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让传统年味儿中的非遗更加引人注目,各地开展了一系列非遗体验活动和创新的宣传手段,使蛇年年味浓、人气旺、文旅市场一片“火热”。
通辽市精心筹备,准备了一场盛大的春节文化盛宴。不仅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活动,还安排了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力求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浓厚的非遗氛围中,共度一个充满年味儿、文化味与人情味的欢乐佳节。
麒麟巡游。
非遗火技表演。
打铁花、麒麟巡游、非遗火壶表演等非遗元素在悦来河文化旅游休闲街区上演;扭秧歌、舞龙舞狮在西拉木伦广场上演;剪纸、烙画、花馍等非遗项目进旗县社区展演……首个“非遗版”春节的到来,一系列“非遗”活动陆续上演,热闹喜庆的氛围让年味儿越来越浓。
村晚现场。
短评
文化薪火永传承
□袁宝年
在博物馆探索蛇年生肖文物背后的文化故事,逛非遗集市选购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创,在新春庙会品尝天南海北的非遗美食……首个“非遗版”春节,全国各地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把春节的喜庆氛围拉满格。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不仅是一场岁序更替的仪式,更承载着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深厚底蕴。传承春节文化,人是最重要的载体,生活是最生动的场景。无论是张贴春联、挂红灯笼,还是吃团圆饭、相互拜年,这些习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层基因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善,新的过年方式也不断出现。从传统的走亲访友到网络视频拜年,从在家守着电视看春晚到全家出游体验别样的新年,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春节文化的核心内涵不会变,春节永远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家庭团圆的渴望。
春节申遗成功标志着春节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瑰宝,更提醒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当好文化的传承人,让古老民俗在当代生活中续写新的精彩,让中华传统文化的薪火照亮未来之路,也让春节更加有滋有味,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校对:董文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