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 | 教育热忱凝气力 公能精神铸心魂

文摘   2025-01-10 14:22   天津  

张汉泉,天津市南开中学物理高级教师

天津市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类领航学科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

天津市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团队成员

南开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他,曾在全国教育教学研讨会上做示范课

在南开区教师业务考核中获学科第一名;

他,曾获评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

天津市敬业奉献好人

天津市优秀班主任

西藏自治区援藏先锋

南开区“德业双馨”先进教师

南开区骨干教师、学科领航教师、优秀班主任;

他所带班级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学生集体

南开区劳动教育先进班集体

南开区三好班集体

南开区五四红旗团支部

 

“将心比心、育德化人”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从教16年,担任班主任12载

张老师始终坚持“将心比心、育德化人”

关注每一个学生,做他们口中更好的“泉哥”

寻找他们身上的个性和闪光点

让孩子们拥有最特别的青春

绽放独属于自己的青春光彩

 

他的班级不只关注学业成绩

“来学校是做什么的?”

这是张老师每逢开学都会问学生的一个问题

“学知识!”是张老师收获的最多的答案

每每这时,他都会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们

来学校除了学知识更要获得全面成长

学业成绩只是一种体现

 

他的班级更注重学生综合素养

带班之初,他带领学生翻开

《弟子规》《道德经》《传习录》等国学经典著作

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汲取人生智慧

丰盈精神世界

学习之余,他带孩子们跳长绳、踢毽子、投沙包

放下手机,走向阳光,走向操场

感受运动和交往带来的喜悦

学期之中,他邀请毕业学子重回南开

为学弟、学妹分享成长经验

传授学习方法

讲述大学生活

谋划未来方向

有了提前了解与憧憬

学生的目标更清晰、方向更精准

 

他的班级引导学生践行“公能精神”

以周恩来为人生楷模是南开中学德育工作的主线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责任意识是德育工作的要务

了解到很多农村地区的孩子缺衣少穿

冬天难御寒、夏天难避暑

而城市里的孩子有时衣服还没穿久就丢弃了

张汉泉萌生了“为农村孩子捐衣”的想法

他向学生讲述了农村孩子现状

深入浅出阐释为百姓、为社会服务的“公能精神”

孩子们大为动容

纷纷表示要尽绵薄之力帮助有需要的人

从一个班到全学校

孩子们将挑选出的衣物清洗消毒

寄送到有需要的孩子们手中

“衣+1=爱”为贫困地区捐衣活动,一开展便是10年

张汉泉还在工作之余到天津SOS儿童村组织义务送教

为那里的孩子开展科普讲座,开启科技之窗

2020年在全民“战疫”期间

他发起与抗疫一线医护人员子女结对子活动

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他体会到助人的快乐

用实际行动引导学生践行“公能精神”

培育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的南开学子

 

“在这个院子里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好好干!”

多年前初入南开园时学科老先生对青年张汉泉的嘱托

16年来,他一如当初

始终保持那个初出茅庐、意气风发的小伙子怀揣的教育热忱

对教学业务毫不懈怠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追求

天津市优质课评比二等奖

南开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区教师业务考核学科第一名

多次在区级教研中做展示

荣誉加身从不是他停滞的借口

工作9年后,他报考了师范类研究生

每周教学量大、带班事务繁杂

同样的试题、同样的分数线

而竞争者多是素质过硬的在校大学生

“改革后天津师范大学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就没有考上的非全日制考生,你趁早放弃吧!”

但,南开精神越“难”越开

他毅然开启了为期半年的备考

他每天列好工作和学习时间表

严格落实、以身示范

和学生一起拼搏、互相监督

初试、复试闯过重重关卡

最终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

重回校园开始系统的专业进修

同窗和自己的学生一般大

自己又有10年教学经验

但他仍是班里最认真的学生

两年的系统学习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专业技能

他努力做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用行动践行“勤奋严谨,自树树人”的校训

   

学以致用,物理也能很有趣

他创新教学方法,精研学科知识,钻研教学规律

让学生听得懂、有兴趣、有信心

天津大学“国优计划”硕士研究生实践导师

天津市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类领航学科基地的负责人

初、高中全学段的物理教学带头人

“趣味物理探索”选修课指导教师

物理学科备课组长

每个头衔都是对他教学成绩的肯定

家长和学生对他赞不绝口

全国教育教学研讨会上

他的示范课《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生动活泼,教学效果好

得到了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中国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与保定市教育局开展的“振兴县域教育帮扶项目”交流活动中

他讲座并评课,为县域教育的创新发展做出努力

他积极在南开区教研活动中做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展示课

对线上教学进行有益探索

他积极参与南开区云动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录制了4节课程资源。

他受邀到天津师范大学为本科生、研究生授课、讲座

将教学经验分享给更多未来的“灵魂工程师”

