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大学进入Final季,各大社交平台上涌现了一批“退学帖”。
退学的原因千差万别——
有些学生因为未通过考试不能毕业,不得不放弃学业;
有些人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一部分学生承受不住课程的高强度或高难度,选择中途退出;
每次看到这些“退学帖”,总让人感到心酸又无奈。
面对这些曾经被寄予厚望,如今在名校中苦苦挣扎的孩子,家长们可曾想过,为什么他们进入顶级学术殿堂后,竟然想要退学?
赫芬顿邮报上一位特邀作家Jenny Lu分享了她的故事。
2023年8月底,一位华裔女孩收拾行囊,告别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几周前,她还是满怀期待的大一新生,而如今她却退学了。
时间回到十多年前,为了追寻更好的受教育机会,她和妈妈、哥哥从中国移民到美国。
从幼儿园到高中,她始终是那个埋头学习的优等生。
老师们称她“特别聪明”,母亲的朋友们也常以她为榜样教导自家孩子:“要像她一样努力,她成绩优异,一定会进名校、找到好工作、赚很多钱。”
她在班上300多名学生中排名第四,担任学校最大社区服务项目的主席,SAT成绩出色,还凭借全额奖学金被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
外人眼中,她的未来一片光明。
事实上,她的每一天都充满了隐秘的压力和挣扎。无数个不眠之夜让她疲惫不堪,即使有机会休息,也需要依靠药物治疗失眠。
她还发现很多同龄的尖子生同样被无形的压力笼罩着,这种压力不仅来自父母和社会,也来自她们自己。
她回忆起自己第一次SAT成绩不如预期时,家人立即要求她参加强化课程以提高分数。
聘请家教在她的社区中非常普遍,不仅针对考试,还有论文写作、大学面试等方方面面。
她深知自己不过是在走一条被父母设计好的路,对于她的妈妈来说,财富和社会地位代表了成功,而她则一直以“模范少数族裔”的形象努力扮演着这个角色。
但在她内心深处,并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却明白如果继续追随别人的期待,她永远也无法找到真正的自我。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学期成为她的转折点。无论是课堂、宿舍,还是费城的街道,她都感到格格不入。
最终,在一位学术顾问的帮助下,她鼓起勇气告诉母亲自己想要退学。
美国全国学生学历认证中心发布的《Completing College: National and State Report》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美国约62%的大学生能够在六年内完成本科学业并获得学位。
这意味着,还有近38%的学生未能顺利毕业。
哈佛大学前一年公布的劝退学生的数据至今依然震惊留学圈,2021-2022学年,有51名本科生因学业成绩未达要求被劝退。
另外还有149名学生处于“学术缓刑”状态,这些学生已经出现学术问题,如果他们不作出改进,将面临被劝退的风险。
即便是在这些学霸含量极高的顶尖学府,学生能够顺利通过激烈的入学筛选进入大学,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未能顺利完成学业。
《常春藤零距离——美国名校印象》是凤凰卫视制作的一系列纪录片,聚焦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藤校的真实经历。
纪录片的主角之一左彤,既精通钢琴和声乐,又会讲英法双语,曾在耶鲁大学历史系读本科。
她提到,在耶鲁的前两年,可以在每学期开设的2000多门课程中自由选择,这些课程涵盖了多个学科和领域。
只有在大三这一年,学生才被要求申报专业,而与所学课程相比,专业课程只占到大约三分之一。
对于习惯了“什么有用就学什么”的中国学生来说,他们不理解这些与专业无关的课程有什么实际用途。
特别是在就业压力下,很多学生容易感到悲观焦虑,越学越觉得吃力。
在美国的顶尖大学中,学术挑战不仅仅体现在学科多样性,更在于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严格,期末考试的难度也非常高,许多课程的挂科率居高不下。
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算法设计与分析”(6.046)和“物理I:经典力学”(8.01)等课程的挂科率在8%至12%之间。
芝加哥大学的核心课程体系(Core Curriculum)涵盖广泛且深入,尤其是在经济学课程中,“经济学原理”(ECON 19800)的挂科率接近15%。
这些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复杂的理论并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
由于语言差异和教学方式的不同,中国学生适应起来更加困难,而且教授并不会手把手地教导学生,而是强调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
一些学生,尤其是那些通过“人工鸡娃”或包装进入名校的孩子,在没有老师点拨,没有人帮忙补习的情况下根本无力招架。
为了保住学位,他们甚至铤而走险,通过作弊或造假完成学业,但最终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
不可否认,能够走进顶尖大学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当之无愧的“完美学生”。
这些“完美学生”曾在入学前凭借一流的成绩、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精心设计的申请文书脱颖而出。
从进入名校的那一刻起,这些完美学生曾经的自信与成就感可能被无情地浇灭。
在普通学生中“遥遥领先”的他们,进入“学霸云集”的环境后,不再是最耀眼的那颗星,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得不面临着难以适应的学术挑战和心理健康问题,一些人最终选择退学,甚至走向自我毁灭。
根据Sallie Mae的最新报告,大约18%有退学风险的学生承认,心理健康挑战是离开学校的主要考虑因素。
令人担忧的是,仍有31%有退学风险学生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或“优秀”的。
而这些有退学的学生,压在他们身上的却不仅仅是学业上的压力,其中有66%的高危学生发现结交新朋友并不容易。
尤其对于留学生来说,来到异国他乡,走进学术高压锅的环境,还没来得及适应,就已经陷入了新的内卷,压力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原本期待中的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却只剩下24小时都泡在图书馆的枯燥日常。
过于内敛的性格使得他们很难真正融入社交圈子,常常感到被孤立、被边缘化,导致他们处于一种学也学不好,玩也玩不好的尴尬处境。
而家庭对“成功”的高期待,让他们不敢落后,也不能落后。
很多学生的专业选择并非基于自身兴趣,而是受制于家长、社会期望或者主流的学术路径。
正如前文所说的Lu同学一样,她承载着母亲的希望进入藤校,但这只是妈妈的梦想,并不是她的。
曾经她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按照母亲规划的路,进入了一个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大学,选择了一个并不喜欢的专业。
还有一些学生对某一学校、专业有着滤镜,结果真正接触后发现事与愿违。
根据Sallie Mae的数据显示,有56%有辍学风险的学生带着对未来职业的愿景进入高等教育,30%的学生在入学后发现自己对原本的兴趣发生了变化。
当他们发现自己学习的内容枯燥乏味、缺乏实际兴趣时,他们往往会感到无助和迷茫。
这时候他们可能会想:是不是该放手一搏,转专业试试看?
但问题在于,许多习惯于按规划路线行事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也不清楚自己想学什么。
就像提线木偶一样,当父母手中的线松开,他们便失去了方向,整个人垮掉。
他们不知道如何应对留学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不知道如何寻求帮助...
花费百万培养的名校生,父母眼中的孩子成龙成凤的鸡娃大业,最后落得一地鸡毛。
在过去我们期待名校光环带来的荣耀,却忽视了名校背后的挑战,或许正是这种单一的“成功”定义,将孩子推向了退学的边缘。
虽然在我们的语境中,退学并不是光彩的事,但是退学并不等同于失败。
这可能是对学术环境的不适应,也可能是心理健康问题、教育方式的后遗症,还可能是孩子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路。
当我们为“退学帖”感到唏嘘时,是不是也该思考:名校究竟是圆梦之地,还是困住孩子未来的新牢笼?
本文系授权
发布
,From
Letsight,微信号:letsight520。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INSIGHT视界 诚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