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冬虫夏草

文摘   2024-10-15 05:00   广西  

冬虫夏草(学名:Ophiocordyceps sinensis (Berk.) G.H. Sung, J.M.Sung, Hywel-Jones & Spatafora)是线虫草科、线虫草属真菌。子座一年生,棍棒状,新鲜时革质,基部浅黄色,中部黄褐色,顶部黑褐色,长可达6厘米,直径可达2毫米;子座菌丝无色,厚壁,频繁分隔,偶尔分枝;子囊孢子线状,无色,薄壁,成熟后多分隔,大小为(118-)120-262(-270)微米×(4.5-)5-6(-6.5)微米。该菌可以与蝙蝠蛾幼虫形成复合体。

冬虫夏草多生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寒山区,主要生于草原、河谷、草丛的土壤中。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省(自治区)的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 

冬虫夏草是中国特有的中药材,它与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补品,中国古代中医药典籍中都有记载。功能与主治为:甘,平。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用于肾虚精亏,阳痿遗精,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咯血。

冬虫夏草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种,保护级别为易危(VU)。

冬虫夏草,中药名。表面会附着很多寄生虫、真菌孢子。为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的尸体的复合体。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功效。主治腰膝酸痛、久咳虚喘、劳嗽痰血。

2018年5月30日报道,原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重申“冬虫夏草不属于保健品”。

入药部位:子座及幼虫的尸体的复合体。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肺、肾经。

功效:补肾益肺,止血化痰。

主治:久咳虚喘,劳嗽痰血:本品甘平,为平补肺肾之佳品,功能补肾益肺、止血化痰、止咳平喘,尤为劳嗽痰血多用。

相关配伍

1、治劳嗽痰血多用。可单用,或与沙参、川贝母、阿胶、生地、麦冬等同用。若肺肾两虚,摄纳无权,气虚作喘者,可与人参、黄芪、胡桃肉等同用。

2、治病后体虚不复或自汗畏寒,可以本品与鸡、鸭、猪肉等炖服,有补肾固本,补肺益卫之功。

用法用量:煎服,5-15g。也可入丸、散。

禁忌:有表邪者不宜用。

炮制方法: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泥土。

药材性状

本品由虫体及从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组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3-8mm,表面深棕黄色至黄棕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单生,细长圆柱形,长4-7cm,直径约3mm;求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头部与柄无明显区别;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淡。

化学成分

本品含蛋白质氨基酸的游离氨基酸,其中多为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糖、维生素及钙、钾、铬、镍、锰、铁、铜、锌等元素。

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抗惊厥、降温等作用,对体液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虫草的水或醇提取物可明显抑制小白鼠肉瘤等肿瘤的成长,虫草菌发酵液可对抗家兔心肌缺的ST段改变,虫草菌对大鼠应激性心梗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虫草水提液对大鼠急性肾衰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关论述

1、《本草从新》:“甘平保胪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

2、《药性考》:“味甘性温,秘精益气,专补命门。”

药用记载

冬虫夏草是中国特有的中药材,它与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补品,中国古代中医药典籍中都有记载。

始载于《本草从新》,据载:“冬虫夏草,四川嘉定府所产者最佳,云南、贵州所产者次之。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

《本草纲目拾遗》云:“出四川江油县化坪,夏为草冬为虫”。

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成书的《本草备要》中也有冬虫夏覃的论述:“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止血化痰。”

