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乡土,闪耀“生”辉——“小甘薯”的成长故事

文摘   2024-10-09 23:11   江苏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让“科技小院”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设置”和背后一群“自找苦吃”的科研人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一代又一代育种人在田间地头、实验台前,用科技创新攻克育、繁、推的门槛,在种业翻身仗中深深烙下“徐州速度”的痕迹。

世界甘薯看中国,中国甘薯看徐州。江苏徐州贾汪甘薯科技小院不断擦亮种业“芯片”,经多年探索,打造全国一流现代甘薯产业园,进行甘薯新品种示范推广、脱毒育苗、病虫害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生产、保鲜仓储、产后加工等全产业链条建设,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了重要力量。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一位特约记者,

苗苗!

她将带领我们走进甘薯科技小院,

共同见证生科学子与甘薯

共同成长的一段故事。





接下来请大家跟随苗苗

展开一段甘薯科技小院之


点我





发根还苗:青春萌动担使命


“全国农业杰出实用人才”“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十佳新型职业农民”袁起,带着实践团队成员参观甘薯加工生产车间,了解甘薯产业发展现状。

初步了解科技小院产业模式,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观察当地甘薯生长情况,对甘薯种植中出现的病虫草害进行调研。经实地考察,实践团将助农目标定位在甘薯脱毒苗的培育、产品宣传和特色文化推广三个方面。

点我看看!


分枝结薯:多方研究探成果


探索助农路,学习以为先。为探索脱毒苗种植土壤生态问题,团队成员来到南京农业大学土壤生态实验室,向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刘满强教授咨询培育脱毒苗土壤标准。

同时,团队成员走进南农牌楼科研实践基地观察甘薯生产情况,并与实验室的陈小云教授、硕士生和博士生开展座谈,共同探讨土壤线虫防治等问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天地育一品种,团队成员走进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在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强院长与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曹清河副院长的带领下,参观农业农村部甘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种质徐州甘薯试管苗库,并向专家咨询甘薯脱毒苗的推广现状,学习生产更迭周期观察计算、养殖与维护等专业技术。

带着学习的成果,团队成员回到学校实验室,结合调研和所学专业知识在甘薯科研实验室对甘薯脱毒苗展开研究;与此同时,团队成员深入基层,以科技志愿服务为抓手,为农民答疑解惑。

创作甘薯脱毒苗“明白页”并在田间向农户进行推广宣传。

制作“甘薯高产 苗先行”科普PPT,面向农户广泛开展宣传宣讲活动。

宣传宣讲之余,团队成员不断对贾汪甘薯科技小院周边的种植户进行回访,推广甘薯脱毒苗种植技术,观察田间甘薯生长状况,及时给农户送上种植咨询和科技服务,让每株脱毒苗效起来,让每位农民富起来。

点我看看!

茎叶盛长 :薯业发展拓新途


近年来,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电商已成为助推“三农”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在与袁起先生的交谈中,实践团了解到小院目前具有甘薯薄饼、拔丝地瓜干等特色产品,同时还提供拥有“蔬菜皇后”美称的菜用甘薯,产品绿色健康,营养丰富,但小院销售渠道较为单一,线上宣传销售渠道有待健全。

团队成员在甘薯种植大棚内通过抖音平台进行直播,向广大网友介绍甘薯产品;同时,巧借谐音,在小红书平台上发布“当小红薯碰上小红书”系列宣传文案,为甘薯产品插上“云翅膀”,用数字电商赋能乡村振兴,以更年轻化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用青春方式拓宽小院宣传新篇章。

盛夏的阳光下,实践团成员头戴草帽,围绕当地甘薯文化,以满腔的热情为笔,以无尽的想象为墨,在小院白墙上绘出一幅薯田劳作耕收图。这面文化墙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成为了当地宣传甘薯文化的一张崭新名片,向田间的薯农传递收获的喜悦,向来往的游客旅人介绍甘薯种植故事,更向广大青年发出共助乡村振兴的邀约!

点我看看!

薯块膨胀:乡村振兴绘新篇


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与贾汪甘薯科技小院目前已签署了大学生实习实训合作协议。依托成立的实习实训基地,学院定期组织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甘薯种植一线,开展专业研究和科技助农行动,主动对接农户需求,把志愿服务送上门、把种植技术送下田,打通科技助农的“最后一公里”。

团队成员经历调研学习,积极拓宽研究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将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实践活动受到全国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前首席科学家马代夫研究员的赞可,已被徐州日报、汉风号、徐州市农科院、江苏师范大学团委等多家网站报道。未来,实践团将带领更多青年学生在最能吃苦的年纪不忘“自找苦吃”,进一步发挥青年学子的创新潜力,以青春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点我看看!

小结

从党建引领到团学互助,从专业名师亲身施教到生科学子躬身实践,从学院保驾护航到当地协同共建,一批批“小甘薯”正在茁壮成长,一幕幕夏日里植根基层的萌芽破土新生,一部部展现乡村振兴的优秀故事正在书写!


指导教师|张帆帆

排版|钱恒杰

封面|钱恒杰

文案|李薇 高张钰

图片来源|生命科学学院 

图片设计|赵文瑄 李舒红

苏师绿色生科
本公众平台为江苏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官方平台,由新媒体中心负责消息推送,旨在传播学院最新资讯,分享学生精彩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