与其子罗睺罗父子会面的佛摩顶的因缘故事,这是云冈最早的故事雕刻。
第20窟
露天大佛的微笑
第20窟的整体布局和造像特征的艺术风格,为云冈石窟雕刻中的代表艺术作品,窟前立壁与窟顶早年崩塌,辽时建有木构窟檐,后毁于兵火,形成露天造佛。此窟造像内容为三世佛题材,北壁主尊以“现劫”佛释迦为中心,两侧为胁侍佛。东侧的胁侍佛身著通肩袈裟,面相静穆,体态端庄,比主尊佛像略低,西侧胁侍佛像因塌毁而荡然无存。主尊释迦坐像,高13.7米,高肉髻,广额丰颐,长目高鼻,有八字髭,手结禅定印,面相丰圆,结跏趺坐,双手作禅定印,质地厚重的袒右袈裟,衣纹凸起,具有犍陀罗造像遗风。著名的露天大佛,气势雄浑的神情,突出表现了鲜卑游牧民族的强大,挺拔健硕的身躯充溢着一种力量感,沉思的眼神而蕴含会心的微笑,流露出睿智的光芒,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与象征,也是中国早期佛教雕刻艺术的空前杰作。它撼动了观众,成为游人观赏弥留、虔诚礼拜的重要造像,人们无不在这尊佛像前驻足良久,赞叹不已。
西部窟群
(公元494-525年)
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云冈石窟大规模的皇家开凿工程告停,民间开窟造像之风继起,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年间。晚期洞窟以中小型洞窟居多,类型复杂,式样多变。四壁三龛及三壁重龛窟是这一时期流行的样式,造像题材以三世佛、释迦弥勒、释迦多宝二佛以及文殊维摩等组合较为常见。佛像一律褒衣博带,清秀俊逸;菩萨披帔帛,细颈削肩;飞天身材修长,长裙裹足。龛楣、帐饰日益繁杂,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全面走向中国化、世俗化,并成为龙门石窟开凿的样本。
第38窟
“幢倒伎乐”与“音乐树”的洞窟
第38窟是晚期石窟中最为突出的洞窟,位于西部窟群的西段。窟内为一规则的近似方形,东西长1.98米,窟高1.8米,精美的雕刻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北壁北壁龛下层,有一幅爬杆倒舞的“幢倒伎乐”浮雕,刻划了北魏民间百戏杂技中缘幢伎的表演实况。这一组街头杂技演出的浮雕不仅在云冈石窟是孤例,而且在全国石窟中也极为罕见,是研究北魏百戏以及中国杂技史的形象资料。东、西壁皆有音乐树形象,东壁的树枝呈波浪形,宛若一位摇摆着婀娜身姿的少女,波浪底谷各坐一位演奏乐器的伎乐人物,北侧10身分别拿着阮咸、箜篌、筝、筚篥、排箫、横笛、胡笳、笙等乐器,南侧则有8身分别拿着横笛、海螺、排箫、细腰鼓、担鼓、羯鼓等乐器,皆呈演奏状。西壁的树形,树枝呈斜直角形状,枝头也有一伎乐人物,风化较为严重,只能辨别出乐伎手持着筚篥和横笛各一个。如此多的乐器鸣响,乐伎飘舞,音乐树立于其中,这画面实在雅致精典。
第39窟
塔窑洞
塔庙窟。圆拱形窟门,楣内饰忍冬纹。窟门上方两明窗。窟内四壁雕刻千佛,中央置五级方塔,高6米,每层四面开龛,各龛间雕出有收分的方柱,柱上雕枋。各层均出密檐、瓦垅,檐下施一斗三升与人字形拱,方形塔基。该塔柱建筑构件雕刻准确,保存完整,是研究中国早期佛塔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