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里经常能发现见这么个怪现象:对亲人那叫一个暴躁,可对外人,又特别和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自我越是无能,越是喜欢发泄
就说我有个同事小李,在公司那可是出了名的好脾气。
同事犯个错,他不但不发火,还耐心帮忙解决,完了还安慰人家别紧张。
可一回到家,就因为老婆提醒他别老熬夜玩手机,他就急眼了,还特不耐烦地说:
“你能不能别管我!”他老婆那很委屈啊,只能默默掉眼泪。
这跟“心理边界”有点关系。因为,在外面咱都知道跟别人得有个界限,不敢随便乱来。
得考虑人家的感受,怕惹麻烦。可在家里,就觉得没啥界限了,就容易乱发脾气。
后来,小李这脾气越来越大,对老婆也越来越凶。
他老婆想跟他好好聊聊,可都被他给怼回去了。
结果,他老婆失望透顶,直接要离婚。
这时候小李才知道后悔,可晚啦!他把最爱的人给弄丢了,家也没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方面,对外人咱不敢发火,怕影响形象,坏了人际关系。
心理学有个词叫“印象管理“,人都想在别人面前留个好印象嘛。
可对家里人呢,就觉得他们不会走,所以就放松了,什么坏脾气都往外倒。
2、越是有人包容,越是肆无忌惮
还有,咱有时候就跟小孩似的,觉得家里人就得无条件包容咱。
就像小孩跟大人闹脾气,大人一妥协,小孩下次还闹。
咱也觉得家里人就得惯着咱,所以就不忍着脾气。可咱忘了,家里人也会受伤。
我邻居张阿姨和她儿子小王也是这样。
小王大学毕业没找到好工作,心情不好。张阿姨心疼儿子,小心翼翼地照顾他。
可小王,老对张阿姨发脾气,觉得她不理解自己。
有一天,就为点小事,小王跟张阿姨吵起来了,还说了好多伤人的话。
张阿姨可伤心了,觉得自己付出这么多,儿子还不领情。
这下好了,张阿姨和小王的关系紧张起来了。小王越来越颓废,整天把自己关屋里,谁也不理。
张阿姨,又自责又痛苦,觉得是自己没教好儿子。
最后,小王得了严重的抑郁症,张阿姨也因为太焦虑自责病倒了。
心理学认为情绪会“传染”。小王的坏情绪传给张阿姨,张阿姨的痛苦又让小王更难受,形成了恶性循环。
3、越是亲近的人,越是喜欢挑剔
咱平常过日子的时候经常这样,别人要是不小心惹到咱了,只要人家说句“对不起”,咱马上就回一句“没关系”。
在单位里,同事犯了错,咱也能原谅人家。
咱都习惯了对外人客客气气的,可对家里人却老是没耐心。
就说我同事小周。有一回在公司,一个客户因为误会冲小周发火,小周不但没生气,还特别耐心地给客户解释。
最后把问题解决了,客户也跟他道歉了。
可一回家,就因为他老妈做饭盐放多了一点,他就开始嘟囔,说这饭没法吃了。
他老妈可委屈了,自己辛辛苦苦做顿饭,还被儿子嫌弃。
同样的错,外人犯了,咱觉得能原谅;家里人犯了,咱就觉得受不了。
可咱忘了,家里人也是普通人啊,又不是圣人,他们也有疏忽的时候。
我还认识个姑娘小杨。有一次她在外面跟朋友逛街,朋友不小心把她新买的衣服弄脏了,小杨笑着说没关系,回去洗洗就行。
可一回家,发现她爸把她的书放错地方了,就火冒三丈,说她爸不尊重她的东西。
她爸一声不吭地把书放回原位,脸上全是无奈。
其实,如果家里人不太理解咱,咱可以多跟他们聊聊,别老摆着张冷脸。
能好好说话就别放狠话。
就像小周后来知道自己不对了,赶紧跟他妈道歉,还说以后注意态度。
小杨冷静下来后,也跟她爸解释了那些书对她多重要,她爸也说以后会小心。
咱得明白,家里人是咱最亲的人,他们给咱的是无条件的爱和支持。
咱可不能因为他们跟咱亲近就老挑他们毛病,得多多理解和包容,让家里充满温暖和爱。
4、怎么维护家庭的和谐
第一,你得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要发火的时候,先深呼吸几下,冷静冷静。然后从对方的角度想想,理解理解家人的感受。说话的时候温柔点,别大喊大叫。
第二,你得知道感恩。
别把家里人的好当成理所当然,人家给咱做顿饭,帮个忙啥的,咱得说声“谢谢”。
第三,你得有个好的沟通办法。
家里人得定期聊聊,说说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聊天的时候好好听人家说话,尊重人家的想法。
第四,一起弄点温馨的家庭活动。
看看电影,出去旅游,一起吃个饭啥的。这些活动能让家里人感情更好,家也更和谐。
咱可得记住了,越是亲近的人,咱越得珍惜。
家里人是咱生命里最重要的人,他们给咱爱和支持,陪咱过一辈子。咱可不能因为人家包容就乱发脾气。
这世界上,没谁平白无故对你好,要是有,那肯定是家里人。
家里人再爱咱,听多了难听的话,也会心寒;受多了委屈,也会失望。
所以,咱从现在开始,对家里人好点,别老凶巴巴的。好好维护咱这个家,让家里充满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