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老师逝世,遗作七言诗成绝响,田楷误区或将终结!

文化   2024-10-07 07:04   广东  

9月28日晚十点,书法界一颗璀璨的星辰悄然陨落——著名书法家田英章先生辞世。这一消息如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书法界,也让无数书友扼腕痛惜。

田英章先生,这位享年74岁的书法巨匠,不仅以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泛赞誉,更以其卓越的书法教育成就,为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播撒了无数希望的种子。就在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其抖音号上发布了自己的书法作品,并附上了一首自己创作的七言古诗《自作》。这首诗,如今成了他留给世人的最后绝响

《自作》一诗,以孤独、愁思为主题。自作开篇“凭栏西望雾蒙蒙”便勾勒出一幅朦胧而凄美的画面,仿佛能看到田英章先生独自凭栏远眺,视线被雾气遮挡,心中却充满了对故人的思念。“昏月临窗断雁声”一句,将这份孤独和愁思推向了高潮。昏黄的月光、断雁的哀鸣,与他的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氛围。

“已是随风花落去,翠微不见故人行”两句,让人感受到了田英章先生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感慨。美好的事物已经随风而去,心心念念的故人却再也不能相见,这种无奈和遗憾,让人不禁为之心酸。“从今若许常相聚,何以惆怅入梦中”两句,则表达了田英章先生对与故人相聚的渴望,以及对现实与梦境之间巨大落差的无奈

整首诗以“懒坐倚床听细雨,孤灯残酒到天明”作结,将田英章先生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推向了极致。细雨绵绵、孤灯摇曳、残酒相伴,这样的画面让人不禁为之心生怜悯。而“到天明”三字,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去的无尽思念

田英章先生的逝世,无疑让书法界痛失了一位巨匠。他的书法艺术风格独特、造诣深厚,深受广大书友的喜爱和推崇。然而,在田英章先生逝世之际,我们也应该客观地看待他的书法艺术和教育理念。

田英章先生的书法风格,被一些人称为“田楷”,在书法界有着广泛的影响。然而,对于“田楷”的历史地位和教育理念,一直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田楷”是对传统楷书的一种创新和发展,其规整造作的风格有助于初学者快速入门;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田楷”过于注重形式和技法,缺乏独创性和艺术性。实际上,田英章先生的楷书并非直接学自欧阳询,而是受到了晚清民国时期一些书法家的影响。尽管田英章先生声称自己学的是欧阳询,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广泛认可。

此外,田英章先生的书法教育理念也备受争议。一些人认为,他的教育理念过于保守和僵化,过于强调技法和形式,而忽视了书法的内涵和神韵。这种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书法学习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然而,也有一些人认为,田英章先生的教育理念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有益的,能够帮助他们快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和规范。

田英章先生的逝世,无疑为书法界带来了一次深刻的反思。他的书法艺术和教育理念虽然有着广泛的影响,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争议。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他对书法艺术的贡献。他的逝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的书法风格和理念的出现。

楷书《兰亭序》



或许,田英章先生的逝世可以被视为书法误区的一种终结。他的离世,让书法界有机会重新审视和反思当前的书法教育和创作理念。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能保持其生命力和活力。田英章先生的逝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重新审视书法的本质和意义,探索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书法教育和创作理念。在未来的书法发展中,我们应该汲取田英章先生书法艺术中的精华,同时摒弃其教育理念中的糟粕,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推动书法艺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历代书法名帖热销推荐

书法易
书法易(www.shufayi.com)官方公众号,关注即送书法教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