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精草(Eriocaulon buergerianum Körn.)是谷精草科谷精草属的草本植物。叶线形;花葶多数,花序近球形,外苞片倒卵形或近圆形,无毛或下部的有毛,总(花)托常有密柔毛;苞片倒卵形或长倒卵形,雄花花萼佛焰苞状,花冠近锥形,近顶处有黑色腺体,花药呈黑色;种子长圆状;花期7-12月;果期7-12月。以得谷田之余气,故而得名“谷精草”。
谷精草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等省区,在日本也有分布,生长在池沼、溪沟、水田边等潮湿处。喜温暖潮湿气候,忌干旱,忌严寒,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或沙土栽培为宜。繁殖方法一般为种子繁殖。
据《本草纳目》中记载谷精草:“治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其味辛、甘,性平。归肝、肺经。其花茎纤细,头状花序成熟后可作干花,是微型插花的良好素材, 也可做地栽及林下观赏,观花穗及果穗。
别名:连萼谷精草、珍珠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禾本目
科:谷精草科
属:谷精草属
种:谷精草
植:物学史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带花茎的头状花序。
性味:味辛、甘,性平。
《本草拾遗》:"味甘,平。"
《日华子本草》:"凉。"
归经:归肝、肺经。
功效主治:用于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风热头痛。祛风散热,明目退翳。治目翳,雀盲,头痛,齿痛,喉痹,鼻衄。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4钱;或入丸、散。
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禁忌:阴虚血亏之眼疾者不宜用。
《本草述》:"忌铁。"
《得配本草》:"血虚病目者禁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文献
《开宝本草》:"主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
《纲目》:"治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
相关配伍
1、《鸿飞集》,痘后目翳:用石决明(火 ,研)、谷精草各等分,共为细末。以猪肝蘸食。
2、《太平圣惠方》,鼻衄:用谷精草捣罗为末,以热面汤调下二钱。
3、《本草述》,忌铁。配密蒙花,明目退翳;配防风,疏风明目止痒;配龙胆草,疏风泄热退翳;配石决明,清肝明目祛翳。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切段。
生理特性
谷精草属草本植物,叶线形,丛生,半透明,具横格。花果期7~12月。其具大量须根,着生了水底泥中;生于池沼、溪沟喧、水田边等潮湿处。
分布区域
分布于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省区。生于稻田、水边。日本也有。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谷精草体轻性浮,能上行阳明分野。凡治目中诸病,加而用之,甚良。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也。”
2、《开宝本草》:“主疗喉痹,齿风痛及诸疮疥。”
以得谷田之余气,故而得名“谷精草”。
本草纲目-谷精草
「释名」戴星草(《开宝》)、文星草(《纲目 时珍曰∶谷田余气所生,故曰谷精。
志曰∶白花似星,故有戴星诸名。
「集解」颂曰∶处处有之。春生于谷田中,叶茎俱青,根花并白色。
二月、三月采花用,花白小圆似星。可 马令肥 根微赤,出秦陇间。
时珍曰∶此草收谷后,荒田中生之,江湖南北多有。一科丛生,叶似嫩谷秧。抽细茎, 高四、五寸。茎头有小白花,点点如乱星。九月采花,阴干。云二、三月采者,误也。
花
「气味」辛,温,无毒。藏器曰∶甘,平。
大明曰∶可结水银成砂子。
「主治」喉痹,齿风痛,诸疮疥(《开宝》)。头风痛,目盲翳膜,痘后生翳,止血(时 珍)。
「发明」时珍曰∶谷精体轻性浮,能上行阳明分野。凡治目中诸病,加而用之,甚良。
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也。
「附方」旧一,新九。
脑痛眉痛∶谷精草二钱,地龙三钱,乳香一钱,为末。每用半钱,烧烟筒中,随左右熏 鼻。(《圣济录》)
偏正头痛∶《集验方》∶用谷精草一两为末,以白面糊调摊纸花上,贴痛处,干换。
《圣济方》∶用谷精草末、铜绿各一钱,硝石半分。随左右搐鼻。
鼻衄不止∶谷精草为末,熟面汤服二钱。(《圣惠方》)
目中翳膜∶谷精草、防风等分。为末。米饮服之,甚验。(《明目方》)
痘后目翳,隐涩泪出,久而不退∶用谷精草为末,以柿或猪肝片蘸食。一方∶加蛤粉等 分,同入猪肝内煮熟,日食之。又方∶见夜明沙。(邵真人《济急方》)
小儿雀盲,至晚忽不见物∶用羯羊肝一具(不用水洗,竹刀剖开),入谷精草一撮,瓦 罐煮熟, 日食之。屡效。忌铁器。如不肯食,炙熟,捣作丸绿豆大。每服三十丸,茶下。(《卫生家 宝方》)
幼大全》)
形态特征
