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部,于都河畔,水波荡漾,岁月悠悠。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这里集结出发,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8.6万余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人民的支持下,静悄悄地完成了一场规模宏大、彪炳史册的战略大转移。从此,中国革命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这条长征路,浸染着烈士们的鲜血,写满了可歌可泣的故事。任时光荏苒,经久不衰、荡气回肠。
今年,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江西新闻客户端推出《90年的回响》专栏,刊发记者深入于都采访的长征故事,在重温历史中,追忆那段峥嵘岁月,感悟长征精神,探寻老区人民坚守初心,薪火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谱写新时代荣光的生动实践。
伟大长征精神,必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一有时间,红军后代易晋凡就会陪着奶奶温琴来到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走一走,看一看。这里的文物虽然没有一件和她家有直接关系,但这里展示的史实资料却与她的太爷爷易诗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看,那是太爷爷所在部队驻扎过的地方!”易晋凡搀扶着奶奶,兴奋地走向一块展板。
▲红军后代易晋凡陪着奶奶温琴参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摄影丨龙楚良
易晋凡介绍,太爷爷易诗佳是于都县贡江镇古田村人,他在1933年报名参加了红军。一张1953年颁发的《老红军光荣负伤残废纪念证》见证了老红军战士易诗佳的战地荣光,成为易家的一份“传家宝”。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补充和扩大兵源,红军在于都开展了“扩红”运动。一开始,当地群众还不知道红军是一支怎样的部队,对于要不要参加红军,还比较犹豫。
“后来,看到红军确实一心一意为民,老百姓就觉得,参加红军是有希望的。为此,1933年,古田村很多青年都积极报名参加了红军,我的太爷爷易诗佳就是其中一个。”
易晋凡介绍,当时古田村一户多人参加红军的现象很普遍,兄弟从戎、父子上阵,甚至祖孙三代都从军。“现在我们古田村家家户户都是红军后代。”
1934年10月,23岁的易诗佳跟随中央红军踏上了漫漫长征路。“爬雪山、过草地……一路上,太爷爷经历了很多无法想象的艰苦,见证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很多战友就倒在他身边,再没有醒来。”
尽管长征艰苦,红军战士们依旧乐观。上世纪90年代初,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工作人员曾经走访过易诗佳老人。当时,他们问了易诗佳一个问题:“长征途中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他们猜测,是不是打胜仗、受表彰?或者是喝酒庆功?
但易诗佳给出的答案让人意外,竟然是行军休息时晒着太阳抓跳蚤。“过草地走大半天,终于找到一块可以歇脚的地方,太阳照着,剥开棉袄抓虱子。这就是快乐!”
这是怎样的一种信念?和平年代的人根本无法想象。这就是老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坚定的信念,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能的。
▲红军后代易晋凡接受江西新闻客户端记者采访。摄影丨龙楚良
易诗佳离开家的时候,妻子丁冬发还怀有身孕。“在这种情况下,我太爷爷还是选择舍小家顾大家,跟着部队走了。”这一去也不知何时能归……当时,很多人劝说丁冬发,趁着年轻赶紧改嫁,但被她断然拒绝。“我太奶奶说,她要把孩子生下来,在家里等太爷爷回来!她也相信,太爷爷一定会回来的!”
“好在结局是美好的,太奶奶等回了我的太爷爷。”红军战士易诗佳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到达了陕北。1936年,他在山西作战时被飞机轰炸震聋了右耳。1938年,部队出台政策,有特殊情况的战士,可以申请回乡。考虑到右耳失聪加上思乡情切,易诗佳就申请返回了家乡于都。
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一直延续到易诗佳返乡。当看到家中破破烂烂,连一个完好的盆都没有时,易诗佳没有气馁。他扛起了锄头,和妻子从头开始,一同开荒、挖煤。“太爷爷说,只要人还活着就好,就有希望。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农闲的时候,易诗佳会和家人讲起他的长征故事。易晋凡说:“太爷爷生前常常讲起他的长征故事,奶奶再把他的长征故事讲给我们听,我们又把太爷爷的长征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今年22岁的易晋凡,毕业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校期间,她参加了学校“红帽子宣讲团”,通过一场场宣讲,将太爷爷长征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毕业后,她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宣讲的机会。“哪怕一次宣讲只能影响一个人,我都会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我们青年一代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让红色故事代代相传。”
推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