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临翔区忙畔街道党工委:
构建“政府、社会、家庭、邻里”工作机制
多方合力关爱服务“一老一小”
近年来,临翔区忙畔街道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以实施“887行动”为抓手,把“一老一小”工作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整合资源,创新服务模式,着力构建“政府、社会、家庭、邻里”工作机制,不断提升“一老一小”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政府主导:织牢“一老一小”体系网。制定《忙畔街道党建引领“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实施方案》等系列方案,健全完善街道、村(社区)两级联动的养老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和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着力构建“党工委领导、办事处负责、社会事务牵头、站所协同、社会参与”的“五方联动”格局。建立包保联系制度。以市、区、街道三级政府派驻自然村长和主城区开展网格化管理工作为契机,建立部门挂钩、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与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帮扶制度,每月至少进行家访1次。今年以来,围绕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开展救助服务活动100余场,惠及“一老一小”特殊困难群体3000余人次。落实落细保障政策。推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全覆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疾病应急救助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认真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救助政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纳入政策保障范围,按时足额发放高龄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等资金。强化创新服务模式。聚焦为“老”、为“小”服务功能提升,在玉龙社区加强与区中医院、区恒祥集团合作,建成医养康养服务中心1个,开设“四点半课堂”,实行普惠性收费,实现政府、机构、居民三方共赢;大力发展老年人的助餐服务,已建成老年幸福食堂3个;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特别是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的基本生活、教育就学、医疗康复等方面精准保障和精细服务,8个村(社区)均已建成儿童之家、部分社区建成心理咨询室和法律援助站等,并不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和政策宣传。
社会参与:拓展“一老一小”新渠道。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支持与引导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一老一小”重点民生保障工作。探索引入专业机构、第三方运营企业提供专业照护、医养康养、课后辅导等20余项服务,实现政府、机构、居民三方共赢。拓展智慧服务载体。在玉龙社区,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社区康养服务体系建设,引入智慧养老平台,通过电子围栏、智能手环,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安全跟踪服务、呼叫服务,完善防走失系统,有针对性地在第一时间提供服务,对老年人和儿童活动轨迹异常进行预警500人次。提供家门口就业。依托区级“零工市场”、忙畔“零工驿站”,优先培训、聘用“一老一小”有劳动能力的监护人,让“一老一小”家庭实现“家门口就业”,经初步统计,共有300余人在忙畔“零工驿站”实现就近就业。同时,村(社区)在选聘公益性岗位时,优先选择“一老一小”特殊家庭就近就业。培育服务品牌。在文伟社区推行“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通过购买第三方社会组织为留守老年人、特殊困难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健康护理、清洁卫生等专业服务。同时,探索建立百托智慧养老系统,构建集团连锁、系统设置、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结合、养老评估、长者食堂、第三方服务、长者健康管理等9大板块,现阶段正在调试,届时将实现“一老一小”居家“安全有人问,生病有人管,出行有保障、心理有关怀”。协调各类资源,通过项目支持、志愿结对、家校联动、资源链接等多渠道合作,组织党员干部、教师、返乡大学生、公益志愿者等群体,开展“青少年公益课堂”、寒暑假辅导班30余期,为孩子们提供学习交流的新平台,形成学校、街道(社区)、家庭的“无缝对接”。号召50余名妇女干部加入到忙畔“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将“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与“春蕾助学”“大手拉小手”“微心愿”等活动相结合,帮助留守困境儿童解决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
家庭有为:织紧“一老一小”连心网。强化家庭监护基础作用,实施“监护提质”“家教指导安童心”等行动,落实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安全、生病、生活、心理监护责任,加强亲情关爱。开展结对关爱。聚焦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留守老人等重点特殊群体,建立结对关爱机制,组建以村(社区)干部、亲属等力量为主的队伍,以“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结亲”226名特殊困难老人和554名困境儿童,并进行“日问候”“周随访”“月必访”,第一时间“面对面”提供贴心服务,让“一老一小”群体有事能找到责任人。促进亲情关怀。加强家庭教育宣传,广泛宣传尊老爱幼传统美德,强化对留守老年人、留守儿童亲属的教育引导,促进亲情陪伴、情感关怀教育,全过程、多方位提供更加精细、更具个性的优质服务,营造家庭成员关心关爱“一老一小”良好氛围。坚持协同管理。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指导监护人依法尽责,加强对家庭监护和委托监护的督促指导,确保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签订《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留守儿童《委托照护协议书》和《独居老人照管委托书》89份,确保“平时有人照应、生病有人看护、基本权益有人维护”。
邻里互助:打造邻里守望新样板。实施互助关爱服务行动,强化邻里互助、优化邻里服务,携手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邻里。优化互助模式。整合群团阵地,精心打造儿童之家、国学馆、法律维权站、心理咨询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居家社区养老智慧服务平台等服务阵地10余个,将养老、助餐、儿童活动、托管、家政等便民服务功能送进村(社区),并依托街道社工站,搭建邻里互助交流议事平台,提升社区居民邻里亲密度。开展互助活动。搭建“邻里共乐”平台,按照顺民意、暖民心、保民安要求,开展春节、端午、重阳等节日邻里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评选表彰最美家庭、睦邻小区等优秀典范,增强邻里情感联结,逐步构筑起“邻里一家亲”。在文伟社区,探索成立“邻里互助小组”,着力打造平时有问候、生活有服务、困难有帮助的邻里互助敬老爱小服务。推动邻里互助。鼓励邻里帮扶关爱,组织开展“邻里互助敲门”行动,引导邻里乡亲对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给予生活照料和精神关爱,纾解留守老年人、留守儿童孤独情绪。发挥村民自治作用,推动关爱“一老一小”进村规民约,街道尊老爱幼、互帮互助、邻里相亲的良好乡村社会风尚逐渐形成。
来源 | 临沧先锋-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