培植技术研究进展

子实体发育条件:截止2018年,文献中关于控制冬虫夏草子实体发育研究的记载较少。冬虫夏草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18℃(Dong & Yao,2011)。沈南英等(1983)分离冬虫夏草菌时采用了15-20℃的温度。刘杰麟(1990)指出在8-17℃的室温下培养5个月方可观察到冬虫夏草菌落上长出的尖细的子座,7个月也只有2-3厘米长。如严格控制培养温度于15-19℃之间,就能于3个月后看到冬虫夏草菌落中央的角状扭起菌丝发育形成与自然生长相似的子实体。刘杰麟(1990)指出冬虫夏草子实体发育适应短期短光波照射(3400-5500勒克斯)。人工培养子实体具趋光性,向光面的子实体多而密集,背光面生长稀疏,全黑环境下培养的子实体均表现纤弱、细长,且没有子囊孢子形成,成为畸形扭曲的子实体,不能繁殖后代。当冬虫夏草菌落中央出现子座原基时,逐步增加光照,并用2537-3300 勒克斯的紫外线照射2-3次,每次约1分钟,则更有利于成熟子座的形成。李黎等(1993)对冬虫夏草子座生长发育与光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冬虫夏草子座的生长发育期,光照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光照可控制虫草子座生长高度,减缓生长速度,延长虫草虫体部分的空腐空间。虫草子座具很强的趋光性,室内全人工培养虫草一定要注意光线照射的方向和光照度,光照度应控制在40000-80000勒克斯/平方厘米范围内。杨大荣等(1988)研究表明,在自然环境中,冬虫夏草喜偏酸性的土壤环境。刘杰麟(1990)指出培养冬虫夏草子实体的pH条件应控制为5.0-5.5。

冬虫夏草菌接种方法研究:由于冬虫夏草对蝠蛾幼虫的浸染可能同时存在表皮浸染和肠道浸染两种途径,因此接种方法有针刺、喂食、涂抹、浸泡及喷雾等方法。王忠等(2001)于1993-1995年首次进行了幼虫人工感染实验,他将子囊孢子或子囊孢子分离所得的分生孢子、菌丝配置的悬浮液采用针刺、涂抹、喂食、浸泡及喷雾法接种4-6龄幼虫,结果表明采用涂抹法和喷雾法均能使幼虫感染,而采用针刺、喂食、浸泡法接种则不能感染,以浓度为100克/ 千克蔗糖悬浮液涂抹的处理组的感染率较高,可达到15%。廖志勇(2005)采用饲喂法、喷淋法及微枪注射法进行了感染试验的尝试,结果表明采用新式的注射法,感染僵化率可达14.34%,效果优于前两种方法,但这一技术的缺点在于操作过程中虫体受伤染菌而导致高死亡率。此外,涂永勤等(2010)采用不同接种方式对不同龄期幼虫进行接种,结果表明寄主幼虫感染冬虫夏草菌以拌人饲料接种法感染率最高,最高感染率可达90%以上。幼虫最适宜感染的虫态为3-4龄,从接菌到感染成功需要50日以上,幼虫的感染率为20%左右。

形态特征

子实体:子座一年生,棍棒状,新鲜时革质,无特殊气味,基部浅黄色,中部黄褐色,顶部黑褐色,内部白色,干后木栓质,外部灰褐色至黑褐色,光滑至略粗糙,内部白色,长可达6厘米,直径可达2毫米。

子座:子座菌丝无色,厚壁,频繁分隔,偶尔分枝,规则排列,直径通常为3-6微米,有时膨胀可达12微米。

子囊壳:在子座顶部,黑褐色,壳口突出,具稍尖的不育顶部,基部幼时具绒毛,成熟后绒毛脱落;子囊圆柱状,无色,具线状开口,内含2个子囊孢子,大小为(175-)190-305(-312)微米×(7.5-)7.8-9.5(-10)微米。

孢子:子囊孢子线状,无色,薄壁,成熟后多分隔,大小为(118-)120-262(-270)微米×(4.5-)5-6(-6.5)微米,平均长L=204微米,平均宽W=5.46微米,长宽比Q=37.3(n=30/1)。

复合体:该菌可以与蝙蝠蛾幼虫形成复合体。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厘米,直径0.3-0.8厘米;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20-30条环纹,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质脆易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子座细长圆柱形,长4-7厘米,直径约0.3厘米;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类白色,纤维状。气微腥,味微苦。

产地生境

冬虫夏草多生于海拔3000-4000米的高寒山区,主要生于草原、河谷、草丛的土壤中。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贵州、云南等省(自治区)的高寒地带和雪山草原。冬虫夏草的分布与海拔、气候、温度、湿度、光照、土壤、植被等关系密切,其中又以降雨量和温度影响最大。

