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人才培育、产业发展和环境美化是绘就和美乡村画卷的关键笔触。近年来,喀什地区紧抓乡村产业振兴,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强化党支部建设,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稳步提升村容村貌,让广袤乡村逐渐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岳普湖县鹏岳农业生态园的杏子熟了。(资料图)岳普湖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努日曼古丽 摄
村书记当好“领头雁”
盘活乡村振兴“蓄水池”
“冬季天气寒冷,是果树管理的重要时期,深翻土壤既能改善土壤结构,促使枣树根群扩展,又能将树下的残枝、杂草翻根入土作肥料。”麦盖提县央塔克乡东伟立克村的红枣地里,村党支部书记王守钊正在为村里的种植户们讲解枣树管理知识。村民们聚精会神聆听每个知识要点,用心掌握枣树管护的技术要领。
红枣是央塔克乡东伟立克村的支柱产业,前些年因种植技术落后,种植效益不明显。
“村里有地也有人,我就想着还是要把我们的优势发挥出来。”王守钊引导种植能手加入示范种植队伍,安排技术人员从枣树栽培、疏花疏果、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详细讲解,培养“田秀才”13人,成立红枣种植技术服务队,常态化为全村种植户开展技术指导。
乡村全面振兴,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村民亚森·阿力马斯正是受益的其中一员。“今年我家种植红枣38亩,经过红枣种植技术服务队技术人员的指导,红枣产量上去了,收入有了明显提升。”亚森·阿力马斯说。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 这是王守钊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的社会担当。
东伟立克村通过党员示范带动,积极推广优质红枣、麦种、棉花及其他蔬菜等高品质农产品种植,通过查不足、补短板,教方法、传经验,提升村干部和后备力量综合素质,实现“弱苗转壮”“壮苗出穗”,培养“家门口”的乡村振兴人才,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深挖潜力发展产业
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喀什嘉美农业科技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疏勒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规划引领整治环境
绘就乡村振兴“美画卷”
“现在我们村的环境跟之前相比,‘颜值’提升太多了!”说起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的种种变化,村民库尔班江·阿卜杜克热木赞不绝口,“道路整洁、水清渠美,心情也越来越好!”
漫步在阿亚格曼干村平整宽阔的村路上,路边景象格外引人注目。曾经杂物堆积、杂草丛生的路旁,如今已换了模样。崭新的垃圾桶摆放整齐,房屋布局错落有致,在冬日暖阳下生机勃勃,仿佛给村庄镶上了靓丽的花边。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点任务。阿亚格曼干村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的重大工程,因地施策,在改变居民卫生习惯、提高生活品质上做文章,系统推进、全村施治、激发活力,全村垃圾乱倒、道路坑洼等现象得到治理,庭院实现三区分离且进行装饰美化,农村面貌和群众生活发生了明显变化。
“我们紧盯村主干道、村头巷尾、房前屋后、路边沟渠等薄弱环节,以及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问题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自治区党委党校驻阿亚格曼干村工作队副队长克力比努尔·沙依木如是说。
走进库尔班江·阿卜杜克热木家中,屋内窗明几净,家具摆放规整,地面一尘不染,一家人围坐一起,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幸福写在每个人脸上。这般温馨惬意的场景,正是人居环境整治为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
“扫干净”“码整齐”“清通透”。农村人居环境还在整治提升,更加整洁、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必将会带来更多的新气象、新变化,让民生实事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暖进群众心田里。
来源:喀什地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方礼 张吾乐
主编:汪玉珍 责编:杨进财 编辑:韩子轩
投稿邮箱:ksnews@vip.163.com
联系电话:0998—2673697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