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窟是一座非常神奇的洞窟,洞窟四壁布满层层叠叠的飞天伎乐,集中展示了当时西凉、龟兹、天竺以及中原地区的各种乐器,共有14种50件之多,营造的是一种香宇天音的佛国境界,它是云冈石窟伎乐雕刻的代表,是研究北魏音乐、舞蹈的圣殿,同时也是研究中外音乐史的最全面的实物资料,故俗称“音乐窟”。
第12窟分前、后室。前室北壁最上层,在一排规模宏大的天宫伎乐列龛中,由东向西依次雕刻着吹指、齐鼓、排箫、琵琶、横笛、筝、琵琶、筚篥、竖箜篌、琴、细腰鼓(束腰鼓)、义觜笛、埙、坦鼓等14位伎乐天,她们姿态优雅,吹奏着佛国音乐;她们的下方雕刻着16位舞姿蹁跹、彩带飞扬的飞天舞伎。她们上下呼应,齐奏共舞,“齐声竞演宫商,和韵皆吟法曲”。
明窗顶部,四飞天轻歌曼舞,嬉戏在一朵盛开的大莲花周围。明窗的四周棱缘作斜坡状,底边刻忍冬纹,上方正中刻坐佛,周围17身伎乐天神或立或跪组成一列乐队。华丽的圆拱形窟门,两端雕刻金翅鸟。门楣分三层,门拱边缘刻10位乾达婆伎乐天神,中层雕9尊坐佛,上层为12位紧那罗歌舞神。他们衣带飘举,缓缓起舞,其中右侧一舞者右手托掌,左手扳住屈膝的右腿,作“跳门槛”的舞姿;左侧二舞者一手托掌、一手叉腰,作“登弓步”的舞姿。佛教石窟中所表现的舞蹈雕刻形象,实际也是人间舞姿的艺术再现。在这儿所见的双飞燕、吸腿跳、倒踢等舞蹈动作,至今仍是戏曲和中国古典舞蹈中的常用动作。
前室东、西两壁呈对称形式,各雕三开间的仿木结构殿宇屋形龛,是典型的中国廊檐式建筑。屋形龛覆有瓦盖庑殿顶,正脊中央为展翅的金翅鸟,两侧为三角火焰、鸱尾和凤鸟。檐下两根八角千佛列柱,把这个大型屋形龛隔成三开间。东壁龛内雕刻交脚弥勒菩萨像和思惟菩萨像,西壁龛内正中雕交脚弥勒佛像,两边为倚坐佛。龛的斗栱为狮子栱,补间铺作为人字栱,栱上为兽面纹,龛檐下为轻盈飘逸的飞天挽臂相互联结,龛饰华丽繁复,极为少见。壁面上层雕刻着《阿育王施土因缘》、《降服火龙》、《降魔成道》、《儒童本生》、《鹿野苑说法》、《四天王奉钵》等大量佛教故事。南壁上部雕有释迦牟尼成道过程中的“四相”,即出家相、苦行相、成道相和初转法轮相。
在长方形八格窟顶上,莲花藻井整齐有序,飞天伎乐环绕四周。在窟顶与四壁相接处有着八身高浮雕逆发夜叉伎乐,这种伎乐飞天为云冈特有,格外引人注目,雕凿之大,实所罕见,身高1.4米,是云冈石窟中最大的乐舞伎雕刻。他们体型健硕,袒露上身,眼眶深凹,眼睛凸圆,或舞或乐,极具异域风格。尤为惊叹的是南壁正中的红裤夜叉,他扭腰耸胯,两脚交叉,双手合掌高举,以两食指相拨击作弹指,似在指挥一场旷世无双的大型佛国音乐盛会。其余乐者各持筚篥、琵琶等乐器演奏,举止轻盈,具有鲜明的北方少数民族性格特点。窟顶藻井四周除了雕刻8位高浮雕夜叉伎乐外,还雕刻着释迦牟尼苦行、神行及大智的故事。
第12窟后室东西宽6.4米,南北进深4.8米,窟高7.1米。顶部藻井纵横枋条之间,雕刻着姿态各异的飞天形象。平棊方格内,雕三头四臂、手持日、月、弓箭的阿修罗王,三头六臂、骑神牛的摩醯首罗天和五头六臂、骑金翅鸟的鸠摩罗天,还有裸露上身、怒发后梳的夜叉像等。
这座“香宇天音”的洞窟,生动活泼地再现了1500年前宫廷雅乐与民间俗乐交流、融合的实况。这些乐舞图像完全是北魏音乐文化的一个缩影,所反映的场景比史书的记载更加真实、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