生长习性

每年的8月下旬开始,冬虫夏草的寄主蝙蝠蛾幼虫遇到借助风力或雨水传播的冬虫夏草子囊孢子,在环境条件适宜时被侵染,被侵染幼虫行动迟缓,10月份2-9℃时爬至近地表处死亡呈僵虫。冬虫夏草菌吸收虫体营养进行生长繁殖致使虫体内长满菌丝继而形成子座。11月至次年2月份,地温极低,子座生长非常缓慢甚至停止生长;5月,温度升至4-10℃,土壤解冻,僵虫体表长出菌丝并与土壤黏结成一层膜皮,子实体迅速向上生长至20-50毫米的棒状子实体,露出地面;6-7月中下旬,子实体头部逐渐膨大,子囊孢子在适宜的温湿度、光照下成熟并弹射出来,此时,地下僵虫腐烂,子实体空心,扩散出来的孢子借助风、水再去感染蝙蝠蛾幼虫。天然状态下,冬虫夏草完成无性和有性世代需要约3年的时间。 

培育技术

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远未达到产业化生产的水平,但模拟天然环境已能培育出冬虫夏草的子实体。

菌种

为增加蝙蝠蛾幼虫对虫草菌的感染率,应预先制备菌丝及孢子悬浮液,喷洒在饲料中和幼虫体上。 

1.斜面菌种和菌丝悬浮液:将保存于冰箱中的中国被毛孢斜面菌种,移植到斜面或茄子瓶培养基上,放入培养箱中扩大培养,待长满斜面后,将菌种移入无菌水中,制成悬浮液备用。

2.子襄孢子悬浮液:采集天然虫草子座上的子襄孢子,制成较浓的子襄孢子悬浮液。其液体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克(煮水),蔗糖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0毫克。将孢子悬浮液稀释到5-10%,即可进行人工接种。

3.寄主昆虫:主要在野生寄主昆虫、野生饲料和适宜的自然环境下进行野外人工饲养。

接种

冬虫夏草接种的关键在于选择寄主昆虫抗菌性薄弱的幼虫期,尤其是刚蜕皮和取食活动激烈、摩擦损伤率较高的时期。当饲养的蝙蝠蛾幼虫达4-6龄,有2/3以上的幼虫蜕皮时,把幼虫集中。接种时先用冬虫夏草的子襄孢子制成较浓的孢子悬浮液。用喷雾器均匀地喷到幼虫体上,每天喷2次,共喷3天。在野外人工饲养时,喷菌应在阴天或傍晚太阳落山时进行,也可选择在晚上8时左右进行喷洒,这时不仅紫外线较弱,而且幼虫较为活跃。在人工气候室饲养时,为了提高感染率,也可在幼虫的食物中混入冬虫夏草的菌丝体或子襄孢子,让幼虫增加接触感染的机会。感染冬虫夏草菌的幼虫缓慢死亡并最终僵化。

子实体人工栽培技术

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方法,大多属于半人工栽培方法,即在虫草的天然生存环境集中较大虫口,通过自然感染的方式来获得虫草子实体的方法。这时如采用人工喷洒菌液的有效方法,可增加子实体生产量。

1.栽培季节:野外栽培:1年内可分春季与秋季两季栽培,春季于5-6月,秋季在9-11月。 

2.栽培方法:野外栽培一般采用坑栽法。将野外采回的或在野生条件下饲养的幼虫,放入一个排水良好、日照少、易保湿的土坑内,坑深20-25厘米,长度因地势而定。坑内平铺10厘米厚的腐殖质丰富的砂壤土,土中放入寄主蝙蝠蛾喜食植物的根叶,同时边拌边喷入100-200毫升/平方米菌液,随后将已经喷了3天菌液的幼虫放入土坑内,在覆土面上盖一层树叶、草根、菜叶等。 

3.管理与收获:栽种后土壤的湿度应保持在40-50%,并防止践踏和鸟类啄食。在合理的管理下,坑内幼虫会很快感染、僵化,在虫体表面逐渐长出白色菌丝。一般生长120天(扣除夏季6-7月休眠期),才能长出达到药用标准的虫草。春种虫草到翌年芒种前后挖出,秋种的虫草到来年8月上旬挖出。挖出后先放入60-80℃的热水中浸泡10-15分钟,捞出再用清水冲洗晒干或烘干即可。

