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红军军长,和战友重逢在这个秋天

政务   2024-09-30 09:12   北京  



秋雨绵长,英魂当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经党中央批准,9月25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江西省委省政府在江西吉安举办黄公略烈士安葬仪式。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毛泽东同志用诗句赞颂黄公略,铭记他的贡献。以黄公略为代表的英雄烈士,人民不会忘记,党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他们的事迹广为传颂,他们的英名千古流芳。


一墙英名



25日,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内,黄公略烈士遗骸装殓仪式现场,在黄白相间的花环后方,毛泽东为黄公略撰写的挽联格外醒目:“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7时许,黄公略烈士遗骸装殓仪式开始。黄公略烈士的外孙张忠整理烈士遗骸,将其安放在紫红色的棺椁内。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全体人员面对棺椁三鞠躬。随后,车队缓缓出发,吉安市民纷纷走上街头迎送车队。



10时,安葬仪式在黄公略烈士墓前的纪念广场正式开始。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叶建春主持仪式。婉转的《思念曲》响起,在2名礼兵持枪护卫下,2名礼兵护送黄公略烈士棺椁缓缓步入现场。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常正国把鲜艳的五星红旗覆盖在棺椁上。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王成男宣读黄公略烈士生平。



“我要向党、国家和军队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感谢,是你们对英雄烈士的尊崇,让我们在哀思中感到温暖与力量,体会到自豪与荣耀。”黄公略烈士外孙张忠作为烈士亲属代表发言说。


“壮哉黄公,英灵不朽。赫赫之光,启励后生。我辈后人,当怀士气。遗志有继,踔厉前行……”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党组书记裴金佳致祭文。全体人员脱帽肃立,向烈士默哀。“举枪,预备——放!”18名礼兵鸣枪3响,向英烈致以崇高敬意。《思念曲》再次奏响,2名礼兵将烈士棺椁安葬入土。18名礼兵将9个花篮敬献至烈士墓碑前。参加仪式的人们排起长队,依次向烈士献花致敬,并瞻仰纪念墙。



陵园刚刚下过一场绵绵细雨。感受着初秋微凉的风,耳边偶然间传来几声鸟鸣,更显宁静肃穆。抬眼环顾四周,陵园被群山环抱,苍翠松柏掩映。从空中俯瞰,陵园依山势而建,最高处坐落着无名烈士纪念塔。纪念塔东侧,建有两座烈士名录墙,记录着4674名烈士英名。紧挨着的墓区,长眠着1388名烈士,记者查看墓碑,多数为年轻的红军指战员。


黄公略烈士墓就坐落在墓区一侧,外形犹如一座高山,正面有黄公略半身像,镌刻着“黄公略烈士之墓”七个金色大字,背面记录着烈士戎马一生的事迹。墓碑后方是纪念墙,以浮雕的形式记录了黄公略烈士从投笔从戎到征战沙场的革命历程,广州起义、“反围剿”斗争、活捉张辉瓒……两端刻着两首毛泽东赞颂黄公略的诗词《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和《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据退役军人事务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最初选定黄公略烈士安葬地,曾有多个选项讨论,最终根据中央精神,结合实际情况,经报上级批准,决定依托东固革命烈士陵园现有纪念设施进行修缮。“黄公略作为高级将领,一生简朴,安葬于他战斗过的地方,与红军将士们在一起,也符合他的遗愿。”


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国际合作司)司长李桂广介绍说,退役军人事务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念设施建设“不大兴土木、坚持简朴节约”的重要指示精神,参照方志敏、刘志丹等著名英烈遗骸安葬和纪念设施建设有关情况,按照中央有关规定,向党中央、国务院履行报批程序后,规划修建黄公略烈士相关纪念设施。


修缮后的陵园,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发挥好烈士纪念设施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功能。



记者在陵园见到附近村民雷先生的时候,他正在和妻子一起散步。“我们有时候吃完晚饭就来转一转。既是散步,也是来看望这些烈士。我们东固,很多人家里都有人参加红军。我爷爷就是老红军,我弟弟当过兵。葬在这里的红军烈士,都是我们的亲人。”


