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就盼着易俗社的秦腔演出,这才是咱老西安的年味。”2月2日,大年初五,陕西西安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年味浓郁,易俗社文化街区露天戏楼前更是围满了观众,热闹非凡,看着台上的折子戏精彩选段,带着孙子的李大爷高兴地直鼓掌。
从大年初二开始,西安易俗社每天连演2场,现场座无虚席,喝彩声此起彼伏。《白蛇传》由西安易俗社掌门人、梅花奖得主惠敏莉携手众多年轻演员共同呈现,不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易俗社人才传承成果的生动展示。
“《白蛇传》这场演出太精彩了,惠敏莉老师的表演依旧那么传神,年轻演员们也毫不逊色,易俗社真是人才辈出。”来自广东的游客赵先生对记者说道,原本只是来西安旅游,偶然碰到易俗社的演出,一下子就被秦腔的魅力所吸引,感受到了西安独特的文化底蕴。
大年初一,当大家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时,易俗社的演员和工作人员却已经早早忙碌了起来。为了能给观众带来一场完美的演出,工作人员连夜装台,演员在剧场里反复走位、对戏、练习唱腔,力求做好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
成立于1912年的西安易俗社,是中国最古老的秦腔科班剧社,也是世界三大古老剧社之一。近年来,易俗社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积极搭建平台,让年轻演员在实践中成长。如今,老中青携手演出不断将青年演员推向舞台中央,他们在舞台上展现出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采,为秦腔艺术注入了新活力。
2025蛇年春节是易俗社连续第4年在春节期间举办超百场演出,除了线下演出,易俗社还积极拓展线上渠道,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秦腔艺术,演出季期间,易俗社直播观看人数累计达数百万人次。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哲浩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