谷精草属草本植物。叶线形,丛生,半透明,具横格,长4-10(-20)的厘米,中部宽2-5毫米,脉7-12(-18)条。花葶多数,长达25(-30)厘米,粗0.5毫米,扭转,具4-5棱;鞘状苞片长3-5厘米,口部斜裂;花序熟时近球形,禾秆色,长3-5毫米,宽4-5毫米;总苞片倒卵形至近圆形,禾秆色,下半部较硬,上半部纸质,不反折,长2-2.5毫米,宽1.5-1.8毫米,无毛或边缘有少数毛,下部的毛较长;总(花)托常有密柔毛;苞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长1.7-2.5毫米,宽0.9-1.6毫米,背面上部及顶端有白短毛;雄花:花萼佛焰苞状,外侧裂开,3浅裂,长1.8-2.5毫米,背面及顶端多少有毛;花冠裂片3,近锥形,几等大,近顶处各有1黑色腺体,端部常有2细胞的白短毛;雄蕊6枚,花药黑色,雌花:萼合生,外侧开裂,顶端3浅裂,长1.8-2.5毫米,背面及顶端有短毛,外侧裂口边缘有毛,下长上短;花瓣3枚,离生,扁棒形,肉质,顶端各具1黑色腺体及若干白短毛,果成熟时毛易落,内面常有长柔毛;子房3室,花柱分枝3,短于花柱。种子矩圆状,长0.75-1毫米,表面具横格及T字形突起。花果期7-12月。
近种区别
该种外观与南投谷精草(E. nantoense Hayata)相似,但后者总(花)托有密毛易于区别,又以雌萼有龙骨状突起,花药较大区别于尼泊尔谷精草(E. nepalense Presc. ex Bong.)和老谷精草(E. senile Honda)。
生长环境
谷精草具大量须根,着生了水底泥中;生于池沼、溪沟喧、水田边等潮湿处。喜温暖潮湿气候,忌干旱、忌严寒。宜选择水田或低湿地栽培。
繁殖方法
播种
秋季采收成熟花葶,晒干,搓碎后收集种子待播。春季,每公顷田或地用种子15千克左右,均匀撒播,播种时放于田水,发芽出苗后灌浅水养护。栽培主要采集野生种子,9-10月为果熟期,种子成熟时果序显灰黑色斑块,果梗干黄并扭转,种子显橘红色时采收,不宜太早,太早种子尚未成熟没有发芽力,太晚采收,也会降低种子发芽率。
种子采收时将果序带果梗拔出,摊放在竹箩上晒干水分后,用手掌压住果序,不断来回搓揉,直至将果全部搓脱为止。剪掉果梗,再用孔径0.9毫米的铜筛继续搓揉果实,将果皮搓烂后,将它们全部倒人烧杯,用清水将果皮、苞片漂洗掉。种子摊放在培养皿中晾干,盛在密封的玻璃瓶中,放置于干燥器或冰箱中备用。在室温中保存8个月就几乎完全丧失活力。
光照
谷精草种子的发芽率较低,但比较容易发芽,在苗床日均温11-28℃均可萌发,它发芽喜欢高温及充足的光照。在海南岛4月份便已进入高温季节,苗床日均温已达21℃以上,故播种后6-11天便出苗。由于种子小,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差,在9-10月海南岛的台风暴雨季节播种出苗率低,在有光照的室内育苗效果较好,平均出苗率达19.7%,若是在室外播种,应盖薄膜,以防大风把种子吹掉,保证出苗率达16%以上。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生长期拔除杂草3-4次,追肥至1-2次;定期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采收储藏:秋季采收,将花茎拔出,除净泥杂,晒干。
大田移栽:育苗时选排灌方便的水田,经充分耙烂后,整成长5米,宽1米,高10厘米的苗床,因种子很小,要求床面要整平整细,播种时将种子与椰糠或锯末按1:50的比例混合后播,均匀撒播于苗床上即可,以夏季高温季节播种较好。播种量,每平方米0.3克,播后浇水,并保持畦面湿润,要及时搭好活动防雨棚,每次下雨前应把棚盖盖上,以防种子被雨水冲掉,雨后及时揭棚,约一个月齐苗,齐苗后开始追肥,以稀薄人粪尿或尿素为宜,以提苗。继续培育3-4个月即可移栽,选阴天出圃定植于大田。
药用价值
全国多数地区以该种植物全草作谷精草入药。据《本草纲目》记载,“谷精草体轻性浮,能上行阳明分野。凡治目中诸病,加而用之,甚良。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也。” 谷精草可以用于缓解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眼生翳膜,风热头痛等症状。
成份
含谷精草素。本品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铁锈色小芽孢癣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毛谷精草水浸剂,也对絮状表面癣菌、羊毛状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效。其煎剂对绿脓杆菌作用较强,对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作用弱。
采集
8-9月采收,将花茎拔出,除去泥杂,晒干。
鉴别
为带花茎的头状花序。花序呈扁圆形,直径4-5毫米;底部有鳞片状浅黄色的总苞片,紧密排列呈盘状;小花30-40朵,灰白色,排列甚密,表面附有白色的细粉;用手搓碎后,可见多数黑色小粒及灰绿色小形种子。花序下连一细长的花茎,长约15-18厘米,黄绿色,有光泽;质柔,不易折断。臭无,味淡,久嚼则成团。以珠大而紧、灰白色,花茎短、黄绿色,无根、叶及杂质者为佳。
【备注】同属植物尚有下列两种,在不同地区亦供药用:赛谷精草(流星草)Eriocaulon sieboldianum Sieb. et Zucc. ex Steud.;华南谷精草(谷精珠)Eriocaulon saxangulara L.。眼科常用药物,对风热目疾,翳膜遮睛等症,常与菊花、桑叶、防风、生地、麦冬、赤芍、牛蒡子等配伍应用。
药用部位
为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的带花茎的花序。
观赏价值
谷精草花茎纤细,头状花序成熟后可作干花,是微型插花的良好素材,也可做地栽及林下观赏,观花穗及果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