记者问起雷先生的姓名,他连连拒绝,“我姓雷,就是个普普通通的红军的后代,请你多写写烈士的名字吧。谢谢了!”说罢,他和妻子向记者挥手再见,快步离开。


一份坚守


9月25日,安葬仪式现场。一位57岁的中年人跛着脚步,随着人群走到黄公略烈士墓前,献上一朵菊花,然后三鞠躬。


他叫黄富财,虽然不是亲属,但黄家近一个世纪以来,三代人与黄公略烈士结下了不解之缘。



时光拉回九十多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


1931年,黄公略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参加广州起义,领导平江起义,历经多年沙场拼杀,33岁的他已经成为赫赫有名的红三军军长,在第三次反“围剿”斗争中,他指挥部队连战连捷,却在部队转移时突遭敌机袭击,壮烈牺牲在东固畲族乡六渡坳。


为了防止穷凶极恶的敌人破坏,黄公略被秘密埋葬。墓址就选在当地一户姓黄的人家祖坟旁边。当地党组织叮嘱黄家祖母,保守这个秘密,只能告诉黄公略家人和党来寻找的人。



从此,三代人,近百年,黄家人一直保守着秘密。每年祭祖,都会给这位没有墓碑的亲人上一炷香。“奶奶临终前,把这项任务交给了父亲。2015年,父亲去世。临终前,他又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我。”


有人在默默守护,有人在奋力寻找。


20世纪60年代,相关部门曾派出力量寻找,但受历史条件所限,经过详细搜寻,未能成功。


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后,设置褒扬纪念司,又成立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烈士遗骸搜寻鉴定中心),寻找黄公略等革命烈士步伐加快。



2021年9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再次启动黄公略烈士遗骸搜寻发掘工作,研究制定工作方案,赴江西黄公略烈士牺牲地开展实地调研。10月,退役军人事务部会同军地有关部门成立专班,深入分析研判相关史料,在党史、军史中查找黄公略烈士牺牲地、安葬地等具体线索,制定烈士遗骸搜寻发掘鉴定工作规范,协调江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吉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会同有关部门组成搜寻发掘工作组,搜寻发掘工作稳妥有序开展。2022年7月中旬,退役军人事务部会同江西省和吉安市有关方面组成遗骸发掘工作组,开始启动挖掘工作。



吉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刘燕海全程参与了这项工作。


9月24日,安葬仪式举办前一天,记者在黄公略烈士遗骸发现地山脚下见到刘燕海。回忆起这些年的历程,他感慨良多。“根据前期研判,在部、省厅的指导下,工作组初步确定了五个疑似安葬地,随即开始行动。当时正值盛夏,疑似点位山高林密,蚊虫肆虐,地势陡峭,有些地方寸步难行,不得不用砍刀开路。但是,再难也难不过当年的红军战士们。”


记者与刘燕海边聊边攀登,不一会就已经气喘吁吁,胳膊上也被蚊虫咬了好几个包。“这已经是经过维修的道路,好走了很多。而且这里是几个疑似点位中最容易攀登的。”他停下脚步指了指对面的白云山,整个山体被浓浓雾气环绕,高耸入云。“根据当时的资料,埋葬地都指向那里。但一连发掘了5个点位,都一无所获。其中最有希望的是五号地,金属探测仪显示下面有金属反应,我们抱着很高的期望。2023年7月14日、15日,经过公示、简单祭拜仪式等流程,工作组开始挖掘,结果只搜寻到一块含铁元素的石头。”



线索就此中断。刘燕海坦言,当时的压力根本无法跟别人诉说。“感觉愧对组织、愧对退役军人事业、愧对烈士亲属。”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23年7月16日,就在工作组准备撤离东固乡当天,工作人员去镇上买早餐,无意中透露出的一句“正在寻找红军墓”引起了村民们的好奇。村民李周源说,有人或许知道红军墓的下落。于是,工作组立即出发,找到黄富财。


经过20分钟的攀爬,刘燕海带领记者找到了黄公略烈士遗骸发现地。在这里,我们见到了黄富财。


这是一片普普通通的林地,如果不是有人带领,根本无法发现有墓地的存在。“一开始他根本不信任我们。还到处打听我是不是政府工作人员、工作组里有没有烈士亲属。直到确认身份,才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刘燕海指着黄富财,笑着讲起当时的故事。黄富财也笑了,长舒一口气:“现在,党交给我们家的任务完成了。”