 

送教入藏 播撒希望的种子

2018年,张汉泉作为天津市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团成员

到昌都市第二高级中学支教

对初生爱女的不舍

海拔4300米、135公里颠簸蜿蜒的山路

高原反应导致的剧烈呕吐

驻地室内接近冰点的寒冷

都没能动摇他入藏送教的决心

这里的孩子淳朴可爱

但生活条件艰苦

张汉泉与学生结对

提供补贴、关心学习、适时家访、助力圆梦

得知孩子们物资匮乏

他多番联络

联合南开中学将衣物、文具送到孩子手中

发现孩子们消息闭塞、学校图书资源不足

他又多方筹措

联合天津融众公益项目服务中心等爱心组织和企业

捐赠图书5000多册

组建“浮香书室”

为学生打开课外阅读之窗

感受到藏区教师求知若渴

他努力发挥传帮带作用

积极参加教研、讲座、示范课

受邀到江达县为义务教育教师培训

为当地的教育教学改革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

援藏工作结束之后

张汉泉仍时刻关注昌都教育事业的发展

2020年8月

心系藏区教育的他借市教委组织的“送培进昌都”项目

再次来到熟悉的康巴腹地

短短一年时间,昌都还是发生了巨大变化

多条直通机场的道路加紧建设中

市区新增三条公交线路

昌都市第二高级中学建起两座高楼……

教育的硬件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软件质量则需持续发展

教师是能否推动教育理念落地生根的关键因素

 “送培进昌都”旨在提升教育软件实力

了解参培教师需求

力求讲座内容本土化、接地气、受欢迎、可实操

努力将东部教育教学理念与当地实际相结合

努力引导当地老师走出符合昌都实际的教育教学路线

送培活动播下了教育之爱的种子

密切津昌两地教师联系

网络平台的运用更实现了教学资源交流共享

问题随时研讨,教研常态化开展

 

自然科学的基础 科技创新的前沿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南开校训“日新月异”的来源

张老师深知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基础对科技创新的

重要作用

注重科学教育

积极推动南开中学的科学教育工作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

为科教兴国战略做出自己的努力

他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为出发点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积极创新科学教育工作方法

天津市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领航学科基地建设项目

他任跨学科类领航学科基地负责人

领衔创办南开中学首届科技节活动

组织科学嘉年华、科学报告会、科学教育研讨会

邀请多所高校物理科普宣传团队师生为南开学子送来精彩的演示实验与宣讲

3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与南开中学科学教育教师座谈

共谋南开中学科学教育前景

2023年6月1日,经过张汉泉的积极推动与协调

南开中学与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签署了共同培养物理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协议

共同推动中学科学教育的深入开展

探索中学与大学教育衔接与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此后,他和物理学科教师组织学生走进南开大学实验室

跟随大学老师进行物理实验先修课的学习

让对物理感兴趣的高中学生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

学生可以深入认识更精细的物理过程

辩证思考的理性思维逐步形成

他积极开展科学研究项目式学习的探索

在校内开设了“趣味物理探索”选修课

带领学生研究IYPT的赛题

积极参加教育部物理学育人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活动

2024年3月,他带领6名同学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了2024年中国高中生青年物理学家学术交流(CYPT2024)

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优异

荣获全国一等奖,并通过了学科考核

其中3名同学获A级认定

这一成绩也得到了天津市教育同行的高度认可

张汉泉受邀在全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交流会上作

报告交流

作为学校的科技辅导员

他采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

鼓励同学们进行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

在同学们初步作品的基础上

鼓励同学们进一步进行科技创新作品研究

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天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指导学生4次获得市级一等奖

2次获得市级二等奖和三等奖

张汉泉还积极参加科学教育科研工作

2022年他主持的天津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

《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研究》顺利结题

研究成果获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创新案例二等奖

2023年他申请并负责了天津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借鉴PT育人模式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研究》

2024年他又申请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工作委员会的课题

《在高中创新人才培养中开展大学物理实验先修课的实践研究》

将教学工作与教科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他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2022年12月,他参与编写的专业硕士教学案例

《探寻学生学习的自我生长点 ——“安全用电”

公开课的教学探讨》

被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成功入库

2023年9月他编写的

《融合数字化手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案例》

被天津市基础教育数字化精品教学资源库成功入库

凡是过往

皆为序章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

一苇以航

从教十六年来,张汉泉始终与学生同频共振、同步成长

过往经历都成为宝贵的财富

未来,张老师将迎接更加成熟的自己,更加精彩的生活

持续弘扬教育家精神、南开精神

书写育人新篇章!


来源:局宣传科 南开中学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
信息宣传报道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