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差”夫妻的春运接力

时事   2025-01-31 20:00   北京  

1月30日,农历大年初二。

上午8点半,青海西宁东车辆段动态检查车间,结束夜班的索浩迪迎面遇到了来接班的妻子吴桂媛。

“开水给你接好了,记得喝……”索浩迪的声音略显疲惫,但眼中却满是关爱。

“知道了,家里也给你准备好了早饭,路上注意安全。”吴桂媛轻声回应,目光柔和。

索浩迪和吴桂媛是西宁东车辆段动态检查车间的一对“95后”夫妻,主要从事列车运行图像分析检索工作。因两人分处不同的班组,时常是一个人上班,另一个人下班。

交接班短暂的见面,既是夫妻二人彼此关心的瞬间,也是工作职责的接力传递,身边的同事常开玩笑说他们是一对默契的“时差”夫妻。

接班后,吴桂媛坐在操作台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随着屏幕上的图像不断切换,她的目光紧盯着每一个关键部位,鼠标在屏幕上划动,熟练地勾画出“8字”“Z字”“凹字”轨迹,逐一将疑似异常的图片精准标记出来。

“这些图像看似没有太大差别,但故障隐患就藏匿在毫厘之间。”吴桂媛指着图片说,“我们的工作看起来只是盯着屏幕,但其实是跟每一张图像‘对话’,我们每发现一个问题,就意味着列车运行多了一分安全保障。”

吴桂媛说,她平均每天需要浏览上万张图片。春运期间,随着开行列车的大幅提升,工作量也成倍增加。这就要求吴桂媛和她的同事要更加专注、更加高效,以确保每一趟列车都能安全运行。

“工作中,我们是相互接力的默契搭档;生活中,我们是彼此温暖的伴侣。”吴桂媛笑着说,“比赛中,我们还曾是竞争对手。”

在2024年举办的技术比武中,夫妻俩全力以赴,认真应对每一道考题;赛后,他们第一时间交流经验,分享心得,总结不足。最终夫妻俩分别取得优异成绩,并肩站上领奖台。

“我们从事的工作很普通,但能为高原铁路安全畅通作出一点贡献,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谈起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吴桂媛的脸上写满自豪。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雯静、万玛加 通讯员李彬、吴道洁)


统筹: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雯静、万玛加 通讯员李彬、吴道洁
责编:邢妍妍
编辑:朱晓帆

光明日报
思想品格 人文情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