一种传承


25日清晨,15位摩托车骑警护送载有烈士棺椁的车队驶往东固革命烈士陵园。车队缓缓行进,途经以烈士命名的街道——公略路。道路两旁,各界群众自发前来迎送,其中就有来自公略路学校的师生们。



一大早,孩子们就穿着整齐的白衬衫、戴着红领巾来到学校。互相整理仪容仪表,希望以最好的形象迎接英雄。5年级6班的曾帅站在第一排,车辆经过的时候,高高举起右手,行少先队礼。“我爸爸是一名退役军人,入学前就给我讲过黄公略烈士的故事。在以英雄命名的学校读书,我要像真正的军人那样勇敢坚韧!”


我校以烈士之名为名,无上光荣!这场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庄重的纪念,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对信仰的重申。我深感,教育的真谛在于传承与创新。黄公略等先辈的英勇事迹,是教育的鲜活教材。”公略路学校党委书记袁长福说。



自从得知运送烈士遗骸的车队经过校门,学校师生就开始行动起来,以各种方式开展教育纪念活动。在五年级五中队,少先队员们组织了主题队会,各小队依次上台,介绍黄公略烈士生平和战斗故事,一起动手为烈士制作菊花花环。中队辅导员欧阳倩说,通过这节主题队课,队员们对黄公略烈士的事迹有了进一步了解,对烈士的敬仰之情更加深厚,达到教育目的。今后仍要将英烈精神贯穿于教学实践,教育队员们将烈士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引导队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努力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革命老区吉安,孕育了浓厚的红色氛围。数据统计,这里走出147位开国将领,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有5万余人,仅东固畲族乡就有近1400人,还有更多的无名烈士,牺牲在革命的征程上。


铭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奋进。为了让更多烈士从无名变有名,社会各界更多力量正在汇聚。



2022年10月,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文少卿副教授带领的团队收到了一项任务,为一名烈士遗骸进行DNA鉴定。“这次,难度非常大!”文少卿说,相较而言,从颞骨、牙齿和股骨中能够提取到更多的DNA。再加上遗骸的损伤和污染,附着了很多土壤里的微生物和真菌,他们后来从这两节肢骨中提取到的DNA只有千分之一的水平。文少卿组织团队,历时5个月进行技术攻关,终于得到了关键证据。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组织了亲属采集生物样本进行比对,又组织专家论证,最后确定黄公略烈士身份。


安葬仪式现场,文少卿想起黄公略烈士的遗骨——残缺、粗粝,却纯粹。“他们那一代人是有精神的。从出土遗物来看,除了遗骨,别无他物。他没有追求身后事,没有追求物质,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所以,老百姓愿意自发守护他。这对我们而言,也是一次教育。”



搜寻发掘烈士遗骸、进行鉴定保护、为烈士寻亲,缅怀的是少数先烈,教育的是亿万后人,顺应的是人民群众的情感,体现的是国家责任。


“这项工作虽然推进起来难度很大,但再难我们也要坚决去做,并且要尽最大的努力。”9月13日,国新办举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马飞雄在会上这样表示。基于这样的认识,退役军人事务部先后成立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建立国家烈士遗骸DNA鉴定实验室,成立国家烈士遗骸搜寻队;印发开展这项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组织实施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收殓保护等工程;开通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已为6000多位烈士找到了亲人。



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以来,高度重视烈士褒扬工作,举办高规格仪式祭奠英烈,修建修缮烈士纪念设施,推动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关心关爱烈士遗属,组建专业团队寻找烈士遗骸并进行身份鉴定。运用好红色资源,弘扬英烈精神,饱含着国家和人民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党和人民从未忘记为新中国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黄公略,归队!烈士们,请放心!


各位战友

2025年《中国退役军人》杂志

已开启

↓↓↓

文章来源:中国退役军人(ID:zgtyjr)。转载需注明来自“中国退役军人”微信公众号,否则视为侵权。

作者:中国退役军人·全媒体记者 王栋

             值班编辑:储   楠(见习)

           值班主编:刘   学 杨   轩

           监      审:倪光辉 刘   新

中国退役军人
“中国退役军人”公众号是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官方信息发布平台,是服务广大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工作者及全国双拥工作的权威宣传阵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