病虫防治

冬虫夏草培育过程种可发生的病虫害较多,已知的多达20余种。病虫害主要集中在寄主昆虫上,包括真菌、细菌、线虫、寄生昆虫、天敌捕食以及机械损伤,其中以感染病菌致死率最高,寄生昆虫和线虫等发生较少,室内养殖一般无天敌。机械损伤较为常见,虽然不会造成直接死亡,但伤口易感染病菌,造成寄主昆虫死亡。

病害

病害分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常见的病原真菌有拟青霉、绿僵菌、白僵菌、红僵菌等。病害无有效安全的防治药剂,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提倡无公害饲养,主要应控制人工饲养蝠蛾环境中的微生物。对室内环境全面消毒,虫室应进行熏蒸消毒,卵、水、饲料等物质进入虫室时应先消毒灭菌,养虫用的器材、容器也要定期消毒,减少病原菌及寄生虫进入饲养环境。保证饲料供给、增强虫体抗病性,随时检查,及时发现和剔除病、死虫体以防止病害传播;积极筛选抗病性高的种群,提倡杂交防止种群退化。除此以外,养殖人员也应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污染。

虫害

虫害有螨虫、线虫、蚊虫、寄生蝇、寄生蜂等,线虫所占比例少,寄生性虫害极少发生。冬虫夏草采收后彻底清除表面杂质泥沙,以去除寄居在表面的螨(卵);加工使药材含水量降低到15%以下,使所带螨(卵)死亡;储藏过程中保持环境的干燥清洁,避免螨虫的进入和生长繁殖。药材用包装袋密封包装,有条件最好采用充气包装,可避免螨虫为害。

主要价值

冬虫夏草化学成分为:

①核苷酸:虫草素、腺苷、尿嘧啶等;

②虫草多糖:D甘露醇(虫草酸);

③甾醇类:麦角甾醇、胆甾醇等;另含粗蛋白、脂肪及脂肪酸、维生素B12等。虫草多糖具有免疫调节、降低血糖、抗肿瘤等作用;虫草素等核苷酸成分具有抗菌、抗肿瘤作用。

药理作用:

①免疫调节,虫草多糖具有双向性调节作用;

②镇咳、祛痰和平喘,冬虫夏草、虫草菌舒张支气管作用明显;

③雄性激素样作用,调节恢复试验雄鼠的性功能紊乱;

④抗肿瘤,冬虫夏草对小鼠肺癌的原发灶和自发性肺转移、淋巴瘤有抑制作用。另有抗菌、抗肿瘤、抗疲劳、抗衰老、抗心肌缺血、保护肾等作用。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冬虫夏草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Redlist of China’s Biodiversity - Macrofungi),保护级别为易危(VU)。

易危原因

在中国,政府相关部门通过下发相应的虫草采集、管理与交易暂行办法,针对采挖、储存和管理制定出了详细且完善的规定,在冬虫夏草资源开发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现实生活中仍存在许多诸如地方采集管理不完善、承包经营权落实不到位、部分地区权益漠视、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与此同时,外来人员私自采挖、或者通过支付部分草场租赁和草场使用费后,滥采乱伐现象严重。部分不法分子甚至巧立名目借用旅游的形式,在禁止期限内进行非法挖掘行为(2018)。而且由于连年对冬虫夏草资源的采集,草场退化严重,草地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冬虫夏草的数量也一直呈下降趋势(2017)。

中国人民对中草药的探索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相传,神农尝百草,首创医药,神农被尊为“药皇”。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5000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

中药应用理论比较独特。中药有四气五味。四气又称四性,是指药性的寒、热、温、凉。五味指药物的辛、酸、甘、苦、咸。中草药的气、味不同,其疗效也各异。

不过是药三分毒,没有专业医师指导,大家千万不要自己去尝试,以免出现问题。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才能发挥草药的神奇功力!

药用植物大全
药用植物大全,让你更深度了解每一味药,更简洁了解每一种药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