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里,诸多情节蕴含深意。不禁令人费解:红楼中这件违背古代伦理的事,为何在当时毫无违和感 ?这一疑问,如同一把钥匙,试图打开隐藏在贾府故事背后的神秘大门,探寻其中违背常理却又被众人接受的缘由。
以次为尊的情节呈现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便埋下诸多伏笔。宁公居长荣公居次,可介绍重点却在荣府。宁府贾代化长子贾敷早夭,次子贾敬袭官;荣府贾政长子贾珠病死,次子宝玉成为荣国府焦点。这一系列情节中,嫡长子的早逝使次子上位,打破了传统嫡长子继承的格局 。
贾府中,贾赦虽是贾母长子,袭了官却搬出别院另住,荣国府由次子贾政当家。这种安排违背了古代嫡长子继承家业、掌管家族的传统观念。在古代,出身决定一切,长房在袭官和继承家业方面具有绝对优先权,可贾府却反其道而行之 。
背后原因的深入剖析
贾母让贾赦袭官,却让贾政掌家,或许是出于平衡家族利益的考量。若长房既袭官又当家,二房可能一无所有。贾母此举虽有其道理,但无疑与传统嫡长子继承制相悖 。
贾赦为人不正经,行事多有荒唐之处,不受贾母喜爱。而贾政为人正派,酷爱读书,颇有祖父遗风,深得长辈疼爱。从情感因素出发,贾母更倾向于将荣国府的管理权交给贾政,这种情感偏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族权力的分配 。
曹雪芹或许认为古代嫡长子继承制使嫡长子占据过多优势,导致其他子女被冷落。他通过让长房没落、长子死去,二房上台、次子闪光的情节设置,展现出对传统观念的挑战,这种创作思想在当时极为超前 。
结语:红楼伦理现象的再审视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以次为尊这一违背古代伦理的现象,在当时看似毫无违和感,实则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从家族内部的利益平衡、人物性格差异,到作者独特的创作意图,共同塑造了这一独特的伦理秩序。正如标题所问,这一现象背后的复杂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