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不管“爸”还是“爹”,皆是“父”,因此想要搞清楚“爸”与“爹”,还得先从“父”这个字着手。
1
“父”读音及其字形的由来
1
1. “父”字读音的由来
《说文》曰:父,矩也;家长率叫者。
意思即:父亲是家庭规矩的制定者,教育权利的执掌者,通常只要父亲一出现,便都是板着脸,站在旁边拿着棍子“扑扑”敲打的那个人,久而久之,棍子敲打发出的“扑扑”声,便就成了“父”字的读音,后来又因为父亲觉得不好听,或者觉得叫“扑”有损形象,便又对“扑”音进行了改良,变成了“fù”。
2. “父”字形的由来
“父”其实在甲骨文中的意思即:拿着木棍或者石斧的人,因此“斧”与“父”的读音很像。
2
1. “爸”字读音的由来
既然有了父亲,为何还要叫“爸爸”?
因为在远古时代,对于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来说,父亲作用是非常明显的,食物的来源,安全问题等等,都要依赖于强壮的父亲。
所以,出于本能驱使,生存需要,子女们往往都要去“巴结”父亲,以求得更多的食物与庇护,再加上相对于“父”,“爸”的读音要简单许多,对于刚出生不久,只会“咿、呀、啊、吧”几个读音的婴儿来说,很容易上口,久而久之,“爸”便就成了父亲的首选称呼。
2. “爸”字字形的由来
了解了“父”,再来看“爸”,便就简单多了,“父”下面加一个“巴”。
巴,甲骨文的写法是: 像不像一个人长着一只不成比例,又大又长的手,引申意思即:善于攀爬的长臂人。
大约在五千到三千年前,蜀地(今天四川地区)生活着一些瘦高的长臂人,他们在深山丛林中攀爬跳跃,身手十分灵活,由于他们能够长时间“巴”(攀附)在树上或者岩壁上,故又被称作“巴人”,这就是蜀地也叫“巴蜀”的原因。
也就是说“巴”实际上就是攀附,附着的意思。“父”下面加一个“巴”,意思即:持石斧的父亲,值得依靠,攀附;很符合父亲在家庭中的“身份”与“地位”。
就这样,父亲的第一个称呼“爸”字便产生了,至于为何读成“bà”,是取“父”的调与“巴”的音组合而成。
3
3
“爹”字的由来
如何学习更多古诗词视频?
进入“语文大师官方”微信公众号
点击识别二维码
关注【语文大师官方】公众号
部编版小初古诗词视频持续更新